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梅邊訊息:潘向黎讀古詩》是女作家潘向黎解讀古詩詞的作品。作者通過對詩句有聲有色的解讀,向讀者展示了古詩詞無窮的奧妙,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細膩深入的觀察。既有學術性的研究,也有個人的感悟;既有知識上的啟發,也有情感上的感染力。文字優美,配圖精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
佳人究竟何許人 為什麼“東風日暖聞吹笙”? 林黛玉為什麼不喜歡李商隱 此生終獨宿,到死誓相尋 為紅顏代言的詩 表里兩層的抒情 “色衰”,然後“愛弛”? 弱女壯士同此哭 繁花之外獨出一枝 用典之妙如鹽著水 跟著父親讀古詩 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 美哉,駿馬! 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 桃花水桃花雨桃花源 | 初唐四傑的座次 桂花飛 左顛狂右清新 雲破日出好氣魄 讀之可知盛唐氣象 羅裙與芳草 涼氣微雨韋應物 當盛世繁華遇到青春年少 卻愛閒雅韋郎詩 獨攜盛唐入中唐 “不用力”與“多少自在” 巨筆作小詩 掀雷抉電戛戛獨造 雪擁藍關馬不前 做韓愈的朋友 有趣如何不丈夫 六朝不足當其一嘆 月明竹葉最高枝 曠達之人英邁之氣 如此見識勝老杜 感傷的力量更強大 白居易的色彩 發乎禮義止乎情 能飲一杯無 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唐朝第三“李” 一心愁謝如枯蘭 李賀一生未完成 李商隱的象牙球 | 春在千門萬戶中 荷風竹露閒人 看唐人如何度夏 大無奈與大通透 薔薇花盡薰風起 山中薔薇幾度花? 玫瑰被冷落 “木樨蒸”引出“芙蓉煎” 春寒一分在桐花 寒露啜茗時 |
第四部分 | 第五部分 |
---|
詩中地圖胸中山河 民歌風與弦外音 卻顧所來徑 樓船漲海萬國商 桑樹開出白蓮花 海曲春深滿郡霞 春山幾焙茗旗香 閩地山嵐出奇芳 | 讀顧隨札記 學李賀、仿韓愈、肖杜甫,但成為李商隱 天生一段痴 到底是蘇東坡 人世真侷促 龍共虎應聲裂 真與煙霞相接納 |
作品鑑賞
潘向黎說唐詩,有她自己的考證,又更有她自己的理解。譬如她談古詩中的 “佳人”與“美人”,舉了《詩經》和屈原以及曹植等人的詩例,說明“無論‘美人’還是‘佳人’,實際上都與女子沒有絲毫關係”。又例如李白的“美人如花隔雲端”,“並不是寫相思之情,而是寫實現理想的希望渺茫”。又說,“在贈答詩詞中,如果‘佳人’用來指對方,那么含義幾乎就等於‘您’。”最後的總括是,“用美貌女性指代世間美好的一切,多么風雅蘊藉”。
潘向黎的發現有大膽的揣測與判斷,然自成一說。她在《林黛玉為何不喜歡李商隱》一文中談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說不喜歡李商隱的其實是曹雪芹。她認為曹雪芹是借了黛玉之口,說出了自己的詩學標準。譬如黛玉對香菱說:“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作‘不以詞害意’。”而李商隱的詩風,是“濃得化不開”的,“自然無法得雪芹的青眼了”。又說“細細推想,林黛玉恰恰應該是喜歡李商隱的。再往深處想一層,發現這裡暴露了曹雪芹作為小說家的一個失誤……他筆下的‘這一個’林黛玉有輕微的違和”,這便是潘向黎對紅學的一個她自己的發現。
潘向黎談詩,亦擅在藝術上歸納總結。有些文章,甚至標題就是對詩風的概括,譬如談《琵琶行》,標題就冠以《感傷的力量更強大》。又如談秦韜玉的《貧女》詩,說“全詩以衣裳始,衣裳終,角度小而巧”。讀杜荀鶴《春宮怨》,說“端的是好詩。起首用‘早’、‘誤’兩字,可見怨情之深、之由來已久”。她分析揣摩詩中的意涵,尤擅把握詩句中的人生際遇同惆悵觸感懷。
由此,潘向黎談詩有著強烈的代入感。有時候,你感覺到她讀詩就是讀自己,或者說,讀自己的人生遭際。這說明生命歷練方是閱讀的鑰匙。譬如《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一文,寫她父親是杜詩迷,言必稱老杜。她少不更事,不以為意。只到三十多歲步入中年,有天讀杜甫《贈衛八處士》,只感到“如冰炭置腸,倒海翻江”,竟至流下淚來。“卻原來,杜甫的詩不動聲色地埋伏在中年裡等我,等我風塵僕僕地進入中年,等我懂得了人世的冷和暖,來到那一天。”她寫潘父去世安葬時,她和妹妹將父親“那本大學時代用省下來的一伙食費買的又黃又脆的《杜甫詩選》一頁一頁撕下來,仔仔細細地燒給了他”。
作品評價
我在讀《梅邊訊息:潘向黎讀古詩》時,就有一個重新被喚起的經歷,書中有一篇文章,題目叫“此生終獨宿,到死誓相尋”,這兩句被潘向黎拎出來後有一種特別打動人的力量,一下子就把我擊中了,這兩句詩在中國文學中似乎也不常見。其實,我們讀古詩本身不是目的,說到底還是希望它能與我們的生命發生關聯,跟當代生活發生關聯,這也是讀古詩的意義和樂趣所在。而潘向黎能夠把古典詩歌作為隔離日常瑣碎的簾幕,辟出一塊回歸內心的空間,這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評)潘向黎新作《梅邊訊息:潘向黎讀古詩》作為一部講述古詩意境的作品,七分淡然,三分質樸,將中國古典文學之美娓娓道來。(中國新聞網評)
出版信息
2018年8月,《梅邊訊息:潘向黎讀古詩》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
潘向黎,生於福建,長於上海。小說作者,文學博士,高級編輯,資深茶友。現居上海。著有長篇小說《
穿心蓮》,小說集《
白水青菜》《無夢相隨》《十年杯》《
輕觸微溫》《
我愛小丸子》《
女上司》《
中國好小說·潘向黎》,專題隨筆集《
茶可道》《
看詩不分明》以及《茶可道》增補本、《看詩不分明》增補本,散文集《萬念》《如一》《紅塵白羽》《相信愛的年紀》《純真年代》《獨立花吹雪》《
局部有時有完美》《
無用是本心》《茶生涯》等。2002-2007年,小說連續登上中國小說排行榜(中國小說學會主辦)。獲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首屆青年文學優秀創作獎、第十屆莊重文文學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五屆中國報人散文獎、第六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等文學獎項。作品被譯成英、德、法、俄、日、韓、希臘等多個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