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棧橋及回瀾閣
- 外文名:Zhanqiao Pier and Huilan Pavilion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12號
- 所處時代:清代
- 保護級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歷史文化,傳說軼事,相關詩文,飛閣回瀾,文物保護,所獲榮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門票價格,開放時間,交通線路,
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棧橋正式竣工。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改為貨運碼頭。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德國侵略者擴建棧橋,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鐵護欄改為鐵索護欄,橋身延長至350米,為利運輸,橋面增鋪輕便鐵軌。
民國二十年(1931年),青島市政當局擴修棧橋,橋身延長至440米,橋面提高0.5米,橋南端增建半圓形防洪堤,堤內建有八角亭閣,定名回瀾閣。
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整修棧橋及回瀾閣,將橋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樁改為16排樁,新建眺望台1座,增設12對歐式橋燈,外鋪花崗岩石台階。
1998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全面整修棧橋及回瀾閣。
2013年5月27日,棧橋及回瀾閣因遭暴風雨襲擊而局部坍塌,橋體距離岸邊200米處的東側被巨浪衝垮,受損部分面積約300平方米。
2014年4月25日,棧橋及回瀾閣重修竣工並重新對外開放。
建築格局
棧橋及回瀾閣由棧橋、回瀾閣兩部分組成,棧橋全長440米,寬10米,橋兩邊有鐵鏈護欄和蓮花路燈,盡頭建有半圓形三角防波堤,呈“個”狀,上有八角亭名為回瀾閣。
主要建築
回瀾閣
回瀾閣,又名廻瀾閣、海欄亭,建於棧橋半圓形防洪堤上,為民族風雙層雙飛檐八角盔頂亭閣,總占地面積約15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54.12平方米,上覆黃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圓形亭柱,閣內為2層圓環形廳堂,中央有34級螺旋式階梯,可盤旋登上2樓。
歷史文化
傳說軼事
話說清代登州總兵章高元率兵駐守青島期間,有一個愛好是每天早上帶著侍從在海邊觀海景聽濤聲,興致高時還會駕起小船到水深的地方釣魚。一天,章高元在深水處釣魚,突然一陣大浪襲來,小船頓時翻了個底朝天,章高元和侍從都翻進了水中,幸好岸上士兵營救及時。當天晚上,章高元做了一個夢,夢見他在海中釣魚時,船頭有紅光在閃,三十六對身穿紅衣綠裙的俊俏仙女面對面排成兩行,從深水中一直排到了海邊礁石旁。接著,仙女的手臂一齊平伸出來握在一起,托著一匹又寬又長的綠綢子,搭起一道綢橋。一個身穿綠衣的仙童一手扶著他的一隻胳膊,一手擎著一把金光閃閃的陽傘,把他接到綢橋上,一步三顛地扶他上岸。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