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講述明朝大臣楊榮的故事的古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榮諫征
- 所屬時期:明朝
原文,翻譯,解釋,
原文
明,楊榮,字勉仁。成祖時,同直文淵閣七人,榮最少,警敏。一日,寧夏報被圍,帝示以奏,榮曰:“寧夏城堅,人皆習戰,奏上已十餘日,圍解矣。”夜半奏至,圍果解。帝謂榮曰:“何料之審也。”征阿魯台時,或請調江西民兵。榮曰:“陛下許民復業,一旦復征之,非示天下信也。”帝從之。
翻譯
明朝有個大臣楊榮,表字勉仁。當成祖皇帝的時候,一同直宿文淵閣里的有七個大臣中,楊榮的年紀最小,可是算他最機警、最敏達。有一天,寧夏報告說城池被圍攻了,皇帝就把這個訊息的奏章給他看,楊榮說:“寧夏的城,是很堅固的,況且那地方的人民個個都很勇敢,能夠戰爭,這個奏章已有了十多天的工夫了,這時候恐怕已經解了圍的。”到了這一天的半夜,果然有個奏章上來,說圍已經解了。皇帝對楊榮說:“你怎么料事這樣的明白確當呢。”後來朝廷里要去征伐阿魯台,有人主張調用了江西的民兵。楊榮說:“皇上已經答應百姓恢復他們的職業,給他們安寧。現在再去征了他們去當兵,這不是對天下表現信用的啊。”皇帝就聽從了他。
解釋
許:答應。
審:明白。
信:信用。
從: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