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杭王又稱汶邑王(崇本堂(汶邑王))
據《汶上棗杭王氏族譜》載:先祖於明永樂年間從山西太原府洪洞縣老鴰窩遷居於此,因故土村名為棗杭而命名。(村頭有一石碑為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棗杭王
- 別名:汶邑王
- 堂號:崇本堂
- 輩分:廣作全維正,立身宜慕卿。
- 郡望:太原郡
郡望,堂號,發展歷史,輩分,淵源,分布,世系,歷史故事,棗杭王氏明朝遷山東歷史考,
郡望
太原郡
據族譜所載:吾棗杭王氏發祥於平陽,系太原世家,於前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舊有棗行村遷民實汶邑西棗行村。展閱族譜思緒萬千。族譜記載,吾太原王氏,上世出周靈王太子名晉。
(太原王氏:起源於山西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系姓始祖太子晉(周靈王太子))
堂號
崇本堂
發展歷史
全村約有近3000人口,90%以上為王氏家族成員。原為棗杭村大隊時有12個生產隊,皆為王姓。只有第十生產隊為馬姓,其聚居地位於棗杭村東北角,稱為“馬家頭”。其餘張、趙、何等幾家外姓均為祖上住親戚而定居於棗杭。村民均為漢族。
棗杭王氏族人繼承先祖“耕讀傳家”之遺訓,民風純樸,文化底蘊卻頗深厚,曾被譽為“書香之家”,名聞方圓數十里。雖然未出過聲名顯赫的大人物,卻出過很多教育工作者,遍布汶上各地學堂,為教化一方民風和為國家培養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輩分
十四代至三十三代依次是:
廣作全維正,立身宜慕卿。
傳家須式敬,倫起向春榮。
譜中名字間有以卑重尊者誠屬非宜今擬定二十字自十四代始分廣字以後命名務須遵行庶免名字重複之弊
廣作全維正 立身宜慕卿
傳家須式敬 倫起向春榮
本族人丁眾多每輩僅排定一字恐仍多重複茲於五續族譜又擬定二十字與前二十字並行以後起名每輩兩字任其 選擇如此變通不惟免重複且易命名
鴻廷懷俊英 喬蔭令德成
奇樹年長裕 養銳壽康恆
我族前兩次續譜為命名方便排定二十字此次續譜繼前二十字之後又排定二十字以相承接每輩兩字任選用之
繼業思先澤 興華建勛功
同步金光道 舉國樂生平
鶴齡延百世 勁松千代新
修竹永蔚茂 薈梅應時輝
淵源
一說:
據王氏族譜志記載:先祖王忠(始祖原籍山西洪洞),兄弟五人“信、孝、誠、興、忠”之一。
信祖守宗祠,四支遷山東。
孝祖居新城(山東膠東一帶)名東棗杭;
誠、興二祖居壽張名西棗杭;
忠祖居汶城西八里許名中棗杭。
王忠為這套家譜一世,二世失諱(叫什麼不可考)。
三世兄弟三人:
老大王勝(在汶上守宗祠)、
老二王玘(遷居梁山迤南魚王莊)、
老三王開(居汶上城北二郎廟)。
老大王勝生五子:貫、達、江、源、洋。
老二王玘生一子:原。
原生三子:良、善、時。
二說:
族譜記載:始祖於明永樂年間從山西太原府洪洞縣老鴰窩遷居於此,因山西老家村名“棗杭”,將新居也命名“棗杭”。始祖兄弟四人,一守原籍,其餘兄弟三人都被移民,遷居之處都以原籍“棗杭”命名。
山東菏澤市鄆城縣侯咽集鎮有一棗杭,也全是王氏,為西棗杭;汶上棗杭為中棗杭,還有一東棗杭不知在何處。
