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祖(甘肅通渭籍文學評論家、作家)

楊光祖(甘肅通渭籍文學評論家、作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光祖,漢族,筆名蕭冰、陽光等,1969年生,甘肅通渭人,文學評論家、作家、學者。2000—2001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學,200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8年破格晉升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甘肅作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文學院特約評論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審。魯迅文學院第五屆高級研討班(全國中青年文學理論評論家班)學員,甘肅省委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2007年參加全國青年作家文學創作研討會。現任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漢語系兼職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光祖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甘肅通渭
  • 出生日期:1969年
  • 職業:學者
個人成就,獲獎記錄,人物評價,主要作品,專著,參編,主要論文,2008年以來發表散文,

個人成就

1990年開始文學創作,已在《華夏散文》《散文世界》《海燕都市美文》《西湖》《雨花》《延河》《作品》《僑報》《書屋》《飛天》等文學雜誌發表散文等各類文學作品百餘篇;有散文入選《2009中國散文年選》《2010中國散文年選》《2011中國散文年選》《2012中國散文年選》等選本。 2003年起主要從事當代文學的研究與批評,已經在《人民日報》《文匯報》《文藝報》《文藝爭鳴》《名作欣賞》《小說評論》《當代文壇》《文學自由談》《新地》(台灣)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文學評論200多篇。有多篇論文被收入《2006中國文學評論》《中國新時期作家作品研究·賈平凹研究》、《易中天〈品三國〉文化現象批判》等多種權威年選、選本。
2004年出版專著《西部文學論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專著《守候文學之門——當代文學批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獲獎記錄

曾榮獲甘肅第六屆、五屆敦煌文藝獎一、二等獎,甘肅第十屆、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甘肅首屆黃河文學獎文學評論一等獎,及甘肅省委黨校“十佳教師”“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稱號。個人小傳入選《中國作家大辭典》。

人物評價

著名評論家李建軍評價《守候文學之門——當代文學批判》:“痛快淋漓,學理性強,又善於發現問題,文風雅健,所謂和氣載柔,英氣含剛是也。”還有評論家認為,讀《守候文學之門》,發現作者是一個敢於直言、頗有文學造詣的批評家。正如作者說的:“那種建立在文本閱讀基礎上的具備批判精神、理論品格的文學批評,才是一個批評家展示自己真正才華之所在。”
2012年《南方文壇》“今日批評家”專輯推介,發表了楊顯惠、廖四平先生的文章。2013年《甘肅日報》“文學隴軍”專欄推介。他們認為,楊光祖具有良好而敏銳的文學直覺,具有淵博的學識和過人的文學才華,對文學抱有旺盛的熱情,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都蘊含著他在文學和思想方面深藏於內心的破繭化蝶般的夢想與追求。並說,楊光祖的評論文章不僅問題意識強烈,觀點新穎而獨到,擅長以小見大,撕開一個口子,直搗黃龍,而且他一直將評論當美文寫,他的評論文字沒有學院派的那種佶屈聱牙,更沒有那種理論的生搬硬套。他的理論如鹽入水,是內化於文字之中的。當然,他的散文,也有著評論的尖銳深刻,有他自己的哲學,亂中不亂,齊而不齊。他通過散文的書寫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包括文學、藝術。楊光祖的散文不多,但篇篇讀來真實,幽暗而唯美,洋溢著人文情懷。其中明滅著靈魂深處的幽光暗影,發作著難以言說的隱痛,跳蕩著或隱或顯的生命旋律,顯現著思想歷程的艱難坎坷。

主要作品

專著

1、《守候文學之門——當代文學批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獲甘肅省第六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
2、《西部文學論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獲甘肅省第五屆敦煌文藝獎二等獎。

參編

《審美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全國統編教材,撰寫一章,3萬多字。
《大學語文》,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撰寫2萬字。
《公務員套用寫作教程》,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副主編。撰寫12萬字。

