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生

楊成生,男,博士,1982年05月12日生,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成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82年5月12日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職稱:教授
  • 任職院校: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
  • 性別:男
個人經歷,主講課程,研究領域,科研項目,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2008/9-2011/12,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博士
2005/9-2008/7,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碩士
2001/9-2005/7,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本科
2019/12-現在,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測量系,教授;
2012/1-2019.11,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測量系,副教授;
2010/10-2011/3,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地理與地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
2017/2-2018/2,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
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教授,長安大學青年“長安學者”,測繪科學系副主任。2011年獲長安大學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0年受邀到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訪問學習,2017年公派到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訪問學習1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網路評審人、陝西省科學技術廳項目網路評審人,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江西省科學技術廳項目網路評審人,《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Acta Geologica Sinica》、《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Geodesy and Geodynamics》等SCI\EI學術期刊網路審稿人,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員(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中國測繪學會會員、陝西測繪學會會員、中國天文學會會員、陝西省天文學會會員等。

主講課程

《工程測量》
《工程測量實習》
《大地測量學基礎》
《大地測量課程設計與實習》
《微波遙感》課程實習。
《空間大地測量技術》
《地質災害監測專題》

研究領域

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InSAR高精度監測數據處理、地質災害的大範圍調查與高精度監測相關的理論與套用研
究。(2020.2)
[1] InSAR高精度監測數據處理技術。
[2] 高寒區冰川活動監測及相關研究。
[3] 地質災害的InSAR大範圍調查與高精度監測相關的理論與套用研究,包括煤礦沉陷監測、地面沉降監測、
地裂縫活動監測、地震同震形變場監測等。
[4] 地質現象形變機理與Modeling模擬研究,包括震間、同震形變機理,開採形變(抽水、採油),地裂縫活
動等。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3) 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地質滑坡InSAR識別、監測和早期預警技術,2020.1-2020.12,40萬元,
在研,主持。
(12)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委託項目,西藏藏南重點地區高位遠程地質災害InSAR變形觀測技術示範,2019/04-
2019/10,40萬元,在研,主持。
(11)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項目(面上),高鐵路基穩定性多維度時序InSAR監測關鍵技術,
2019/01-2020/12,3萬元,在研,主持。
(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西安地裂縫多維度活動特徵MT-InSAR監測關鍵技術,
2019/01-2020/12,15萬元,在研,主持。
(9)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題,岩溶山區特大滑坡成災模式與風險防範技術(專題:岩溶山區特大滑坡監測
預警雲平台構建),2018/12-2021/12,1972萬元(專題:80萬元),在研,專題主持。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多源SAR數據聯合監測高鐵線路形變,2016/01-
2017/12,5萬元,已結題,主持。
(7)中國地震局行業專項基金,華北重點危險區InSAR變形研究,2015/01-2017/12,99萬元,已結題,
主持。
(6)地理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基於全球數值大氣模型的InSAR大氣延遲改正算法研究,
2015/01-2016/12,2.5萬元,已結題,主持。
(5)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多平台InSAR小尺度災害監測技術研究,
2015/01-2016/12,8萬元,已結題,主持。
(4)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ECMWF模式下多平台數據融合改正InSAR大氣延遲,2014/01-
2016/12,26萬元,已結題,主持。
(3)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項目,多平台InSAR融合技術用於礦區開採沉陷規律研究,2014/01-
2015/12,3萬元,已結題,主持。
(2)瀋陽地質調查中心地質調查項目,2013-07,下遼河平原地面沉降InSAR監測,2013/07-2013/12,55
萬元,已結題,主持。
(1)精密工程與工業測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開放基金,長線型高鐵工程沿線形變InSAR監測關
鍵技術研究,2012/01-2013/12,2萬元,已結題,主持。

