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毛紫菀,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可治火熱郁內所致發熱,神昏譫語,大便秘結或溏稀。始載於《青藏高原藥物圖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毛紫菀
- 學名:Aster lanuginosus (J. Small) Li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屬:紫菀屬 Aster
- 組:山菀組 Sect. Alpigenia
- 種:棉毛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
- 系:厚棉系 Ser. Prainiani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草本,有匍枝;花序梗直立,稍被棉毛。根部葉全緣,有柄,匙形,兩面被棉毛;莖部葉較狹,被棉毛,早落。總苞片披針形或線狀長圓形,頂端尖,有多脈,外面被棉毛,內面無毛”(種的記載)。“極美麗的植物,高6英時或較低,葉被棉毛。舌狀花顯明藍紫色,管狀花暗黃色”(採集人記載)。
“多年生草本;莖單生或兩個,近葶狀,根部葉密集,莖部葉少數。頭狀花序單生,有異形花,有舌片。總苞寬鐘狀;總苞片3層,覆瓦狀排列,稍不等長,長約10毫米。花托凸起,蜂窩狀。舌狀花約20-30個,紫色;舌片長約15毫米,全緣或有3微齒;花柱分枝稍寬,頂端附片披針形,有微毛;瘦果長2.5-3毫米,扁,有2肋,被毛;冠毛多數,淺褐色,稍不等長,有微糙毛。管狀花多數,鐘狀,長7毫米,黃色;花葯基部有2小尖頭,花柱分枝及瘦果與舌狀花的相同。”(屬的記載)。
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西南部(木里西部)。海拔約5000米。未見到標本。上述描述譯自原始記載。
主要價值
【名稱考證】厚棉紫菀,江松美多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
【藥用部位】棉毛紫菀的全草。
【性味歸經】苦,寒。入心、肺、胃三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可治火熱郁內所致發熱,神昏譫語,大便秘結或溏稀;火熱毒盛之癰疽瘡癤,熱毒瘡瘍,乳癰、肺癰、腸癰等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
【採集貯藏】《青藏高原藥物圖鑑》。
【古籍考證】始載於《青藏高原藥物圖鑑》。
【功效分類】清熱藥 清熱解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