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鳧屬

棉鳧屬

棉鳧屬是鴨科中體長最短小的水鴨。頭圓,腳短,鴨喙很像鵝的喙,短而底部較深。雄性棉鳧繁殖時毛色泛黑綠色光澤,雌鳥羽色較淡。在非繁殖期間,雄鳥的羽毛與雌性的相似。一般生活在河川,湖泊,池塘和沼澤地。在樹洞中築巢。主要吃種子及蔬菜,尤其是睡蓮科植物,也吃昆蟲、甲殼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棉鳧屬
  • 拉丁學名:Pygmy Goos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雁形目
  • 鴨科
  • 棉鳧屬
  • 分布區域: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
  • 拉丁學名:Nettapus
  • 命名時間:Gmelin,1788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該屬種類,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棉鳧屬的鴨類身長約30厘米—33厘米,是一種小水鴨子。虹膜雄鳥淺朱紅色,雌鳥紅棕色,嘴峰雄鳥黑棕色,雌鳥褐色;跗跖雄鳥黑色。蹼黃色,雌鴨跗跖兩側及後緣青黃色。
厚嘴棉鳧厚嘴棉鳧
代表物種棉鳧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200—312克,雌性190—260克,體長300—310毫米,嘴峰雄性21—23毫米,雌性22—23毫米,翅雄性155一168毫米,雌性150一166毫米,尾雄性61—71毫米;雌性61—71毫米,跗跖雄性24—33毫米,雌性24—27毫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綠棉鳧綠棉鳧

生活習性

棉鳧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特別是富有水生植物的開闊水域最為喜歡。有時也出現在村莊附近的小水塘和水渠中。常成對或成幾隻至二十多隻的小群活動。性較溫順。善游泳,也善潛水,但一般很少潛水。通常多數時間都在水中生活,一般不上岸活動,但有時爬到突出於水面的樹椿或其他物體上。當受驚時能立刻從水上衝出飛起,起飛既快而靈活,不斷發出“咯咯咯”的叫聲。通常不高飛,兩翅煽動幅度小,飛行距離不大,但飛行速度較快。主要在白天活動,夜晚多棲息於湖中或樹枝上。 棉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嫩芽、嫩葉、根等為食,也吃水生昆蟲、蠕蟲、蝸牛、軟體動物、甲殼類和小魚等。覓食活動在白天,常在水面和岸邊淺水處覓食,很少潛水捕食。
棉鳧棉鳧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5—8月。繁殖前常成小群活動,繁殖期則成對。營巢於距水域不遠的樹洞裡,也見營巢於房前樟樹洞和池邊柳樹洞中,甚至在廢棄的煙囪內營巢。每窩產卵8一14枚,顏色為白色,大小為38一47×29—36毫米,平均75×33毫米,重27克。雌鳥孵卵,雄鳥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15一16天。一年繁殖一窩至2窩。

該屬種類

(3種)
1. 厚嘴棉鳧 Nettapus auritus African Pygmy Goose
2. 棉鳧 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Cotton Teal,Cotton Pygmy Goose
3. 綠棉鳧 Nettapus pulchellus Green Pygmy Goose

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圖片:棉鳧屬分布圖、厚嘴棉鳧、綠棉鳧、棉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