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採收儲藏,
形態特徵
鱗莖近球狀,粗1-2厘米,基部常具外皮暗紫色的小鱗莖(因其易脫落故在標本上難見到);鱗莖外皮暗灰色,紙質,不破裂,內皮白色,膜質。葉3-5枚,條形,背面具1條縱棱,有時為三棱狀條形,乾時常扭卷,比花葶短,寬(1-)2-5 毫米,到花期逐漸枯死,葉片和葉鞘光滑或沿縱脈具細糙齒。花葶圓柱狀,高25-85厘米,約1/3被葉鞘;總苞2裂,遠比傘形花序短;傘形花序球狀或半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有時具珠芽;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6倍,基部具小苞片;花天藍色,乾後常變藍紫色;花被片矩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0.8-1.8毫米,內輪的較外輪的狹;花絲等長,略比花被片短或稍長,在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呈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擴大,內輪的基部約為外輪基部寬的1.5-2倍;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蜜穴;花柱略伸出花被外。花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2300米的較乾旱的山坡或草地上。
分布範圍
產新疆天山以北地區。蘇聯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中亞至西伯利亞西部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棱葉韭為良等飼用牧草,雖然產量不高,但草質優良,適口性較好,春季返青早,生長快,草質柔軟,各類家畜均喜食,在早春季節是綿羊、山羊的抓膘牧草。棱葉韭的鱗莖可以入藥,鱗莖中含有大蒜氨酸、大蒜糖、甲基大蒜氨酸等成分,主治腸炎、痢疾等疾病。
採收儲藏
秋季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