楊樹黑星病

楊樹黑星病

楊樹黑星病是由楊黑星菌、斑點黑星菌引起的、發生在楊樹的病害,主要發生於葉片,也危害新梢。嫩葉生病,變黑扭曲,很快枯死。老葉生病,常形成圓形斑點,葉正面病斑黃色,中央漸變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四周有一圈黃色暈環,葉背面病斑中長有一層灰綠色的霉。當發病環境適宜時,葉正面病斑上也長滿黑霉,並不斷向外蔓延到全葉。

楊樹黑星病是楊樹常發葉部病害,幼苗受害較重。該病於6月初開始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樹冠下部葉片及根櫱苗發病重於上部葉片,苗木發病重於幼樹和大樹。密植的幼林亦發病較重。溫度高空氣濕度大有利於發病。

楊樹黑星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發病初期每隔15天樹冠噴灑合適的化學藥劑;科學設計造林密度,注意通風透光;秋末冬初清餘病落葉及被害枝梢,集中深埋或燒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樹黑星病
  • 病原:楊黑星菌、斑點黑星菌
  • 為害作物:楊樹
  • 為害部位:葉片、新梢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楊樹黑星病病原菌有兩種,一是楊黑星菌(學名:Venturia populina (Vull.) Fabr.),另一個是斑點黑星菌(學名:Venturia macularis (Fr.) E. Muller),斑點黑星菌的無性階段是山楊黑星孢菌(學名:Fusicladium tremulae Fraek)。斑點黑星菌的形態如下:分生孢子生在病斑的兩面,葉背較多,呈暗橄欖綠色到黑綠色。分生孢子密擠排列成一層,單胞,不分枝,短粗,近頂部有一環痕,(18~24)微米×(12~18)微米,分生孢子橄欖綠色,正橢圓形,單胞,少數有一隔,(12~21)微米×(6~8)微米。有性階段在越冬後的病落葉上形成。子囊殼埋於葉中,孔口外露,喙的四周長有剛毛數根。子囊殼120~165微米。子囊棍棒形或圓柱形,(60~85)微米×(12~16)微米,內有子囊孢子8個。子囊孢子雙胞,一個細胞小,占全孢子長的1/3,(15~18)微米×(6~9)微米。

為害症狀

楊樹黑星病主要為害楊樹的葉片,也為害新梢。病初葉面出現褪綠斑,葉正面病斑黃色,中央漸變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四周有1圈黃色暈環,在葉背面散生圓形黑色霉斑,大小0.3毫米,隨後在病斑上布滿黑色霉層,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葉正面在病斑相應處產生黑色或灰色枯死斑,周邊有放射狀細紋。病葉呈黃綠色,捲曲。嚴重時病斑相連,呈不規則形大斑,並不斷向外蔓延到全葉。病斑受雨水沖刷有灰白色斑痕,可造成大量枯葉早落。嫩梢被害生滿黑霉,嫩梢發病常變黑下垂。

分布範圍

楊樹黑星病分布於日本、歐洲及北美許多國家,在義大利和波蘭是重要的楊樹病害。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陝西、四川、貴州、新疆等省(區)。

侵染循環

一種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絲在病落葉或病枝梢上越冬,翌年春季4、5月當楊樹展葉時,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在葉表皮下生菌絲,產生孢子露出葉面,病菌重複侵染髮病可持續到10月。另一種病菌在落葉上越冬,第2年產生子囊孢子傳播為害。

流行規律

楊樹黑星病於每年6月初開始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樹冠下部葉片及根櫱苗發病重於上部葉片,苗木發病重於幼樹和大樹;密植的幼林亦發病較重;溫度高空氣濕度大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為5月中旬至7月初,每隔15天樹冠噴灑25%瑞毒霉12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波美0.3~0.5液的石硫合劑、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1份生石灰:1份硫酸銅:125份水配成比的波爾多液。
  • 加強管理:科學設計造林密度,注意通風透光。注意控制圃地水分不宜過大。
  • 人工防治:人工剪除病葉,秋末冬初清餘病落葉及被害枝梢,集中深埋或燒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