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十方(中國畫家)

梅十方(中國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川鄰水縣人,1974年生,1996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國畫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十方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4年
  • 畢業院校:四川美術學院
  • 出生地:四川鄰水縣
個人介紹,主要作品,文化意識,當代社會文化意識,文化墮落,作品賞析,

個人介紹

梅十方 (原名:梅斌)當代藝術家
現居成都從事藝術研究創作
梅十方
梅十方
藝術評價:在今天這個浮躁的時代,梅十方是比較少有的在繪畫藝術上潛心深入研究的藝術家,他在繪畫語言的當代轉向上所做的研究卓有成就,其作品不同於其它藝術家作品的漂浮空泛和模式化,我們能感覺到他創作的每件作品都是能夠接“地氣”的,沒有任何為商業符號所負累。

主要作品

梅十方的作品主要是畫人物,表現他看到的生活以及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他的畫面用筆輕鬆質樸,不媚俗氣不炫技巧,有中國人的道性玄機,也有西方油畫的凝鍊厚重,但又幾乎不可以用傳統國畫或者油畫的評判規則去做審閱。站在他的作品前,你會忘掉對作品技藝的要求,有句話說的好:“消滅技巧的技巧是更難的技巧,藝術需要留下的只有感動”。他的作品呈現的現場感覺會迅速讓觀者融入作品呈現的畫意裡面,以傳統繪畫眼光看來,他畫的人物形象都很“醜陋和俗氣”,但是當我們把自己置於畫面情景中,那何嘗不是生活中真實的我們呢?它不關乎形象的真實與否,而是刺穿靈魂深處的內外觀感。他的畫略帶幾分嬉笑調侃,又含幾分荒誕怪異,然而感覺卻又那么真實,幾乎我們都是在現實生活里可以感受的知覺,只是我們大多數人麻木得忘記了去體會品味。他的繪畫作品沒有當代藝術流行的暴戾之氣,也沒有所謂中國文人畫的盲目虛空無為,作品呈現的都是普通小人物生存際遇,畫裡沒有所謂的崇高精神,沒有革命大道理,沒有正義與邪惡,甚至沒有優雅唯美,留下的唯有透徹心骨的心性。他把觀看的人推到更遠的視覺角度看待我們眼中習以為常的一切,把觀者引領到置身事外的視角,脫離利害衝突現場去理解周遭的人和世界,凝望許久頓生五味雜陳,體會的是另一種更透徹的“美”,一種超越世俗的“世俗美”。
《梅十方:在狀態》 看得出來,梅十方所關注的並非是被我們所忽略了的那些陌生的日常碎片,而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周遭生活。他的畫面中,出現最多的也是他的家人和身邊的朋友。 儘管梅十方所選擇的依然是傳統具象寫實的塑形方式,而且,在刻畫這些人物肖像的時候,他習慣將全部背景抽離,只是凸顯人物的自在狀態。按形式主義的說法,梅十方訴諸的不是一個視覺問題,更像是一個觸覺問題。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刻畫具體人物的時候,梅十方又試圖在一些微觀環節將媒介本身比如顏料從塑形中解放出來,以使其回到一種相對自足的狀態。所以,他通過一些局部實驗,嘗試逸出這樣一種繪製機制或框架,探尋一種純形式感和純視覺性的可能。 儘管局部的嘗試很難改變整個已被固化了的“視覺政體”,但可以肯定的是,恰是這種對於形式與視覺的微觀凸現,使得所描繪人物的情緒、心理顯得更為逼真、生動和富有張力。在我看來,梅十方是以一種樸素的視覺話語方式,意在揭示常人複雜的情緒狀態和心理活動,甚或,還有一段褶皺的敘事。

文化意識

當代社會文化意識

由於我們現階段社會價值觀缺乏“人本”為基礎的巨觀人文基本立場,每個個體基本都是基於“物質”利益為出發點的觀看方式,無形中會形成很多危害我們民族本身未來發展的認識角度,甚至會滋生出“極端民族主義思維”,而且現 在已經有這跡象了。
人的意識形成無不與其成長的經歷及社會學地位有關,我們實際上很容易陷入個體的“自我”為出發點的觀看角度,藝術家同樣是人,不免被現象所遮蔽,如果說九十年代的“政治對抗”藝術是原有意識教育的結果,那么今天每個人的精神壓迫感也許仍舊是集體意識(經濟為綱)影響的結果,我認為目 前應該是“新集體無意識”的狀態,具有現代意義的個體價值觀真正的確立仍舊困難重重,其中以政治為表象的因素很大,而更大的問題是我們全體國人並沒有覺醒。
中國當代藝術30年來,文化和藝術發展無不是集體意識的結果,如果說之前主要的任務是反抗及破壞的話,這個階段是很有意義的,但如果我們還認為社會需要發展,是否我們的社會文化應該進入“重建”時期,可否能夠基於“構建”立場重新來看我們周遭的世界將非常重要。
今天文化發展的障礙很多,甚至可以說我們社會文化發展最大的障礙將有13億個需要去面對。

文化墮落

藝術商業化之前的文化精神追求是基於個體或志氣相投的群體對公共文化立場的批判探索,而商業化消解每個人內心堅持後,“公共文化批判”成為取悅商業賣點的表演,如果說九十年代的前衛藝術家還有保持自我藝術延續的需要的話,那么新一代成長起來得很多藝術家變得更事故圓滑,批判不再是基於個人對文化發展的內心訴求,而是基於前輩商業成功經驗的複製。

作品賞析

梅十方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