主要論文

1、《西部長篇小說創作的缺失》,《文藝爭鳴》2006年第2期,《21世紀年度文學評論選·2006文學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全文選載;《文學報》2006年4月20日論點摘編;《現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卡》2006年3期選摘。
2、《艱難的突圍與掙扎——新世紀西北中短篇小說論》,《文藝爭鳴》2008年8期。
3、《底層敘事如何超越》,《人民日報》2008年1月17日。3000字。《文學報》2008年1月31日摘發。
4、《鄉土文學如何突破》,《人民日報》2008年4月6日。3000字。《文學報》2008年5月1日摘發。
5、《作家的胸襟與作品》,《人民日報》,2008年9月18日。
6、《田小娥論》,《小說評論》2008年4期。
7、《〈兄弟〉的惡俗與學院派批評的症候》,《當代文壇》2008年第1期。《文藝爭鳴》2008年第6期有專文商榷。
8、《賈平凹小說創作的四個階段及文化心態論》,《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彙編·賈平凹研究資料》,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出版。
9、《西部文學的誤區》,《文藝報》2007年9月6日。
10、《文學批評的倫理底線及其批評家的主體建構》,《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6期。《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2005年6期選載。
11、《論路遙〈平凡的世界〉中的創作誤區與文化心態》《社科縱橫》2005年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6年3期索引。
12、《韓石山:貶魯崇胡為哪般?》,《社科縱橫》2006年9期。
13、《雷達散文里的青春氣象》,《北京文學》2008年3期。《黃河文學》2008年第5期轉載。
14、《高揚人性的藝術探索》,《小說評論》2003年6期。
15、《鄉土敘述的困境》,《中華讀書報》2005年6月8日。
16、《高校淪落中的女性掙扎》,《作品與爭鳴》2006年11期。
17、《正在崛起的甘肅小說群落》,《文藝報》2006年11月9日。
18、《憂患生於安樂》,《文藝報》2009年4月23日。
19、《莊之蝶:肉體的狂歡與靈魂的救贖》 《中州大學學報》2009年2期。
20、《鄉土散文寫作的探索與誤區》,《飛天》2005年11期。
21、《眾聲喧譁後面的焦慮》,《飛天》2005年2期。
22、《王充閭散文的一種解讀》,《山西文學》2005年4期。
23、《浩然:一個時代的結束》,《時代文學》2008年5期。署名:陽光。
24、《象牙塔里的囈語與希望》,《飛天》2008年6期。
25、《打碎文學的名韁利鎖》,《文學自由談》2008年4期。
26、《激情燃燒後的文體探索》,《人民日報》2005年3月31日。
27、《我們為什麼沒有偉大的戰爭小說》,《山西文學》2006年4期。
28、《〈平凡的世界〉中的“不平凡”》,《山西文學》2005年2期。
29、《直面文壇的李建軍》,《中國文化報》2008年2月19日。
30、《當代文學怎么了》,《時代文學》2009年3期。
31、《個性胡風》,《中華讀書報》2009年8月12日。
32、《熱愛老大哥與奧威爾》,《書屋》2009年11期。
33、《粗野是一種力量》,《文藝報》2009年7月3日。
34、《〈小團圓〉與張愛玲的創傷記憶》,《中州大學學報》2009年6期。
35、《懷念英雄的時代》,《文藝報》2010年1月13日。
36、《天籟之音,源自何方》,《飛天》2010年5期。
37、《文學的技術與靈魂》,《小說評論》2010年4期。
38、《在漢字里回家》,《延河》2010年6期。
39、《挑戰自我和藝術的極限》,《小說評論》2011年1期。
40、《當“文學”成為“我”》,《飛天》2011年5期。
41、《曖昧、混亂里的反抗絕望》,《飛天》2011年4期。
42、《文學與形式》,《文藝報》2011年1月10日。
43、《技術時代的文學閱讀》,《文藝報》2011年7月13日。
44、《雷達論》,《南方文壇》2012年5期。
45、《楊顯惠論》,《揚子江評論》2012年2期。
46、《張愛玲:恐懼陰影里的天才》,《天津文學》2012年11期。
47、《形式與文學的生長》,《西北軍事文學》2012年2期。
48、《阿信論》,《黃河文學》2012年2期
49、《馬作的盧飛快——甘肅中短篇小說掃描》,《芳草》2012年3期。
50、《甘肅精神的文學表達》,《飛天》2012年10期。
51、《陳忠實與宣紙本《白鹿原》》,《延安文學》2012年5期。
52、《黑暗的恐懼之影》,《文學自由談》2012年2期。
53、《藝術可以如此無恥嗎?》,《文字自由談》2012年1期。
54、《技術時代的文學閱讀》,台灣《新地》2012年3期。
55、《甘肅精神的文學表達——《飛天》10期報告文學專號讀後》,《飛天》2012年第10期
56、《玩弄技巧者最終死於技巧——讀侯川<從靈魂出發>》,侯川《從靈魂出發·序》(大眾文藝出版社,2012年10月)
57、《富於穿透力的聲音》,《文學界》2013年1期。6500字。
58、《人還是不能寫比自己高的東西——《白門柳》論》,《新文學評論》2013年1期,中國新文學學會。
59、《兄弟的惡俗與學院批評的症候》,《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四川省作家協會。
60、《馬作的盧飛快——甘肅中短篇小說論》,《天馬行空——甘肅文學八駿圖文志》,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
61、《長篇小說熱與作家的文體意識》,《甘肅日報》2013年9月12日。
62、《批評是一種稀有的才能》,《甘肅日報》2013年7月18日

