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演義

梁武帝演義

《梁武帝演義》是清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又名《梁武帝全傳》、《梁武帝傳》。十卷四十回。題“天花藏主人新編”,成書於清康熙年間。

小說的前半部分寫蕭衍金戈鐵馬、四方征戰的軍旅生活,寫他最後滅南齊而建梁朝,一舉稱帝。小說後半部分集中筆墨,主要描寫武帝建國後潛心佛教的事跡。歷史上的梁武帝確實好佛,他曾經大規模興建寺廟,並三次捨身同泰寺,以表示對佛之虔誠,尋求對佛教的資助。梁武帝好佛的故事,元明戲曲及小說均有演敘。此書描寫武帝征戰建國及好佛之事,時采史實;但書中情節頗多怪誕,佛教、道教觀念混雜其間,而且文筆滯拙、敘事呆板,使小說的藝術水平受到很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武帝演義
  • 作者:天花藏主人 
  • 出版社: 春風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7年
  • 頁數:495 頁
  • 定價:3 元
  • ISBN:9787531300182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人物介紹,作品鑑賞,版本信息,

內容簡介

南北朝時,南齊皇親蕭順之厭倦官場,辭官後隱居蕭家村。一天春遊時,他從一群王侯公子惡少的手中救了三位良家婦女,其中一位叫香姑,其父郗古愚是有名的養花老人,園內奇花異草無數。蕭順之與郗古愚結識後,兩家通好,經常來往。救人之事被花神知道後,報告玉帝,玉帝選擇名花兩種,轉世投胎於蕭、郗兩家,蒲羅尊者轉生為蕭衍,北大明王轉生為郗氏女。
蕭衍十六歲時,娶郗古愚之女郗徽為妻。後蕭又結識樵夫王茂、好漢陳剛和巴州術士柳慶遠,四人在蕭順之死後,一同入朝求官,蕭衍被任命為黃門侍中。
此時,北魏孝文帝起兵攻打南齊,連連獲勝。齊主大驚,連忙拜蕭衍為都督大元帥,領兵抗魏。蕭衍以柳慶遠為中軍參謀,以王茂、陳剛為先鋒,大舉反攻。柳慶遠足智多謀,設計明救鐘離,暗襲太和,火燒敵軍糧草,一日內奪回全部失地,最後大敗魏軍。奏凱回朝後,齊主提升蕭衍為雍州刺史。不久,齊主駕崩,太子蕭寶卷繼位,聽信奸臣茹潔珍、梅蟲兒、王哐之等人的讒言,用人不當,誅殺大臣,大興土木,驕奢淫逸,無惡不作。蕭衍的哥哥蕭懿勤王有功,任尚書令,但終因被蕭寶卷猜忌而用毒酒將其殺死,並派人刺殺蕭衍,但沒有成功。蕭衍因此以弔民伐罪為名,起兵造反。天下英雄豪傑,紛紛歸附。
蕭寶卷派南康王起兵鎮壓,不料半途中發生兵變,蕭寶卷被廢黜為東昏侯,南康王登上皇位。他試圖以加封蕭衍為前督先鋒來將其招降,但蕭衍拒不接受,全力進攻。柳慶遠又用計水淹加湖城,淹死齊兵三十萬。此後一路過關斬將,攻占都城,奪得帝位,鴆死和帝蕭寶融,改國號為大梁,立年號為天監,是為梁武帝。
北魏新主乘齊國內亂,欲報其父之仇,借討伐蕭衍篡權為名,興兵百萬,攻入梁國。而梁武帝與柳慶遠先誘敵深入,八面埋伏,大敗魏兵。後又用地雷陣殺傷魏軍過半,於是魏兵退守壽陽。蕭衍因攻不下壽陽,便聽信魏降將王足的計策,動用大量民工,修築大壩以截準河水灌城,但幾次築堰,都被大水沖毀,百姓死傷無數,苦不堪言。這時梁主後宮又生事端,皇后郗氏見三十六宮七十二院美人無數,生怕梁主移情他人,尤其是對皇帝寵幸的苗宮人,更是心懷忌妒,想要用計將其除去。她乘梁主在外征戰之機,在宮中將苗妃用箭射死。上天如來佛見蕭衍、郗徽兩人皆迷失本性,惡生好殺,派天神阿修羅、昆伽那下凡點化二人。
梁武帝蕭衍想到多年來爭戰殺戮過多,良心不安,所以在全國招錄高僧,於長乾寺設法壇,超度陣亡將士。天神阿修羅趁機化作雲光和尚,為梁主說法,欲以打動梁主。但郗後認為他是奸僧,把牛肉包子作齋飯給雲光吃,謊稱是白饅頭,雲光將包子埋入地下,自己則圓寂。而包子則化為水仙似的青蒜,打開棺木看時,雲光的屍身早已不見,只留下僧鞋一雙。至此,梁武帝才有所悔悟。
梁、魏之間又生戰事,柳慶遠又設計大敗魏兵,並藉機攻克壽陽。梁兵乘勝追擊,連得二十五城。在多次戰敗之後,魏主派使臣來求和,並割讓三座城池給梁,粱主準之。
梁武帝出征時,郗後駕崩。由於她在世時濫殺宮人,死後下地獄變作一條蟒蛇,為了免去地獄之苦,她求梁武帝廣作佛事。而這時的天神昆伽那已托生長大,在寺廟出家,取名寶志公。梁武帝為了解除郗氏之苦,命令全國大小寺僧齊作法事,因此勞民傷財,百姓怨聲載道。幸得寶志公指點,這才幡然悔悟。寶志公請來高僧,超度郗後,使之升入天堂。此後梁主更加勒於佛事,廣建寺院,並為寶志公建禪林,寶志公升天而去。梁主一心好佛,幾乎不理朝政。柳慶遠多次勸戒,梁主不聽,於是柳慶遠辭官歸隱,不久病死。陳剛、王茂也先後亡故。
達摩來到中國,梁主聞知,迎請其入朝,本想自己廣興佛事會得到達摩的讚許,但沒料到達摩責備他沒有功德,梁主疏遠達摩,達摩離去。
前齊帝寶融被蕭衍殺死後,托生為魏將侯景。魏主死後,國內大亂,分裂為東魏、西魏。侯景為東魏大將,後因戰事失利,請降於梁武帝,梁主受騙接納了他。梁臣蕭正德見蕭衍年老無能,便想篡奪皇位,並串通侯景,與之裡應外合,共同造反。
侯景進攻建康,打到江邊,正德以水軍渡其過河,兵圍建康,梁主被困於台城。城破後,侯景大軍攻入石城禁中,梁武帝蕭衍端坐而逝,魂歸西天。梁主雖大肆征戰,荼毒生靈,但終因能懺悔而向佛,所以能得到善果,西來大事了結。此後,正德被侯景所殺,侯景篡位後兵敗,死於舟中。江陵王蕭繹稱帝。

