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溝村位於琿春市東北方向83.3公里,距春化鎮6.7公里,距離中俄邊境線最短距離9.2公里。村行政區總面積9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7.3公頃,在冊面積141.3公頃,冊外地面積126公頃。村民產業主要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梨樹溝村
- 行政區劃代碼:222404100210
- 行政區類別: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
- 政府駐地:春化鎮人民政府
- 電話區號:0433
- 郵政編碼:133300
- 氣候條件:中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292 人
- 著名景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核心區
- 車牌代碼:吉H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政治,交通運輸,
建制沿革
唐代時期,屬渤海國東京龍源府穆州。
遼、金時期,屬徒單部琿春水黃金(安春)部落。
明代時期,屬建州通肯山、阿布達里2衛。
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春化鄉。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璋春縣第四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鎮安2保。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春化保改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琿春縣春化區。
1950年,屬第十區。
1956年,屬春化區。
1958年,屬春化公社。
1983年,屬春化鄉。
1984年,屬春化鎮。
地理環境
小梨樹溝:梨樹溝村境內,是通往俄國西吉密、雙城子,直到海參崴的通道。溝內有河一條,流長12.5公里,遼金《地理志圖》記為阿布達里河。
鬧枝溝:是梨樹溝村境內鷹嘴砬子山北部延伸下來的山溝。
自然資源
梨樹溝村地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核心區,景區擁有林地資源、水資源、礦藏資源,陸生野生動物367種,其中獸類63種、鳥類275種兩棲類13種、爬行類16種。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東北虎、豹、梅花鹿、紫貂、原麝、中華秋沙鴨、丹頂鶴、金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黑鸛、東方白鸛等12種。
野生植物約3890種,其中地衣類270餘種、苔蘚類350餘種、真菌類900餘種、蕨類140餘種、裸子植物約30種、被子植物2200餘種。
人口民族
梨樹溝村下轄一個自然屯2個村民小組,全村目前在冊人口100戶292人,朝鮮族占37.2%,漢族占59.5%,滿族占3.3%
政治
梨樹溝抗日游擊區背景
1932年1月,中共琿春縣委派人到春化一帶組建黨組織,在梨樹溝附近村屯吸納先進分子入黨,建立基層黨支部。同年4月,在梨樹溝成立了盤區委員會,金禹任區委書記,此後以梨樹溝為中心,陸續建立梨樹溝、河南、河東、大六道溝、分水嶺等黨支部。梨樹溝村是太平川戰跡重要遺址。
流傳著“十五名婦女送軍糧”的故事
1933年,琿春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時期,由於日偽的瘋狂討伐,我抗日武裝力量一部被迫轉移到汪清縣金倉。金倉地處大山密林深處,糧食十分匱乏。當時梨樹溝抗日游擊區的各族民眾自發為游擊隊捐獻糧食,籌集出來的糧食需要送到距離春化有二三百里距離的金倉駐地,梨樹溝抗日游擊區的15名婦女勇敢的站出來承擔這項運送任務。
1933年夏天,在游擊隊一個小隊的護送下,15名女子從春化大六道溝出發,沒有任何交通運輸工具,只能靠肩扛背馱,穿行在荊棘叢生的山路上。有一次,她們發現了一股敵人的搜山隊,大家迅速將糧食藏好,裝扮成采野菜的村姑,巧妙地與敵人周旋。一連幾天,她們在山中逡巡不前,確定敵人走遠後,才繼續上路。
沿途除了要應對兇惡狡詐的敵人,飢餓也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15名婦女的意志。她們吃光了隨身攜帶的苞米,就開始用野菜、草根和樹皮充飢,儘管這樣,誰都沒有捨得動一粒肩上背的糧食。
經歷無數次飢餓、迷路、死亡的威脅,歷經一個月艱辛跋涉,她們終於勝利抵達金倉,把糧食完好無損地送到了游擊隊駐地。
交通運輸
梨樹溝村距G331國道3公里,東至東寧,西至琿春,是連線兩地的重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