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暉

楊子暉

楊子暉,2009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授予)、2011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2014年度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畫(廣東省教育廳);2012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系訪問學者、2010年美國麻省理工Sloan商學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曾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個人專著,並在Management Science (國際頂級SSCI期刊, A+Journal, UT Dallas Top 24 Journals)、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SSC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SSCI)、《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統計研究》、《金融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國際金融研究》以及《經濟管理》等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同時,他擔任《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管理科學學報》、《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國際金融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China & World Economy以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刊物的匿名審稿人;他先後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點項目(經濟學科唯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全國百優博士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子暉
  • 外文名:yang zihui
  • 學位:經濟學博士
  • 榮譽:2009年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 專業:金融學
研究領域,招生方向,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個人作品,學術榮譽,科研課題,科研服務,

研究領域

金融經濟學、貨幣經濟學

招生方向

博士後(金融學等套用經濟學方向)、博士研究生(金融學)、研究研究生(套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

教育背景

2004.09-2007.07 博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學
楊子暉
2002.09-2004.07 碩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西方經濟學
1998.09-2002.07 學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數學金融雙學士學位班(四年制)

工作經歷

2012-2013.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系,訪問學者;
2010-2010 美國麻省理工(MIT)Sloan商學院,訪問學者;
2015-現在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教授;
2010-2015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副教授;套用經濟碩士生導師、理論經濟學碩士生導師;
2007-2009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講師

個人作品

(一)專著
楊子暉:《政策工具的擠出效應與擠入效應研究》,商務印書館,forthcoming。
註:基於該著作的博士論文獲“2009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套用經濟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
(二)專訪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網的“學人”系列專訪
(三)主要發表的代表性論文
(1)"QuantitativeEasingandVolatilitySpilloversacrossCountriesandAssetClasses", Management Science
(A+ Journal,Impact Factor: 2.52),2017,63(2): 333-354(First author)
註:a)UTDallas Top 24Journals,Financial Times Top 45 Journals
b)Chicago Quantitative Alliance (Asia) Academic Competition Award, 2014
(2)Intraday Price Discovery and Volatility Transmission in Stock Index and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s: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012, Vol. 32, No. 2, 99–121.(SSCI,B+Journal) (co-author with Yang and Zhou)
註:a)Lead Article (封面文章)
b)Google ScholarCitation (May 2017): 135
c)SSRN Top 10 Recent Downloads (January 2011) for four categories: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Managing in Emerging Market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Global Busines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Management Network
(3)"Can International LETFs Deliver Their Promised Exposure to Foreign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SSCI,B+Journal),2014,31, 30-74. (co-author with Tang and Xu)
(4)"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Economic Modelling(SSCI),2014,38, pp.533–540.(First author,Corresponding author, co-author with Zhao)
(5)《“污染天堂”假說與影響因素的省際研究》,《世界經濟》,2017年第4期。(第1作者)
(6)民族異質性、經濟交流與跨國技術溢出》,《經濟學季刊》,2016,forthcoming。
(7)《通脹國際傳遞的動態關係研究》,《金融研究》,2016年第6期。(第1作者)
(8)《財政收支關係與赤字的可持續性》,《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第1作者)
(9)《第二代面板單位根檢驗方法有限樣本性質的比較研究──基於結構性變化與非線性轉變的Monte Carlo模擬》,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年第12期。(第1作者)
(10)《金融深化條件下的跨境資本流動效應研究》,《金融研究》,2015年第5期。(第1作者)
(11)《我國財政赤字是否具有通貨膨脹效應?》,《金融研究》,2014年12期。(第1作者)
(12)《機構關聯、風險溢出與中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統計研究》,2014年11期。(第2作者)
(13)《匯率波動性與股市收益率聯動性:來自國際樣本的經驗證據》,《金融研究》,2014年第4期。(第2作者)
(14)《通貨膨脹的驅動類型甄別》,《世界經濟》,2014年第5期。(第1作者)
(15)《出口集聚企業“雙重成長環境”下的學習能力與生產率之謎》,《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第2作者)
(16)《非線性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的檢驗功效及有限樣本性質的模擬分析》,《統計研究》2014年第5期。(第1作者)
(17)《CPI與PPI傳導機制的非線性研究:正向傳導還是反向倒逼?》,《經濟研究》,2013年第3期。(第1作者)
(18)《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協同性研究》,《世界經濟》,2013年第1期。(第1作者)
(19)《民主參與對公共品支出偏差的影響考察》,《管理世界》,2012年第6期。(第2作者)
(20)《“泰勒規則”、資本流動與匯率波動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11期。(第2作者)
(21)《政府債務、政府消費與私人消費非線性關係的國際研究》,《金融研究》, 2011年第11期。(獨立作者)
(2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私人投資的影響研究──基於有向無環圖的套用分析》,《經濟研究》2008年第5期。(獨立作者)
(23)《經濟成長、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關係研究》,《世界經濟》,2011年第6期。(獨立作者)
(24)《“經濟成長”與“二氧化碳排放”關係的非線性研究》,《世界經濟》,2010年第10期。(獨立作者)
(25)《政府消費與私人消費關係研究》,《世界經濟》2009年第11期。(第1作者)
(26)《政府消費與居民消費:期內替代與跨期替代》,《世界經濟》2006年第8期。(獨立作者)
(27)《中國政府支出和融資對私人投資擠出效應的經驗研究》,《世界經濟》2007年第1期。(第2作者)
(28)《價格國際傳遞鏈中的“中國因素”研究──基於非線性Granger因果檢驗》,《統計研究》2010年第2期。(第1作者)
(29)《政府消費與私人消費的期內替代和跨期替代──來自亞洲國家的面板協整分析》,《統計研究》2006年第8期。(獨立作者)
(30)《中國輸出了通貨緊縮或通貨膨脹?》,《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獨立作者)
(31)《政府規模、政府支出增長與經濟成長關係的非線性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年
第6期。(獨立作者)
(32)《儲蓄-投資相關性及影響因素的國際研究》,《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第1作者)
(33)“Is There A Unit Root in the Inflation Rate? Evidence from 29 Chinese Province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2010, 5, p.126-131. (EI、ISTP檢索) (獨立作者)
(34)“U.S.,not China, is Culprit of Global Deflation, Inflation?”,China Economist, 2010, 5, p.56-65.(獨立作者)
(35)《我國是否存在失業回滯效應──基於第一、二代面板單位根檢驗的實證分析》,《南方經濟》2009年
第10期。(第1作者)
(36)《制度、基礎設施與經濟成長的實證研究──基於面板數據的分析》,《經濟管理》2009年第11期。
(第2作者)
(37)《區域經濟一體化的FDI效應:基於FGLS的估計》,《世界經濟文匯》2009年第4期。(第2作者)