梁山縣魚王莊:
梁山縣魚王莊,據《汶邑王氏族譜志》記載,三世玘祖遷魚王莊,第十四代世祖“允成”,第十五代兄弟四人,稱為“老四支”,分別為長子淵若,次子儼若,三子發若,四子容若。
第十六代為文字輩,其中淵若生一子守文,儼若生五子分別為清文、鴻文、中文、右文、在文(稱為老五院),發若生二子,分別為敏文、函文,容若生一子,為景文。
淵若後世子孫占魚王莊人口的絕大部分,王氏第十七代為“以”字輩,第十八代為“衍”字輩,第十九代為“慶”字輩,第二十代為“慎”字輩,第二十一代為“宜”字輩,第二十二代為“慕”字輩,第二十三代為“卿”字輩,再向下依次為“傳、家、須、世、敬”等輩。原魚王莊村為多種姓氏混居,後來其他姓氏逐漸凋零或遷出,全村已經只有王姓一支了。
分布
汶上縣分布:
楊店鎮楊店村
楊店鎮廟口村
次丘鎮棗杭村
次丘鎮白馬河村
次丘鎮戰灣村
次丘鎮徐村
南站鎮關帝廟村
南站鎮後李尹村
南站鎮王村
汶上鎮東周村
汶上鎮壩口村
汶上鎮闕莊村
汶上鎮疃里村
汶上鎮孫莊村
汶上鎮劉莊村
白石鎮寨子村
白石鎮西崗村
白石鎮褚家莊
白石鎮南孔莊
苑莊鎮官莊村
苑莊鎮鄭樓村
康驛鎮王家寨子村
義橋鎮楊學莊村
南站鎮柳林村
南站鎮辛莊村
郭樓鎮梁莊村
郭樓鎮陳海村
郭樓鎮楊城壩村
郭倉鎮紅廟村
郭倉鎮孫場村
郭倉鎮徐堂村
寅寺鎮蘇莊村
汶上各處還有很多小支,沒能一一考證。
遷往外地的宗親由於分支太多,不能一一考證,歡迎各地宗親考證補充。
梁山縣分布:
梁山縣梁山街道魚王莊村
梁山縣馬營鎮王樓村
梁山縣韓崗鎮韓堂村
梁山縣韓崗鎮徐集村
梁山縣韓崗鎮李寶營村
梁山縣韓垓鎮龍莊村
梁山縣韓垓鎮楊垓村
梁山縣拳鋪鎮西王莊村
梁山縣拳鋪鎮玉皇廟村
梁山縣拳鋪鎮仝店村
梁山縣徐集鎮徐集村
梁山縣徐集鎮李海村
梁山縣徐集鎮南李海村
梁山縣開河鎮王家莊村
嘉祥縣分布:
嘉祥縣北關
嘉祥縣梁寶寺鎮王集村
嘉祥縣疃里鎮草廟村
泰安市分布:
東平縣彭集鎮馬代村
東平縣沙河站鎮梁家莊
東平縣沙河站鎮韓村
東平縣沙河站小辛莊村
東平縣接山鄉口頭材村
東平縣東平街道羅莊村
寧陽縣伏山鎮馬家廟
寧陽縣王卞鎮王卞村
肥城市石橫鎮
泰安市東平縣接山鄉
泗水縣分布:
泗水縣中冊鎮石橋村
泗水縣中冊鎮柘東村
菏澤市分布:
菏澤市鄆城縣侯咽集鎮棗杭
菏澤市鄆城縣鄆王莊村
河南省分布:
河南省方城縣二郎廟鄉李崗村
家譜上記載,有一支遷往江蘇沛縣
汶上縣次丘鎮棗杭村為崇本堂汶邑王發源地,俗稱“老根”,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各種因素,宗親陸續有遷出,在各地開枝散葉,還有很多宗親遷往外地,歡迎各地宗親前來棗杭村續譜,使後世之孫明源流,曉世系,知根末,以達尊祖敬宗敦本睦族之目的。
世系
汶邑崇本堂棗杭王氏康熙年間初續族譜序
汶邑崇本堂棗杭王氏乾隆年間再續族譜序
汶邑崇本堂棗杭王氏族譜
汶邑崇本堂棗杭王氏族譜一至三世
歷史故事
與棗杭王有關的歷史民間故事
“出京二天子” 褚玉璞的傳聞軼事在汶上坊間廣泛流傳。
褚玉璞(1887—1929), 字蘊山,山東省汶上縣人,中華民國時期軍閥頭目。土匪出身,1913年8月率數百土匪投靠軍閥張宗昌,隨袁世凱鎮壓國民黨發動的二次革命。1921年褚玉璞和張宗昌轉投奉系張作霖。此後,歷任第3混成旅第50團團長、第28混成旅旅長。1926年,任直魯聯軍第1軍副軍長兼前敵總指揮,擊敗馮玉祥的國民軍,被任命為直隸軍務督辦兼直隸省長。
