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對銅超積累機理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楊肖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對銅超積累機理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楊肖娥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批准號:29977017
- 申請代碼:B0605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0-01-01 至 2002-12-31
- 支持經費:25(萬元)
《植物對銅超積累機理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楊肖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植物對銅超積累機理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楊肖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以我國特有的銅超積累植物為材料,研究其對介質銅的吸收、運輸和積累特點;揭示銅在超積累植物組織細胞內的分布特徵和賦存形態;鑑定與銅超積累密...
《核分析技術研究植物對重金屬的超積累機理》是依託復旦大學,由楊明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 以銅超積累植物海州香薷為材料,綜合採用基於掃描質子微探針的掃描透射離子顯微術、二維成像技術並結合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和核磁共振波譜等核分析技術深入研究銅在植物中的吸收規律、分布特徵和化學形態,...
《超積累植物體內鎘銅無毒化作用的分子生理學機理》是楊志敏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科研成果 項目摘要 在 原有工作基礎上,結合植物絡合物(PC)和有機酸分析、核磁共振、亞細胞分離及PCR等技術,研究重金屬超積累植物BrassicajunceaL在鎘、銅脅迫下PC湍仕...
中文摘要:針對重金屬超富集植物的資源轉化為高氧化還原活性生物炭的問題,本項目重點考察了重金屬銅(Cu)和鋅(Zn)對生物炭組成、結構和性質、氧化還原容量的影響,研究了重金屬富集生物炭在環境中的氧化還原行為,探索了重金屬對生物炭氧化還原性的影響機制,為重金屬超富集植物資源轉化提供新思路。研究結果表明重...
《氧化銅納米顆粒形態轉化及其植物累積和毒性作用機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施積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納米氧化銅是一種重要的金屬納米材料,但其環境行為、生態毒理及風險還有待探索。植物作為環境和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能成為食物鏈中納米顆粒遷移轉化和生物累積的潛在路線和途徑。本項目以銅耐性...
《銅脅迫下植物金屬結合蛋白分離鑑定和生理功能研究》是沈振國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銅是植物必需營養元素。銅過量時,蛋白質與銅的結合會改變其結構和功能從而影響許多生理過程;同時,蛋白質與銅離子的結合可降低銅在細胞質中的離子活度。充分理解銅結合蛋白是銅毒害的靶標分子...
分析Cu動態積累曲線可以看出,三種植物體內的Cu含量均隨處理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然而黃花月見草體內的Cu含量上升趨勢最小。 篩選建立了HPLC檢測黃花月見草根系分泌有機酸的方法。研究發現,黃花月見草根系分泌有機酸中酒石酸和琥珀酸相對含量較高; 50uMCuSO4處理,根系分泌的琥珀酸對於銅刺激有明顯的回響,在處理3h時就...
第四章 植物對重金屬的超常吸收 第一節 植物對銅的超常吸收 第二節 植物對鉛、鋅的超常吸收 第三節 植物對鎳的超常吸收 第四節 植物對錳的超常吸收 第五節 植物對鉻的超常吸收 第六節 植物對鈷的超常吸收 第七節 植物對鎘的超常吸收 第八節 植物對硒的超常吸收 第九節 超積累植物的時空分布及其找尋方法...
系統地進行了污染區銅、鋅、鎘等重金屬元素污染特徵、生物效應、污染源識別;重金屬超積累植物篩選、微區分布與積累機制研究;伴礦景天、印度芥菜、海州香薷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作用,有機絡合強化調控對植物修復效率的影響、機理及環境風險,環境友好、可降解有機絡合劑,以及微生物調控劑的篩選;農藝途徑、養分調控...
進一步闡明銅脅迫蛋白與植物耐銅性的關係。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將完善和填補植物金屬結合蛋白理論,為全面闡明植物耐重金屬毒害的分子機理提供實驗依據,也可為進一步克隆植物重金屬耐性相關基因、並通過轉基因技術提高敏感植物對重金屬的抗性提供理論依據。
《核分析技術研究植物對鎘的超積累機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楊明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環境重金屬污染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鎘(Cd)污染在我國尤顯突出。基於植物修復的前景構想,在初步研究景天科Cd-超積累植物營養機理的基礎上,綜合採用多種核分析方法(包括同位素示蹤、XRF、u-PIXE...
本項目以我國原生鋅鎘超積累植物東南景天為研究材料,重點圍繞“東南景天體內重金屬的液泡區隔作用機理及其轉運規律”展開研究,首先採用XAS、LA-ICP-MS、螢光定位染色等技術在明確超積累植物東南景天中液泡作為鎘主要區隔位點的基礎上,闡明了液泡內有機酸的螯合作用是鎘的主要解毒機制,並通過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等技術...
《砷超積累植物生物修復的菌根際效應與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李曉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針對砷污染土壤生物修復這一國內外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根據砷超富集植物普遍感染菌根的特點,開展AM菌根對蜈蚣草等超積累砷植物富集土壤砷的作用與機理的創新研究,為全面闡明自然條件下砷超積累植物的...
利用三維螢光光譜、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擴散梯度膜、道南透析分離法等先進技術研究:銅、鎘的不同陪伴陽離子對銅、鎘植物急性毒性的影響;不同pH下土壤溶液銅、鎘的形態變化及其植物毒性;土壤中不同結構和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機質(DOM)和銅、鎘的絡合特性及其植物毒性。
在萊茵衣藻中銅主要以三種酶的形式存在:葉綠體中的細胞色素氧化酶,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氧化酶,葉綠體中的質體藍素以及與鐵積累相關的多銅氧化酶。研究發現衣藻內銅也以其它的酶形式存在,如藍銅蛋白,依賴於抗壞血酸的單氧化酶,在細胞對銅的吸收及轉運過程中細胞膜起關鍵作用。銅 銅是植物生長必須的微量元素,...
本書是作者近20年來開展重金屬污染農田、礦區土壤的植物修復和物理-化學修復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工作的全面總結。重點介紹了重金屬的超積累植物吸取機制、高耐性植物根際穩定機制、配位誘導強化吸取機制、配位蒸發濃縮機制和物化穩定機制。並以鎘、鋅、銅等污染農田土壤為例,系統介紹了修復植物的篩選與鑑定、耐性與...
銅(Cu)是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但當環境中的銅過量時也會對植物產生毒害作用。高等植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複雜而精細的Cu積累,轉運和貯存機制,進而維持Cu穩態平衡。本項目對非經典分泌途徑相關蛋白SYT2的亞細胞定位和組織表達模式及其對Cu的吸收和積累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表明,SYT2定位於高爾基體,...
細菌強化超富集植物與非超富集植物修復鎘污染土壤機理的比較研究。 總經費18萬。起止年限2011.1—2013.12.2.銅脅迫誘導蛋白的鑑定和功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排名:5/8,總經費:21萬3.EDDS誘導植物銅積累的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起止時間2007.01-2009.12 排名:5/7,總經費:28萬4.丹皮酚對銅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