學術榮譽

  1. 2016年,“廣東省高等學校青年珠江學者”(廣東省教育廳);
  2. 2016年,獲“廣東省金融學會第九屆優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獎”;
  3. 2015年,獲“嶺南董事會傑出科研貢獻二等獎”;
  4. 2014年,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畫”;
  5. 2014年,獲“廣東省金融學會第八屆優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獎”;
  6. 2013年,中山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畫”;
  7. 2012年,獲“廣東省金融學會第七屆優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獎”;
  8. 2012年,2011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
  9. 2011年,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
  10. 2010年,入選“中山大學2010年卓越人才資助計畫”;
  11. 2010年,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級培養對象;
  12. 2010年,獲“廣東省金融學會第六屆優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獎”;
  13. 2009年,獲“2009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套用經濟類);
  14. 2009年,獲“嶺南董事會傑出科研貢獻一等獎”;
  15. 2008年,獲“2008年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16. 2008年,獲評“2008年度嶺南學院教職工考核優秀”;
  17. 2008年,獲“改革開放優秀論文獎”;
  18. 2007年,獲評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19. 2007年,獲“2006年度南粵優秀研究生獎”;
  20. 2007年,獲“中山大學笹川良一優秀青年教育基金研究生優秀論文一等獎”;
  21. 2007年,獲“中山大學笹川良一優秀青年教育基金研究生優秀論文二等獎”;
  22. 2018年12月22日,第四屆“劉詩白經濟學獎”頒獎典禮暨《劉詩白選集》發布會、經濟學創新發展高層論壇在京舉行。中山大學教授楊子暉等的論文“Quantitative Easing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 across Countries and Asset Classes”榮獲第四屆“劉詩白經濟學獎”。

科研課題

(1)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點項目(經濟學科唯一),主持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
(3)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主持;
(4)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主持;
(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主持;
(6) 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資助項目,主持;
(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主持;
(8) 廣東高校人文社科育苗工程項目,主持;
(9) 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教師桐山基金項目,主持;

科研服務

為《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金融研究》、《管理科學學報》、《國際金融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南方經濟》、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China & World Econom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匿名審稿人;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