學術成果

在RSE、RS、JAG、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被SCI檢索25篇、EI檢索13篇,專利6項,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4項,其他科研項目7項,聯合他人獲專利6項,第一完成人獲發明專利1項,獲得科技成果獎1項,教學成果獎4項,目前擔任4個SCI和EI期刊審稿專家,4個科技獎項目及獎項的網路評審人。
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24】Chengsheng Yang,Dongxiao Zhang, Chaoying Zhao, Bingquan Han, Ruiqi Sun, Jiantao Du and Liquan Chen(2019). Ground Deformation Revealed by Sentinel-1 MSBAS-InSAR Time-Series over Karamay Oilfield, China. Remote Sensing. 11, 2027;doi:10.3390/rs11172027
【23】Chengsheng Yang,Qiang Xu, Ruichun Liu, Qin Zhang, Feifei Qu, Lingyun Ji & Chaoying Zhao (2019): Study of the Dissimilar Deformation of Huxian, Near the Qinling Piedmont Fault (China), by Multiband InSAR Time-Series Techn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44(6):616-628. DOI: 10.1080/07038992.2019.1575192
【22】Chengsheng Yang, Bingquan Han, Chaoying Zhao, Jiantao Du, Dongxiao Zhang and Sainan Zhu. Co- 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W 7.3 Iran Earthquake (2017) Revealed by Sentinel-1 InSAR Observations. Remote Sens. 2019, 11(4), 418
【21】Chengsheng Yang, Zhong Lu, Qin Zhang, Ruichun Liu, Lingyun Ji &Chaoying Zhao (2019) Ground deformation and fissure activity in Datong basin, China 2007–2010 revealed by multi-track InSAR, Geomatics,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 10:1, 465-482,
【20】Zhang F.,Yang C.S.*, Zhao C.Y., Liu R.C., 2018, Monitorning of the ground fissure activity within Yuncheng basin by time series InSAR. 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7–10 May, Beijing, China. Volume XLII-3,2251-2255
【19】Chengsheng Yang, Zhong Lu, Qin Zhang, Chaoying Zhao, Jianbing Peng, Lingyun Ji.2018.Deformation at longyao ground fissure and its surroundings, north China plain, revealed by ALOS PALSAR PS-InSAR.Int J Appl Earth Obs Geoinformation 67:1-9.
【18】張勤,黃觀文,楊成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中的精密空間對地觀測技術[J].測繪學報, 2017, 46(10):1300-1307.
【17】Chengsheng Yang, Qin Zhang, Qing Xu, Chaoying Zhao, Jianbing Peng, Lingyun Ji. Complex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ver the Linfen–Yuncheng Basin (China) with Time Series InSAR Technology.Remote Sens.2016,8, 284.
【16】Yang C, Zhang Q, Zhao C. Ground deformation investigation over Taiyuan Basin (China) by InSAR technology[C].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EEE, 2016:6831-6834.
【15】楊成生,張勤,李振洪,趙超英. ECMWF資料的邊界層伸縮水汽加密算法[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5.1,40(1):83-89.
【14】楊成生,劉媛媛,敖萌.基於SBAS時序分析的大同地面沉降與地下水活動研究[J].國土資源遙感,2015,27(1):127-132.
【13】楊成生,張勤,張菊清.InSAR時序法分離大氣延遲相位與地形及MODIS水汽相關性分析[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5,35(1):92-96.
【12】Cheng-sheng Yang, Qin Zhang, Chao-ying Zhao, Qing-liang Wang, Ling-yun Ji. Monitoring land subsidence and fault deformation using the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 technique: A case study in the Datong Basin, China [J].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14, 75, 34-40.
【11】楊成生,張勤,趙超英,季靈運.短基線集InSAR技術用於大同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縫及斷裂活動監測[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8,39(8):945-950.
【10】楊成生,張勤,張雙成,趙超英.改進Kriging算法用於GPS水汽插值研究,國土資源遙感,2013(1:):39-43 .
【9】楊成生,張勤,曲菲霏,張靜,基於相位回歸性分析的SAR差分干涉圖大氣延遲改正研究,上海國土資源,2012,33(03):11-15.
【8】楊成生,張勤,張雙成,劉超.基於MODIS的區域對流層濕延遲模型建立方法研究[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2,32(6):114-118.
【7】楊成生,張勤,趙超英,王宏,王亞男.基於地形和GPS觀測的SAR干涉圖大氣延遲估計[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1.2,31(1):142-146.
【6】楊成生,張勤,趙超英,朱武,王亞男,王宏宇.基於MODIS和GPS的D-InSAR大氣延遲改正[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0,30 (3): 127-131.
【5】Yang C,Zhang Q, Zhao C, Ji Lingyun W Zhu. Monitoring mine collapse by D-InSA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20(5):696-700.
【4】楊成生,趙超英,季靈運. InSAR技術用於西安地區DEM生成的精度分析,工程勘察,2008,(06):47-49.
【3】楊成生,侯建國,季靈運,祁曉明. InSAR中人工角反射器方法的研究,測繪工程,2008,17(04):12-14.
【2】楊成生,侯建國,季靈運,馬靜. D-InSAR技術用於西安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的研究,測繪工程,2008,17(03):34-36.
【1】楊成生,瞿偉,季靈運,馬靜. InSAR地理編碼處理中高程估算算法的研究,遙感信息,2007,(06):15-17.

榮譽獎項

2016年9月,優秀教師,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2016年6月,優秀黨員,授予單位:中共長安大學委員會。
2015年8月,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測繪類專業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一等獎,
授予單位: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
2014年6月,優秀共產黨員,授予單位:中共長安大學地測學院委員會。
2012-年6月,爭先創優優秀共產黨員,授予單位:中共長安大學地測學院委員會。
2011年11月,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9),授予單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地質災害中GPS與
InSAR高精度監測關鍵技術與套用,張勤,趙超英,王利,彭建兵,張雙成,張永志,黃觀文,
瞿偉,楊成生,劉萬林,張菊清,張靜,朱武,侯建國,成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