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
樹冠分枝寬闊,多少下垂;樹皮暗灰色,縱淺裂;小枝灰綠色,秋後變紫色,平滑無毛,被白粉,具灰褐色的圓點狀皮孔;老枝灰色。芽小,卵形,褐色,密被灰白色的絨毛。
奇數
羽狀複葉,小葉3-7,葉柄長3-7厘米,生有短絨毛,黃綠色,頂生小葉有柄,長約1.5厘米;小葉片卵形,長5-8 厘米,寬3-4厘米,基部廣楔形或鈍圓形,先端銳尖,邊緣有不整齊的疏鋸齒;側生小葉柄短,長3毫米;小葉片歪卵狀披針形,長4-7厘米,寬2.5-3厘米,基里歪楔形或近圓形,先端銳尖,邊緣具3-5個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黃綠色,脈及邊緣生有短絨毛。
花單性,
雌雄異株,先於葉開放;
雄花序最初成緊湊的束形,後花梗則極度伸長,長達4-7厘米,有毛,下垂成傘房狀;
花萼狹鐘形,5裂,被柔毛,萼片小,長1.5厘米,雄蕊5,長3-3.5毫米,花絲伸長,毛髮狀,花葯線形;雌花序下垂,疏總狀花序;萼片基部合生;
子房初被毛,後漸無毛。
翅果扁平,淡黃褐色,長約3厘米,小堅果中央部凹入,為細長圓形,寬約4毫米,具有疏細脈紋,翅長約1.8厘米,寬約7毫米,翅開展為70度左右;果柄細長,達2厘米,稍具微毛,黃褐色。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梣葉槭在原產地地跨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及寒溫帶,溫度變化幅度很大,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最熱月平均溫度為32℃,而加拿大安大略州則僅為18℃,相差14℃;而與最冷月相差12-20℃。降水量則由安大略州約500毫米南到佛羅里達州增至2000毫米。土壤情況也較複雜,主要生於沿河流的沖積土,也見於貧瘠、乾旱立地。由於生態條件不一,有較多的變種和類型,其適應性應與其種源有關。
梣葉槭為喜光陽性樹種,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喜生於濕潤肥沃土壤,稍耐水濕,但在較乾旱的土壤上也能生長。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落葉闊葉林,茶條槭、一葉荻、大葉白蠟、側柏。
分布範圍
梣葉槭原分布於北美洲。近百年內始引種於中國,在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新疆,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區的各主要城市都有栽培。在中國東北和華北各省市生長較好。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
應在品質優良的健壯母株上採集種子。秋季,當梣葉槭翅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時採種,采後晾兩三天,去雜袋藏。梣葉槭千粒重38克。
種子處理
春季播種前20至30天,用40℃溫水浸種。邊倒入種子邊攪拌,水自然冷卻後換清水浸泡24小時,每10小時換一次清水。撈出後控乾,用0.5%的
高錳酸鉀溶液消毒4小時,撈出用清水沖淨種子,然後混3倍的濕沙,並均勻攪拌,堆於背風向陽處,每天噴一次溫水,保持濕潤(沙含水量為60%),要防止積水,以避免種子腐爛。每天中午翻動一次,待5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整地作床
播種地應選擇地勢高燥、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翻耕耙平,精細整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500至2000千克,摻入50千克磷酸二銨。有條件的可施3至5厘米厚度的草炭土。充分攪拌,然後做床,並進行土壤消毒。
播種方法
多在春季進行,播種量每平方米40克。將經過處理的種子均勻撒到平整的床面上,覆土厚度為1至1.5厘米。播後蓋草簾,保持土壤濕潤。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一般播種後5至7天即可出苗,約60%的種子出苗後揭去草簾,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間苗、定苗,每平方米保留150至200株小苗。定苗後,7至10天進行一次葉面噴肥,用0.3%至0.5%的尿素融化成水溶液噴灑。入秋後增施磷鉀肥,防止苗木徒長,同時要及時進行澆水、中耕、除草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入冬前澆一次封凍水。
病蟲防治
梣葉槭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猝倒病,多發生於的雨季。幼苗出齊後7-10天,噴灑0.1%的敵克松或1%波爾多液二三次,預防立枯病發生。發現立枯病,用1-3%的
硫酸亞鐵噴灑,15分枝後再用清水沖洗苗木,以免藥害。
主要價值
該種枝葉茂密,入秋後葉色金黃,頗美觀,可作庭蔭樹、行道樹及防護林樹種。對有害氣體抗性強,亦可作防污染綠化樹種。其木材乳白色,材質緻密,輕軟,紋理細,有光澤,可作家具及細木工用材,亦作紙漿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