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制,讀音是tiáo zhì。意思是條例制度。
基本介紹
- 繁體:條制
- 拼音:tiáo zhì
- 釋義:條例制度
解釋,出處,
解釋
條例制度。
出處
《晉書·食貨志》:“今宜通糴,以充儉乏。主者平議,具爲條制。”
唐 韓愈 《賀皇帝即位狀》:“微臣往因言事得罪先朝,守郡遠方,拘限條制,不獲奔走。”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真宗 尤重儒學,今科場條制,皆當時所定。”
明 李東陽 《會試錄序》:“我國家天造之初,氣化渾厚,數十年漸以宣朗,又數十年而條制之精明,典儀之賁飾已極。”
條制,讀音是tiáo zhì。意思是條例制度。
稱為《鹹雍條制》。以後續補兩次,又增加103條。史稱《鹹雍條制》“皆分類例”,大約是分類收編犯法治罪的案例,有如現存元代《元典章》的體例。大安五年(1089),道宗指責新編的條制過於繁雜,是“多作條目,以罔民於罪”,下令...
《條制番夷宜詔》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條制番夷宜詔 制國立軍,以為武備,安人和眾,諒在師貞,必將簡其車徒,務其蒐獮。不教人戰,何以訓兵?今寰宇雖寧,燧燔時警,故設備邊之政,更深用武之略。其劍南...
《條制考試明經進士詔》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條制考試明經進士詔 致理興化,必在得賢,強識博聞,可以從政。且今之明經進士,則古之孝廉秀才,近日以來,殊乖本意。進士以聲韻為學,多昧古今,明經以帖誦為功,罕窮...
如用盡及侵用來年錢並收關,並須一一具言。其鹽鐵使所收議列具一年都收數,並已支用及送到左藏庫欠錢數。其所欠亦具監院額,緣某事欠未送到。戶部出納,亦約此為例。條制既定,亦絕隱欠。如可施行,望為常典。
條奏鹽法狀 據兩池榷鹽使狀,應舊鹽法敕條內,有事節未該,及準去年赦文,合再論理事件等。一曰:準貞元元和年敕,如有奸人損壞壕籬,及放火延燒,捉賊不獲,本令合當殿罰,皆已有條制,今見施行。但未該地界所繇,及無...
諄諄善誘,漢語成語,拼音是zhūn zhūn shàn yòu,意思是指耐心懇切地教誨、誘導。出自《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成語辨析 【近義詞】: 循循善誘 成語出處 宋·劉摯《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昔之設學校,教養之法,師生問對,憤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