2008年以來發表散文

1、《歌哭無端紙一堆》,《2009中國散文年選》花城出版社2010。
2、《孤獨地走過蘭州街道》,《2010中國散文年選》花城出版社2011。
3、《殘酷的成語》,《2011中國散文年選》,花城出版社2012。
4、《誰能逾越靜默》,《2012中國散文年選》,花城出版社2013年。
5、《天上的日喀則》,《西部散文選刊》2011年3期。
6、《走向死地的文學批評》《文學自由談》2008年2期。
7、《打碎文學的名韁利鎖》,《文學自由談》2008年4期。
8、《學術繁榮的背後》,《文學自由談》2010年4期。
9、《熱愛老大哥與奧威爾》,《書屋》2009年11期。
10、《歌哭無端紙一堆》,《華夏散文》2009年8期。
11、《孤獨地走過蘭州街道》,《雨花》2010年6期。
12、《諸佛也是有情眾生》,《蘭州文苑》2008年
13、《一座城市的記憶》,《延河》2008年11期。
14、《說出你的名字比舉起石頭更難》,《西湖》2008年2期。
15、《武夷山邂逅朱熹記》,《文化月刊》2007年8期。
16、《夜之暗》,《華夏散文》2009年11期。
17、《個性胡風》,《中華讀書報》2009年8月15日。
18、《人生是爬滿虱子的華美袍子》,《作品》2009年1期。
19、《我用文字救自己》,《雨花》2009年4期。
20、《近源頭而居者,斷難流離》,《散文世界》2009年4期。
21、《秦腔》,美國《僑報》2010年3月3日。
22、《生命的熱度——讀蕭紅《呼蘭河傳》》,美國《僑報》2010年5月1日。
23、《爺爺的小曲》,美國《僑報》2010年10月19日。
24、《文學批評:在學術的名義下死亡》,《山西文學》2007年8期。
25、《把房門關緊,別讓風吹開》,《飛天》2010年11期。
26、《絕唱:逝去的武林》,《蘭州文苑》2011年
27、《我們都是邊塞的文學批評者——牛學智與他的文學批評》,《新疆日報》2011年4月19日。
28、《蔵行記》,《海燕》2011年1期。
29、《殘酷的成語》,《雨花》2011年2期。
30、《所有的燈盞都暗下去了》,《黃河文學》2011年3期。
31、《《紅樓夢》:誰都可以續得嗎》,《蘭州日報》2011年4月20日。
32、《卓別林的偉大在哪裡》,《雨花》2011年9期。
33、《活著,像泥土一樣持續》,台灣《新地》2011年秋之卷。
34、《黑暗中發光的聲音》,《甘肅日報》2011年11月17日。
35、《讀蕭紅《呼蘭河傳》,《蘭州日報》2011年12月24日。
36、《秦腔》,《蘭州日報》2011年12月14日。
37、《在蘭州——進入靈魂的事物》,2011年12期。
38、《滿嘴跑火車的文學史——讀孔慶東《國文國史三十年——中國現代文學史全講》,《文學報》2011年12月29日。
39、《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冬日看楊海燕寫字》,《民族日報》2012年2月29日。
40、《復於天上見深淵——讀《衛俊秀日記全編》》,《金城》2012年3—4期。
41、《只在僻處自說》,《甘肅日報》1月22日。
42、《青草的愛撫,勝於人類的手指》,台灣《新地》2012年冬之卷。
43、《回到漢字》,《甘肅日報》2012年2月20日。
44、《通渭小曲里永生的爺爺》,《飛天》2012年3期。
45、《爺爺的小曲》,《散文百家》2012年4期。
46、《打開你的身體》,《文學界》2012年6期。
47、《骨血里的文化》,《雨花》2012年7期。
48、《藝術不可如此》《雜文月刊》(選刊本)2012年7期。
49《定西散記》,刊《飛天》2012年8期
50、《陳忠實與宣紙本《白鹿原》》,《延安文學》2012年5期。
51、《誰能逾越靜默》,《黃河文學》2012年9期。
52、《文學還能更好些嗎》,《文學報》2012年11月8日。
53、《張愛玲:恐懼陰影里的天才》,《天津文學》2012年11期。
54、《那一點隱痛卻是致命的》,《甘肅日報》2012年12月31日。
55、《遲到的閱讀》,《作品》2009年4期。
56、《自己說》,《華夏散文》2010年3期。
57、《夢都裝在行囊中》,《華夏散文》2009年12期。
58、《馬西園:落筆即千山》,《馬西園書畫集》,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59、《好雨雅集序》,《書法導報》2013年1月23日。
60、《給陳丹青當冬粉》,《中國藝術報》2013年2月1日。
61、《電影與文學的分與合》,《中國藝術報》2013年5月6日。
62、《奶奶的記憶》,《雨花》2013年5期。
63、《蒼蒼者天茫茫水》,《筆尖下的西藏》,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64、《虛無主義站在門檻上》,《黃河文學》2013年8期。
65、《孤獨地走過蘭州街道》,《美麗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3.
66、《爺爺的通渭小曲》《中國藝術報》2013年12月1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