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原體病理學

《植原體病理學》是1999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仲健,羅煥亮。

基本介紹

  • 書名:植原體病理學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頁數:290頁
  • 開本:16
  • 定價:99.00
  • 作者:劉仲健 羅煥亮
  •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824470
  • 品牌:中國林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通過《植原體病理學》可使廣大讀者獲得對植物植原體病害的全面認識,以取得拋磚引玉的效果。
《植原體病理學》結合國內外對植原體病害研究的最新進展,進行系統歸納,分門別類,按植原體病害的病原學、病生理、病原檢測、病害防治等各大方面儘量系統地介紹,另外,由於柑橘黃龍病的病原有別於植原體,因而,柑橘黃龍病在《植原體病理學》作為獨立章節介紹。

作者簡介

劉仲健,廣東台山市人,高級工程師,1982年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現為中國高技術產業化協作組深圳專家委員會專家、生物產業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市青年科學家協會副會長。他從事科學研究,態度嚴謹,刻苦鑽研,碩果纍纍。理論研究方面有很深造詣,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0多篇,著有《中國蘭花觀賞與培育及病蟲害防治》《中國蘭花水晶藝研究及水晶名品鑑賞》《中國牡丹培育與鑑賞及文化淵源》等專著。首次建立柑橘黃龍病的酶標定位快速診斷法及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製備單克隆抗體,創造了免疫螢光抗體檢驗法、膠體金一銀染色免疫檢驗法,建立了能套用於生產的聚合酶鏈式反應等診斷方法,並確立柑橘黃龍病的病原為新型細菌,成功地解決了該病的病原問題,達國際領先水平,為“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指南項目。利用農桿菌攜帶柞蠶抗菌肽D基因成功地導入桉樹,使植物品種改型;成功地分離出內生菌根並進行了人工培養,解決內生茵根不能人工培養的難題。開展對中國蘭花的大面積商品化栽培、病蟲害防治、品種選育以及中國蘭花系統的基礎理論研究,發現了2個新屬和7個新種。提出了適合城市綠地的系統管理理論並對城市綠地系統的植物配置和樹種選擇作了分析,為定量規劃提供了依據。在DNA重組技術、PCR技術、分子雜交技術、細胞培養及外源基因轉柒和表達、新藥抗茵肽的研製方面具有相應的成果,並對植物細胞全能性理論提出了修正,被譽為“深圳市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深圳市青年科技帶頭人”、“廣東省青年科技標兵”。

羅煥亮,廣東海豐縣人,工程師,1997年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現任廣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科技科科長,負責技術研究開發與科研管理工作。他立志於促進林業科技的發展,勤奮好學,思維敏捷,不斷拓寬知識面,把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新技術引進到林木病理學的研究工作中,以解決本學科的實際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後參與了木麻黃抗性遺傳的研究,柑橘黃龍病病原培養和免疫診斷研究以及培育桉樹抗青枯病的基因工程研究等多個項目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17篇,闡述了青枯茵對木麻黃致病的多糖識別機制,創立了診斷柑橘黃龍病快速、實用的膠體金—銀染色法,獲得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發明競賽三等獎,列入“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計畫;與合作者一道,在國內首次將柞蠶抗茵肽D基因導入桉樹,初步獲得抗青枯病的速生桉樹抗病品種,成果獲首屆廣東青年三高農業博覽會銀質獎;多次獲得廣州市林業系統優秀論文獎,1999年入選廣州市青年崗位能手:在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時,還注重對科研巨觀發展思路的探討,1999年3月應邀參加“跨世紀廣東林業發展研討會”,提出了廣東林業發展的生物技術問題及其對策,1999年6月,應邀在廣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論壇大會上,就如何發展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發表了“建立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種產業化基地”的建議。現主持廣東省林業重點攻關課題“DNA分子標記在馬占相思抗性育種中的套用研究”及廣州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三種相思樹種的無性快繁研究”,取得可喜進展。