1925年張作霖任命張宗昌為蘇皖魯總司令,褚玉璞任軍長駐守濟寧。十月孫傳芳聯合馮玉祥反奉進軍蘇皖地區,在徐州一帶和褚玉璞的部隊發生衝突,激戰半個月,可謂血流成河,褚玉璞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馬功勞。1926年三月下旬直系軍閥李景林被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只得聯合張宗昌組成了直魯聯軍,褚玉璞升任副司令。第二年直魯聯軍北上,褚玉璞率軍占領了天津。在秦皇島軍事會議上被任命為直隸督辦兼省長。褚玉璞的官運到達頂點。
褚玉璞為鞏固位置,培植勢力,軍隊中安插了無數親戚或鄰居,許多汶上的無業游民、官僚政客紛紛投奔他謀求生計或官職,褚玉璞鄉土觀念深厚,隊伍中連排工兵多為汶上人。天津當時還流行一句話“會說汶上話,便把洋刀挎”。褚玉璞的母親褚王氏是當時汶上玉皇廟人,系崇本堂王氏江祖後裔,和汶上棗杭村王氏家族是一家。
褚玉璞把王氏家族人視為娘舅家人,汶上棗杭人王全彬被他任命為單縣縣長,王維禎任命為濟南府軍法科科長,凡和棗杭王氏家族沾親帶故的人都得到了不少恩惠。
沛縣的兩任縣長分別為南旺的白光化,李發賢,高村的高恩浦為山東省政議員,後改任縣長。據不完全統計褚玉璞任命的道尹兩人,縣長三十人均為汶上人。
汶上發生了“紅槍會”事件,惹怒了張宗昌,揚言血洗汶上,褚玉璞之弟褚玉鳳立刻致電褚玉璞讓他設法挽救汶上,褚玉璞軍訓時故意大聲對部下說“他如血洗汶上,我便血洗他掖縣方圓一百里。”張宗昌知道褚玉璞的脾氣,怕他蠻幹無奈取消了血洗計畫。汶上百姓對此感激不盡。在西門外北彥章廟廟門口右側為褚玉璞立了一塊德行碑:一縣大善。汶上人稱呼為“出京二天子”。
(王全彬簡介; 父:王作梅,字羹臣,太學生。子四:全彬、全聚、全福、全臨。王全彬:字雅亭,簡任國務院存記,歷任山東省議會議員,署理直隸大名縣、冀縣縣長,全省卷芋特稅總辦又曾任山東省單縣縣長等職。)資料來源《汶邑王氏族譜志 卷十一 共十七卷》
(王維禎簡介:父:王全松,字壽亭,鄉飲耆賓,子二: 王維禎、王維新。王維禎:字乾臣,附貢生師範學校畢業,山東法院畢業,陸軍第七方麵團部軍法處少校書記官,督辨直隸軍務善後事公曰者軍法課課員,由冀縣承審長江直隸萬全縣知事,未履任而卒。)資料來源《汶邑王氏族譜志 卷十 共十七卷》
《汶邑崇本堂棗杭王氏重建家祠事告族人書》
我汶上棗杭王氏,源出山西太原一脈。明永樂年間先祖遵遷民令,辭別故土,長途跋涉,不遠萬里,徙居山東汶邑西八里許立村,延故土村名棗杭命之。示勿忘木本水源之意也。迄今已600餘載矣。
始祖勤以農事,儉以持家,不辭勞苦,繁衍後世。二世三世四世祖秉始祖遺風,植根農桑。至五世家業漸殷,始業詩書,六世有游泮者。七世八世即有學成入仕者。是始,我族人英傑輩出,代有拔萃,登廟堂者,授道布業者,懸壺濟世者,商行天下者,文人墨客,工農兵商,百業翹楚比比。至今日,我棗杭王氏已遍布華夏,支系分流,百域千鄉,留學海外旅居異邦者亦不為少數。思之,皆先祖積德累仁,厚澤庇佑,祥發於後昆也。
