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類。體型大,頭頂平,頭長寬相等;吻端略尖圓;超出下頜,吻棱顯著;鼓膜明顯,犁骨齒髮達,略呈弧狀。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特點,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棕褶樹蛙
拉 丁 名:Rhacophorus feae
英 文 名:Rufous Foided Tree Frog
屬中文名:樹蛙屬
國內分布:雲南
國外分布:緬甸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Iucn2003:NT
生 境:棲息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區、半山區地帶。
體 型:個體大的雌體體長可達116mm。
習 性:天氣冷時常下樹到田邊活動。鳴聲似“嘟、嘟、嘟”
繁 殖:常在山溪旁的空心樹上產卵。
形態特徵
指、趾末端有吸盤及橫溝,指蹼極發達,趾間滿蹼。皮膚較粗糙。生活時體背及四肢背面暗綠色,頭頂及頭後雜有棕色斑點,體背及體側無斑點;腹面褐色間以不規則深褐色斑紋。
生活習性
棕褶泛樹蛙活方式,多數種類在伸向水塘上空的枝葉上產卵。在4~5月雨後傍晚,雄雌擁抱著爬到樹上,選擇垂向水池的枝葉產卵,雌性產卵時先排出液體,借左右脛跗關節相互攪拌,形成泡沫狀,卵即產於泡沫內;雄性排出精液,使卵受精。如此反覆,歷時2~3小時。產卵後,雄性隨即離開,雌性以後肢將卵泡用葉片包捲起來之後才離去。卵泡乳白色。孵化前後泡沫液化。小蝌蚪通過運動或被雨水沖刷,到達樹下水池,在此繼續生長發育、完成變態。
特點
棲息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區、半山區地帶。個體大的雌體體長可達116mm。天氣冷時常下樹到田邊活動。鳴聲似“嘟、嘟、嘟” 常在山溪旁的空心樹上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