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圈村位於棲霞城南12.5公里處,屬楊礎鎮管轄。明成化年間,楊姓由雲南遷於此地,形成居民聚落。2005年,楊家圈村有居民220戶,人口70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楊家圈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楊礎鎮
- 人口:707人
山東省棲霞市,平度市馬戈莊鎮,村名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狀況,社會事業,
山東省棲霞市
楊家圈古文化遺址。1956年,省、縣兩級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楊家圈村東清理髮掘戰國墓時,發現了古代遺址。該遺址位於村東河邊二級台地上。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地勢較周圍略高,西距海拔404.4米的方山2.5公里,東距楊礎河0.5公里,南北各有一條小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楊礎河,204國道從遺址東邊南北通過,南邊是楊家圈村的墳地。
該遺址發現時,由於建民房、修磚窯、修路、積肥取土等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僅剩東西長10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1萬平方米。斷崖剖面呈現,文化層厚度1~3米,大體分為五層: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三層屬龍山文化時期,陶片豐富,黑陶居多,紅陶稀少,多為輪制。第四、五層屬大汶口文化時期,紅陶居多,黑陶較少。暴露遺蹟有灰坑和直徑0.3米、深2米的柱洞。蒐集出土文物800餘件,較完整的500餘件,分別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其中一組5件陶器,器形特殊,很受專家、學者欣賞。
1981年秋,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和山東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該遺址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實際發掘面積880平方米。
二、三層龍山文化時期遺存發掘,發現房子2座、柱洞坑和柱洞若干。墓葬5座,分布在發掘區東部,為豎穴土坑墓,未見葬具和隨葬品。其中一座為5人合葬墓,系圓角長方形墓壙。墓內迭置人骨5具,年齡4~60歲男性、女性均有。出土遺物有石器錛、錘、鏃、網墜、紡輪、礪石等;骨器有角、牙器、打磨器、角錐、骨錐、鏃等;陶器有鼎、鬹、罐、壺、盆、碗、缽、盂、豆、杯、缸、大口尊等完整的文物500餘件。在出土的遺物中發現了一段銅條,長18毫米,兩端均殘。剖面似為三棱形,鏽蝕太重,認為是銅器殘段,可能是錐。這是在龍山文化層第一次發現了銅器。
四、五層大汶口文化時期遺存發掘,夯土層面發現有房子基槽、柱洞等,斷定為基槽式建築物的台基部分,居住面已蕩然無存。基槽輪廓距地面1.85米深處,暴露完整,每處房子基槽外緣東西長8.2~9.1米,南北寬8.4米,建築面積70餘平方米,室內面積約40平方米。基槽內填紅褐色花土,土質堅硬,槽內排列間隔有序。在發掘區內,有許多紅燒土堆積,在紅燒土上尚保留木棍的洞孔,也有的帶有木板、席類編織的痕跡,可能是房子的牆體或頂部結構。許多紅燒土塊中發現粟殼、稻殼及禾木植物的秸桿,這也是這次發掘中的一大收穫。出土遺物石器、骨器、陶器,與二、三層出土遺物類型基本相似,只是制式、紋飾、種類、色澤等有所不同。
楊家圈古遺蹟的發現與發掘,在膠東地區第一次發現了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直接地層關係,這為研究這兩個文化類型的早晚關係增添了新的地層學證據。該遺蹟共發掘房屋6座,建築遺蹟豐富。這種深基槽式房屋建築在史前遺蹟中少見,填補了膠東考古史上的空白。文化層和灰坑中發現的水稻皮殼痕跡,在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為首次發現,也是已知當時水稻分布範圍最北端。遺址中出土的殘銅器,表明龍山文化時期生產力水平較大汶口文化時期已有長足進步,也豐富了龍山文化時期已進入銅石並用時期的實物證據。
1977年12月23日,楊家圈遺址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度市馬戈莊鎮
村名由來
明洪武二年,楊三從四川遷來立村,因四周有河圍繞,故起名叫楊家圈。 此村明萬曆、清乾隆年間出過兩和進士,皆楊姓。
政區人口
村莊距鎮政府駐地8公里,328戶,1102人口,耕地面積2013畝。
經濟狀況
村民以農業為主,間或服務行業、捕魚等。2005年經濟總收入1318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663元。
社會事業
村有衛生所、幼稚園各一處,固定電話291部,有線電視用戶162戶,村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及合作醫療投保率分別為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