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枯萎病

棉枯萎病

棉枯萎病菌能在棉花整個生長發育季節侵染和為害棉花,在自然條件下,苗期感病的棉株在播種後1個月左右即可顯露症狀,定苗至現蕾期,出現第一個發病高峰,棉苗大量萎蔫、死亡,夏季高溫季節,病菌生長受到抑制,病勢發展緩慢,症狀呈現隱蔽,至秋季多雨,氣溫下降,病蓖生長旺盛,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枯萎病
  • 外文名:Cotton Fusarium wilt
  • 為害作物:決明、秋葵、大豆、菸草、錦葵
  • 為害症狀:黃色網紋型,黃化型,紫紅型
基本信息,為害症狀,形態特徵,發病規律,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棉枯萎病
英文名稱:Cotton Fusarium wilt
拉丁學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sp.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
為害作物:除侵染棉花外,決明、秋葵、大豆、菸草、錦葵、苜蓿、咖啡、印度麻、蓖麻、木槿、小麥、大麥、玉米、高梁、蔗、甘薯、大豆、豌豆、紅麻、向日葵、菸草、番茄、茄子、辣椒、黃瓜、筍瓜、牛角椒、芝麻、花生、馬鈴薯、赤豆、扁豆等。

為害症狀

一、苗期症狀:棉枯萎病在棉花子葉期即可發病,常見的症狀有:
1、黃色網紋型:是棉花枯萎病早期典型症狀。棉株子葉或真葉匠葉脈褪綠,變黃,而葉肉部分仍保持綠色, 葉片局部旺現黃色網紋。葉脈變黃多由葉緣或頂部開始,逐漸向內擴展,形成塊斑。最後葉片凋萎、乾枯、脫落,植株死亡。
2、黃化型:子葉或真葉多從葉緣開始,葉片的局部或全部變黃,但不呈現網紋,葉片最後枯死,脫落,葉柄和莖導管變褐。
3、紫紅型:早春氣溫偏低且不穩定,罹病棉株的子葉或真葉局部或全部變成紫紅色,大葉片上形成塊斑或全葉變為紫紅,隨之葉片枯萎,脫落,棉株死亡。紫紅病部的葉脈也呈現出紅褐色。
4、青枯型:幼苗或子葉突然失水,葉片呈現失綠,變軟,下垂,植株青枯、死亡。但葉片並不脫落,植株仍保持青綠色。
5、皺縮型:受病植株在5-6片真葉期有些葉片往往出現皺縮、畸形,葉色深綠,葉片變厚,節間縮短。病株比健株明顯變矮。但並不枯死。黃色網紋型、黃化型葉紫紅型的病株,都可出現皺縮型症狀。
二、成株期症狀:棉枯萎病成株期症狀表現頗不一致,常見的是植株矮縮。病株葉片深綠,皺縮不平,葉片變厚葉緣向下捲曲,主莖和果枝節間縮短,有時旦現扭曲。有些植株受病後半邊表現病態,另半邊仍可生長,形成半邊枯萎。罹病重的棉株,早期枯死。輕病株雖可帶病存活。俁產量受到嚴懲影響。
三、枯、萎病混生病株症狀:在棉枯、黃萎病混生病田,兩種病害可以同時侵害一個棉株,表現的症狀就更為複雜,這樣的病株叫混生病株,症狀叫同株混生型。同株混生型的症狀可分為三種類型。
1、混生急性凋萎型:多在鈴期發生,同一病株上表現有枯萎病和黃萎病的兩種症狀,有些葉片表現黃色網紋型、紫紅型或黃化型證狀,而另一些葉片則表現為黃萎病的掌狀斑駁。這種病株發病快,病勢猛,葉片迅速脫落,棉株死亡。
2、混生慢性凋萎型:同一病株苗期先出現枯萎病症狀,植株矮縮、瘦小,有些葉片出現黃色網紋、至蕾鈴期又出現黃萎病症狀,葉片顯露黃褐色掌狀塊斑。但病情發展緩慢,棉株一般不會迅速枯死。
3、矮生枯萎型:病株低矮,只有30-40厘米,上部葉片皺縮、變厚,葉片濃綠、葉片皺縮,但不表現其他症狀;另一種是棉株下部葉片出現網紋塊斑,紫紅塊斑或掌狀斑駁,經分離,在同株上可有枯、黃萎兩種病原菌。

形態特徵

棉枯萎病原刀菌的菌絲透明,有分隔,在側生的孢子上生出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新月形或稍直;薄壁;頂端細胞較窄細,有的呈喙狀彎曲;足細胞明顯或不明顯;一般有3個分隔,最多的可達7分隔。大小為2.6-4.1微米×22.8-38.4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卵賀形至腎型,無色透明無分隔至1個分隔,大小為2.2-3.5微米--5-11.7微米。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淺黃至卵黃色,單生或2-3個相連,表面光滑或粗糙,球形至卵圓形。

發病規律

棉花枯萎病的初侵染來源是病田土壤,其次是帶菌種子、棉籽餅、病殘體及其他寄主植物和糞肥等。引進帶菌種子是此病傳到無病區的主要途徑,而播種帶菌種子、移栽帶病棉苗、施用帶菌餅肥或帶有病殘體的糞肥,則是病區逐漸擴大和病情逐漸加重的主要原因。在田間,此病可借流水、灌溉水、地下害蟲以及耕作活動而傳播蔓延。該病菌主要從根梢直接侵入和根部傷口侵和主。連作多年的棉田病情逐漸加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病害加重;棉田線蟲多的田塊發病加重。此外,排水不良的棉田病害加重;棉田線蟲多的田塊發病加重。此外,棉花的不同品種抗性差異也很大。
棉枯萎病病葉棉枯萎病病葉

防治方法

採取"改造重病區、控制輕病區、消滅零無菌棉種,並杜絕病害從種途徑傳入;輕病區應以輪作為主;零星病區以消滅零星病株、病點為主;重病區以種植抗高產品種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1、 建立無病良種繁殖基地,禁止從病區引種或調種。
2、 種植抗病高產優質品種,如86-1,中棉12號,蘇棉1號、3號等、兼抗枯、黃萎病品種有86-6,中棉372。
3、合理輪作 南方棉區採用稻棉輪作3~4年,北方棉區採用與大(小)麥、玉米輪作3~4年。
4、加強栽培管理 深翻土壤,不整棉田,適時播種,無病土育苗移栽,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及時中耕、開溝排水,合理灌溉。
5、藥劑防治 ① 種子消毒:棉籽用硫酸脫絨後,用清水反覆沖洗乾淨,在55~60℃的80%"402"抗菌劑2000倍液中浸悶30分鐘;多菌靈膠懸劑浸種,配製50千克浸種藥液(用清水49.5千克加入40%多菌靈膠懸劑375克)浸泡未經脫絨籽20千克,常溫下浸14小時,藥液可連續2~3次。② 土壤消毒:病點周圍每平方米土面打孔25個,孔距和孔深均為20厘米,每孔灌氯化苦藥液5毫升,立即蓋土踏實並澆水一糞勺,防止藥液揮發,10~15天后翻土;或每平方米土面用70%二溴乙烷81毫升加水40.5千克澆施,兩周后翻土。③藥液灌治:在零星發病田塊,用12.5%治萎靈水劑200~300倍液澆灌病苗,每株10~20毫升,可以減輕發病或恢復生工,尤其是輕病株,效果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