張景寧,廣東羅定縣人,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國內知名植原體病害研究專家。1960年畢業於湖南林學院,同年到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進修,得到我國著名植物病理學家裘維藩教授的指導,主攻植物病毒學。多年來一直從事林木和果樹的黃化型病害的研究工作,1978~1997年先後在《中國農業科學》《植物病理學報》《林業科學》等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多篇。20世紀80年代後,對苦楝叢枝病、柑橘黃龍病進行重點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柑橘黃龍病病原的分離培養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他經過20餘年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探索,成功地實現了該病原的人工培養,完成柯赫氏法則證病過程,進而採用PCR技術和DNA測序,為病原的培養成功作進一步確認。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對柑橘黃龍病快速準確診斷的4種方法: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酶標定位法、膠體金一銀染色免疫分析法及免疫螢光抗體檢測法。有關論文在第五屆國際植原體會議上宣讀得到與會專家的首肯。上述成果,於1997年在深圳通過農業部和廣東省科委聯合組織的鑑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柑橘黃龍病病原培養及診斷方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診斷方法列入“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作為一個林木病害專家,將日新月異的分子生物技術引入林木病害的研究之中。實行多科協作,將外源抗菌肽D基因導入桉樹,通過基因工程的手段尋找出一條培育桉樹抗青枯病優良品系的新途徑。近年來,他主要致力於內生菌根的研究,目前該項研究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植原體的系統分類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植原體的發現
第三節 植原體的歸屬問題
第四節 有關植物原體
第二章 植原體病原學
第一節 植原體的基本形態和超顯微結構
第二節 植物植原體的發育過程
第三節 植原體的生理特徵
第四節 植原體的傳播媒介
第五節 植原體的越冬
第三章 植原體病害病理學
第一節 植原體病害的症狀
第二節 植原體在感病寄主體內的運行規律
第三節 植原體對植物的致病機理
第四節 寄主植物對植原體的抗性
第四章 植原體的分離培養
第一節 植原體分離的存在問題
第二節 苦楝簇頂病植原體的分離培養
第三節 苦楝頂枯病病原類細菌的分離培養
第四節 螺原體的分離培養
第五章 植原體的檢測
第一節 顯微技術在植原體檢測中的改進
第二節 植原體的組織化學技術檢測
第三節 植原體的血清學檢測
第四節 植原體的核酸雜交檢測
第五節 植原體的PCR檢測
第六章 植原體病害的防治
第一節 植物檀原體病害的農業防治
第二節 植物植原體病害的化學防治
第三節 植物植原體病害的物理防治
第四節 植物植原體病害的生物防治
第七章 植原體的分子生物學
第一節 植原體基因組
第二節 植原體DNA序列及其特徵
第三節 植原體的質粒
下篇 各論
第八章 柑橘黃龍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柑橘黃龍病病原菌的分離培養
第三節 柑橘黃龍病的病原檢測
第四節 柑橘黃龍病的病原的克隆及PCR
第五節 柑橘黃龍病的防治
第六節 培育抗病柑橘品種的基因工程
第九章 林木植原體病害
一、泡桐叢枝病
二、喜樹叢枝病
三、竹類叢枝病
四、竹瘋病
五、榕樹叢枝病
六、刺槐叢枝病
七、棕櫚致死性黃化病
八、椰子樹致死性黃化病
九、柳樹黃化叢枝病
十、檀香木簇生病
十一、榆樹韌皮部壞死病
十二、美國梧桐葉灼傷病
十三、苦楝簇頂病
十四、馬尾松叢枝病
十五、杉木黃化叢枝病
十六、木麻黃叢枝病
十七、桉樹黃化病
十八、苦楝頂枯病
第十章 農作物植原體病害
一、桑樹萎縮病
二、薯類作物病害
三、水稻橙葉病
四、聚合草矮縮病
五、綠肥作物叢枝病
六、甜菜黃萎病
七、小麥黃化卷葉病
八、水稻草叢矮縮病
九、水稻條斑病
十、西班牙水稻黃萎病
十一、義大利水稻黃萎病
十二、印度尼西亞水稻黃萎病
十三、燕麥不育矮縮病
十四、玉米矮化病
十五、棉麻類病害
十六、糖油作物病害
十七、豆類植物病害
十八、茄藜類以及夾竹桃科和菊科植物病害
第十一章 果樹植原體病害
一、中國棗瘋病
二、龍眼叢枝病
三、羅漢果皰葉叢枝病
四、柑橘衰退病
五、柑橘青果病
六、柑橘葉片斑駁病
七、柑橘立枯病
八、柑橘頑固病
九、柑橘小葉病
十、杏褪綠卷葉病
十一、櫻桃X病
十二、桃樹西方—X病
十三、桃樹偽果病
十四、李樹葉灼傷病
十五、蘋果小果病
十六、蘋果叢枝病
十七、蘋果膠木病
十八、蘋果增生病
十九、梨樹衰退病
二十、栗子黃化病
二十一、醋栗返祖病
二十二、葡萄黃化病
二十三、木瓜簇頂病
二十四、葡萄皮爾士病
二十五、美洲山核桃叢簇病
二十六、草莓綠變病
二十七、草莓叢枝病
二十八、楊梅小葉病
第十二章 觀賞植物植原體病害
一、荷苞牡丹叢枝病
二、仙人掌叢枝病
三、繡球花綠變病
四、丁香綠變病
五、香羅蘭綠變病
六、夾竹桃叢枝病
七、駁骨丹黃化叢枝病
八、美國草328號和百慕達白葉叢枝病
第十三章 其他植物植原體病害
一、百慕達草白葉病
二、百慕達草黃葉病
三、越橘矮縮病
四、酸果蔓偽花病
五、龍膽叢枝病
六、薰衣草黃萎病
七、天竺葵叢枝病
八、野生黑漿果矮縮病
九、人參壞死病
十、海帶葉卷病
附錄1 幾種重要植物植原體病害的有效藥物
附錄2 植原體病害媒介昆蟲名稱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