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梅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政府駐地:鴉鵲嶺鎮
- 電話區號:0717
- 耕地面積:4344畝
- 水田:3221畝,
- 旱地:1123畝
沿革歷史,規模狀況,柑桔發展,養殖生豬,發展成果,
沿革歷史
1949年11月成立了石橋農民協會。
1950年至1954年實行土地改革,
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興起,梅店村劃分為七個初級農業合作社,
1956年農業合作化運動走向高潮,七堰沖為第七高級社,石橋為第八高級社,
1958年9月人民公社誕生,七堰為第五大隊,石橋為第六大隊.
1984年9月大隊更名為村民委員會,石橋村下設15個村民小組,七堰沖村下設12個村民小組。
2003年村級規模調整,石橋村與七堰村合併為梅店村,由原27個村民小組合併為五個村民小組,27個自然組。村委會駐地距鎮政府2.5公里。
規模狀況
全村版土面積1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44畝,水田3221畝,旱地1123畝,林地面積1000畝,水面面積286畝,村民848戶,3013人,勞動力1526人。2005年糧食總產3313噸,油料總產525噸,生豬育肥18249頭,柑桔總產4193噸,農村經濟總收入4750萬元,比1979年增長114%,農民人平純收入4328元,是1979年的3.1倍,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堅持以提高“兩委”班子的戰鬥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重點增強為民辦實事的實力,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指導思想,著力調整產業結構,打造招商引資平台,為農民奔小康夯實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黨支部、村委會曾多次被縣(區)鎮評為模範支部、先進集體、先進單位。
柑桔發展
村柑桔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由1979年180畝發展到2300畝,其中連片發展1050畝,常年產量達到4193噸,形成了以張家崗、林子崗、老林場、新林場、何家沖、劉家沖、邱家沖為主的七片柑桔產業帶;
養殖生豬
養殖生豬是農民的傳統,到2005年全村育肥出欄18249頭,存欄4941頭,發展母豬896頭;
發展成果
發展精養魚池100畝,水面養殖達到286畝,年產鮮魚80噸。
村級石橋路硬化1.2公里,梅店、梅台、王家灣、陳廟支渠等19條全長26500米實現三面光U型渠,加固小II型水庫2座;
全村電力設施從無到有,現有村級高壓線路3條,2600米,低壓線路38條,36000米,戶戶通電,生產、生活用電有保障。普及科技,改良柑桔品質,重點採用高接換種和低接增果技術,柑桔品改完成1000畝,特早、早熟、中熟比例達到3:4:3,引進良種母豬400頭,年提供優質仔豬8000頭;積極探索,種植高效模式,總結推廣了“油-瓜-稻”水旱種植模式和“豬-沼-柑”配套生態農業模式;大面積普及軟碟旱育拋栽新技術。利用閒置資產和資源,招商引資,引進宜昌市私人老闆辦起了昌海米業有限公司;鎮建築公司在石橋七組辦起了振興磚廠。2005年全村共有企業3家,解決就業人員50餘人,創產值1860萬元,職工年平均收入8000元,同時積極培育打工經濟,全村外出打工180多人,年創收入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