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春(重慶市烈士)

楊星春(重慶市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星春,1935年2月生於重慶綦江縣永新鎮埡口村。由於家境貧困,楊星春僅在本保國民學校讀了五年國小即失學,隨母親吳克書、大哥楊星榮、二哥楊星成過日子。他從小勤儉樸實,幫助家庭割草餵牛,做些雜活。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發動侵朝戰爭。中國人民立即投入抗美援朝的運動。楊星春積極參加抗美援朝的宣傳活動。1955年1月,楊星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入伍後不久,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隨即參加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星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5年2月
  • 逝世日期:1967年
  • 職業:軍人
  • 出生地:重慶市綦江縣永新鎮埡口村
1967年2月,楊星春帶領車隊來到然烏溝。這裡連日大雪,高山上的積雪被狂風颳得崩落在公路上,堆成了一道近百米長、四五米高的雪牆。修路工人說:“要兩三天才能通車。”楊星春帶領大家和風雪展開了一場激戰。此時,一陣狂風,把山頂上的積雪吹得崩落下來,楊星春只顧招呼戰士躲避,自己卻被大雪壓倒在地。戰士們又齊力把他從雪堆里掏出來。大家奮戰到天黑,終於挖出了一條雪胡同。在鵝毛大雪中,楊星春又指揮著車隊繼續向前進。
楊星春
新聞報導
楊星春
文物展示
楊星春
楊星春的革命烈士證明書
楊星春
楊星春的獎狀
楊星春
楊星春的的烈士證明書
楊星春
楊星春獲得的錦旗
楊星春
楊星春墓
楊星春
楊星春墓
楊星春
楊星春
楊星春
楊星春作品
8月,解放軍汽車十七團三營十一連和十二連奉命運送戰備物資到西藏。8月26日,十一連連長楊星春帶領車隊趕到川藏公路著名險區拉月。這裡兩三里的地段上,由於帕龍山地質變化,山頂的落石常以每秒二三十米的速度,傾瀉到公路上,嚴重影響車輛通行,此時公路又被山上滾下來的亂石和泥漿堵塞。楊星春召開支委會,決定立即組織大家清除積石,強行通過,晚上要趕到前方兵站。於是一場和塌方的搏鬥開始了,全連同志沖入險區,冒著不斷飛下來的巨石,工具不夠,用手搬,用肩扛。經過五個多小時的奮戰,一堆堆積石搬掉了,路面一米、十米、百米……不斷向前延伸。但由於塌方越來越嚴重,巨石飛速地從山上瀉下來,剛修通的路面又重新被堵塞,修路已無法進行,車隊的安全也受到威脅。在這緊要關頭,楊星春在現場又一次召開支委會,果斷地提出車隊向後撤到一公里半的安全地帶。有的人主張撤到離險區15公里的兵站,他立即指出:退是為了進,撤到兵站,生活條件雖然好了些,但是不利於觀察險情,不利於隨時伺機通過,完成我們的運輸任務。為了戰士們的安全,他給大家下“命令”,不準去險區!而自己為摸清塌方的規律,尋找車隊通過的時機,卻每天要和幹部們深入險區三四次。滾滾巨石,飛過他們的頭頂,落到東久河裡,濺起一兩丈高的水柱,他們毫不在意,仍然聚精會神地仔細地觀察地質變化情況。他讓副連長看著表,自己計算著飛石的數量和每次塌方的時間和間隔,並詳細地記錄下來。塌方嚴重的時候,有的同志勸他說:“連長,那么危險,你不要去!”他回答說:“不掌握塌方的規律,車隊怎么能過去呢?”
就在十一連緊張地探察險區的時候,營副教導員李顯文帶領的十二連車隊,在完成任務後,返回時被阻在險區西端。29日,塌方更嚴重了,險情不斷發展,險區不斷擴大。在這危險的時刻,楊星春得知李顯文副教導員已去險區,就決定和副指導員程德鳳、排長曲月倫等九人一起從東端進入險區勘察道路,共同研究通過的辦法。正當楊星春等十同志分別在險區小山坡上頑強地前進時,川藏公路史無前例的特大山崩發生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帕龍山從700多米的高處,鋪天蓋地地垮塌下來,房屋般大的巨石,卷著高大的古樹一齊向河對岸的大山猛撲過去,吞沒了公路,截斷了河流。楊星春和其他九位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犧牲後,所在的部隊政治部批准這十位同志為革命烈士,並追記一等功。中央軍委於1968年11月14日授予他們“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的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