棗杭原有家祠一座,為先輩於清康熙年間所建,殿宇巍峨,畫棟雕梁,飛檐斗角,氣勢恢宏。貢先祖之靈位,以為後世拜謁瞻仰。奈世事滄桑,歷數次歷史變遷,今已為丘墟。致先祖無供奉之堂,後世無拜謁之所。每念及此,我族人無不哀之痛之。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族中有志之士,數次相商,欲重建家祠,奈有心無力。嘗與鄙人議之。鄙盡所學,乃撰此書,以發族人之力。願我棗杭王氏成功之士,當富而思源,懷重禮、存孝、布德之心胸,盡己所能。族人無財者,當捐力相助,傾己所能,使我棗杭王氏家祠得以重建,先祖之靈位有供奉之堂,後世有拜謁瞻仰之所,實千秋無量之功德也。家祠落成之日,當銘石永志。
家祠重建,當成立領導機構,管理詳盡事宜。捐贈人詳細信息 ,捐贈數目,款項用處,施工方案,施工進度,皆向族人公布,接受族眾監督。
鄙才疏學淺,窮思竭慮,愧撰此書,所言不盡不當之處,恭請族人指正!
汶上棗杭王氏十八代孫正義頓首拜撰
棗杭王氏明朝遷山東歷史考
根據記載,始遷祖兄弟五人“信、忠、誠、孝、興”
信祖守宗祠,四支遷山東,忠祖居汶上西八里名中棗杭,孝祖居新城(山東膠東一帶)名東棗杭,誠、興二祖居壽張名西棗杭,遷居之處都以原籍“棗杭”命名。
信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忠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成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孝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興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一、信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截至發稿,未聯繫上山西信祖支後人)
二、忠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汶邑王氏族譜志》載:先祖於明永樂年間從山西太原府洪洞縣老鴰窩遷居於此,因故土村名為棗杭而命名。
忠祖碑《始祖墓碑文》
賜進士第知封邱縣事婿岳峰秀頓首拜撰
康熙九年惟季春芳辰荏苒花鳥繽紛余任封丘惟仕是勤未憂不敢言學適內弟王永命至語其祖瑩立碑索余為記余忝門婿王氏之始末源流知之祥己聞伊始祖原居野鵲窩自明遷汶邑卜居城西棗杭村厥後安瑩於本村迤東五里許皇冢之南惟以忠厚培基而詒謀於後世由是士田日益廣戶口日益繁父課其子兄誨其弟讀詩書習禮義有登俊而仕者有甲第而仕者有業孫吳中式武場者至博士弟子員代不乏人族眾遞衍盛不可計數此皆世德培植克昌厥後故歷十三代而振振猶是也擔蓁蕪日久過斯瑩者莫不有水源木本之思焉於是顧工勤石不志不朽自茲王氏祖若孫望祖墓而興思觀碑文而東念闔族和諧勿貧富相忌勿忮求相爭而耕讀世業相傳罔替光顯闕家可預期也不俞見先人之德遺福於無疆哉此予所深望者是為記
《汶邑王氏族譜志》忠祖史記《初續族譜序》初載:吾族於明永樂年間,始祖自山西洪洞縣野鵲窩遷居於汶,卜居城西八里許,棗杭村,以洪洞縣,舊有棗杭村,因名焉。
《汶邑王氏族譜志》忠祖史記《五續族譜序》載:始祖原籍洪洞,兄弟五人,信祖守宗祠,四支遷山東,孝祖居新城,名東棗杭,誠興二祖居壽張,名西棗杭,我忠祖居汶城西八里許,名中棗杭。
