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主義

楊森主義

楊森主義Jansenism是流行於十七及十八世紀,特別在法國及荷蘭境內的異端運動。以其發起人楊森(C.O. Jansen, 1585-1638)命名。他曾在魯汶大學任教神學;其間,他發現了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恩寵觀的重要性,乃從事著作為其理論辯護,未竟而身死,其遺著在他死後1640年付梓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森主義
  • 外文名:Jansenism
  • 定義:宿命論
簡史,內容說明,評價,

簡史

內容說明
楊森的思想在法國一帶,尤其是修院生活中十分流行,一種極端嚴格的、強調人性敗壞與恩寵力量的熱誠改革運動於焉展開。可是,到了1653年,楊森主義與教會訓導權的衝突正式開始。教宗依諾森十世(Innocent X, 1644-1655)發表《乘機會》(Cum occasione)訓諭,其中不指名地譴責了五項有關恩寵與自由的命題(DS 2001-2007)。類似的譴責持續了大半個世紀;而克雷孟十一世(Clement XI, 1700-1721)以1713年《天主子獨生子》(Unigenitus Dei Filius)訓諭101條命題使上述譴責達到最高峰(DS 2400-2502)。楊森主義者被逼逃往荷蘭;在那裡以「烏特勤克的教會」(Church of Utrecht)的名義存在;如今則結合於老派天主教會內。

內容說明

整個楊森運動可以說是一種現代式的奧斯定主義。楊森把它揉合了救恩史的三段劃分:
第一階段是無罪的狀態;「亞當」是這樣自由,這樣自主,以致他能夠自由地在恩寵的助佑下實現自己的救贖。然而,由於原罪,這一種原始的自由自主失落了。
如此便開始了第二階段。人陷於「常勝的私慾偏情」的掌握,他根本不能自主地並自我負責地選擇善;人無可避免地作惡;他的意志被受造物所吸引,這時候不管他作什麼事,也不管他立意如何,總是罪惡的。好的意向也只是為惡事的欲望而服務的「美麗」罪行罷了。
最後是救贖的階段。但救贖不是由自由主體的人的倫理行為而恢復的,相反的,救贖是由耶穌基督重新定向人的自由意志。正如保祿說,人不再是罪惡的奴隸,而成了基督的奴隸。這時,人的意志不是告自己的自由決定,定向於受造物,而是由耶穌基督的決定,定向於對天主的愛。楊森強調恩寵,然而人對於這恩寵完全無法抗拒;當然恩寵的到來也無須經由人同意。在救贖方面,人完全被棄置於天主隨意的揀選中。

評價

楊森主義及其與教會的衝突遠遠超乎純粹的教義問題,而是整個複雜的意識型態及神修立場的事。楊森主義代表基督徒在被揀選的自覺意識上所作的努力;它致力於解決一個於基督宗教內在的基本對立現象,即一方面是接納世界,另一方面卻是譴責世界;一方面是實現自己救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卻又深深的明白救贖是白白的恩賜。顯然,楊森主義由於其專注於恩寵的力量及本質上無能的自由,並未能為這種對立現象提供一個滿意的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