《汶邑王氏族譜志》忠祖史記《六續族譜序》載:三世勝祖、玘祖、開祖,三支源源本本,各有源流。勝祖守宗祠,玘祖支,徒居梁山縣魚王莊,開祖支,徒居汶邑城北,二郎廟村,迄今子孫番衍,星羅雲布,遍及各地。
三、成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成祖碑
明故處士王公諱成字鴻勛暨德配周氏之墓
碑文:嘗思木得本而始欣欣,水有源而後涓涓。祖宗者,亦是人之本源也,木本植而孝恩而福澤少厚。念厥祖而以,祖而德修,乃來為厥後者,誰無木本水源之思、報本追遠之情乎。粵始祖乃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棗園人也,明初年間山東諸府頻遭天災,人民十不存一,上遣巨官令我始祖兄弟五人,長信,守宗祠。次忠,三成,四孝,五興,同來山左。忠祖居汶上,孝祖居新三村,皆名棗杭,示不忘桑梓之意也。興祖居壽邑,傳二三世,又徒居范邑,遂世家焉。惟我成祖,勤儉持家,家業蒸蒸,義方訓子,子子孫孫,循先型,赴先疇,親其親,長其長,族類和然,我祖忠而能若是興天下。余念代遠年湮,九派雖分,九族淵源,實屬一脈,均益明發不,念昔先人歲不紊,後世子孫相傳不替雲。
七品頂戴軍功(王)際偉沐手拜撰並題
康熙三十四年歲次戊申
成祖支《家譜序言》部分:
考我始祖乃山西洪洞縣棗園人,明初山東諸郡頻遭天災人禍,人民十不存一,洪武二年,明政府令西省人民遷往東土,我始祖兄弟五人,長守宗祧,次忠,三成,四孝,五興,同來山東。忠祖居汶上,孝祖居新城,成祖與興祖居壽張,三村皆名棗杭,示不桑梓之意,由棗杭之所由來也。
興祖居棗杭傳二三世,遷往范邑朱店,遂世居焉。
憶我成祖遷此土迄六百餘載,後裔繁盛,子孫眾多,散居四方者不一.....
四、孝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孝祖碑
孝祖譜
五、興祖支歷史資料收集整理
興祖支《王氏族譜序》記載:始祖諱興,字盛卿。我始祖乃山西洪洞縣棗園人,明初山東諸郡頻遭天災人禍,人民十不存一,上遣巨官將西省人民遷往東土,我始祖兄弟五人,長信守宗祠,次忠祖,三成祖,四孝祖,五興祖同來山左,忠祖居汶上,孝祖居新城,成祖與興祖居壽張,三村皆名棗杭,示不忘桑梓之意。我興祖居壽張棗杭傳二三世,徒范邑朱店茲土,迄今五百餘年,族人繁盛,散居數村......
根據忠祖、成祖、孝祖、興祖四兄弟的碑文譜序等歷史資料相互對比考證(信祖未可考證),明初,山西兄弟五人,四人遷徙山東。
信祖(老大)山西老家守宗祠,忠祖(老二)定居在汶上棗杭,孝祖(老四)定居在新城棗杭,成祖(老三)帶著興祖(五弟)遷到鄆城棗杭共同生活。
據傳說是當時由於五弟年齡小,三哥就帶著弟弟遷徙,一路上照顧弟弟,在鄆城棗杭,興祖支的後代繁衍了二三代後,又繼續遷徙,遷到了朱店。
遷徙山東後,由於古代交通工具落後、通信的不發達,六百餘年間,五兄弟鮮有聯繫,各自續譜。
幸新時代,交通信息的發達,五兄弟後人逐漸取得聯繫,暫時遺憾的是山西信祖一直未能聯繫上,其餘四支都已取得聯繫。如果信祖能聯繫上,從山西遷山東六百餘年後,五兄弟後人能再次同聚,這將是我崇本堂棗杭王氏家族一大幸事。
附:
以上結果為綜合整理他人考證,歡迎崇本堂王氏宗親更正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