作品目錄

第一回 太祖善念動天庭 玉帝賜花開帝業
第二回 蕭侍中養高遷吉地 張夫人應夢產麟兒
第三回 托酒交朋餐虎肉 逢猿煮石飽天書
第四回 望王氣英雄擇主 丁父艱魚龍護舟
第五回 魏孝文有志侵鄰 王將軍無謀劫寨
第六回 蕭元帥兵分兩路 柳參謀法演六丁
第七回 埋伏計遭埋伏計 搶糧人遇搶糧人
第八回 魏文帝兵敗班師 蕭元帥功成出鎮
第九回 草莽中英雄擇主 朝廷上臣主荒淫
第十回 齊寶卷開市屠沽 蕭令君入宮被鴆
第十一回 捋虎鬚鄭植行刺 報兄仇蕭衍揚兵
第十二回 蕭元帥轟轟起義 齊寶融草草稱尊
第十三回 蕭元帥發高論驚人 房僧寄展奇謀致敗
第十四回 房僧寄死盡魯山節 柳軍師水灌加湖城
第十五回 東昏侯國破被誅 蕭司馬功成受禪
第十六回 魏主興師報父仇 梁兵血戰威鄰國
第十七回 柳軍師地雷坑魏 郗夫人承寵妬人
第十八回 苗宮人恩遭情主盼 孟太妃力保壽陽城
第十九回 聖主愛子立東宮 王足逢君築淮堰
第二十回 掘莊墓三築淮水堤 賀郗壽立逼苗妃死
第二十一回 沈尚書陰遭和帝譴 長乾寺普度陣亡魂
第二十二回 雲光說法天雨花 郗後破戒地生蒜
第二十三回 曹景宗大戰長孫稚 王將軍夜襲睢陵城
第二十四回 柳慶遠乘霧破荊山 昌義之潛兵襲下蔡
第二十五回 磬石山二王遭火 壽陽城李憲投降
第二十六回 李將軍寺里求僧 郗皇后宮中遇鬼
第二十七回 梁武帝琅邪閱武 毗迦那枯樹出身
第二十八回 聖天子大封功臣 賢東宮諫止漕役
第二十九回 郗夫人游地獄變蟒 梁武帝喜佛法談經
第三十回 受苦惱蟒蛇求懺悔 念恩情梁主覓高僧
第三十一回 梁皇懺釋罪升天 寶志公飛錫擇地
第三十二回 子盡孝舉國稱仁 塔放光外邦進貢
第三十三回 功名成天書返洞 劫運消九曜歸垣
第三十四回 不投機達摩渡江 遭讒譖昭明屈死
第三十五回 梁武帝十二時念佛 寶志公一俄頃歸西
第三十六回 侯景弄奸投敵國 梁君貪利納亡臣
第三十七回 梁主三捨身同泰寺 侯景屢敗走壽陽城
第三十八回 侯景檄十罪責梁主 羊侃請大兵守採石
第三十九回 正德藏舟渡侯景 梁王拜佛困台城
第四十回 賊殺賊冤冤相報 佛引佛荷荷西歸

人物介紹

【蕭衍】即梁武帝,乳名練兒。建康蘭陵人,漢相國蕭何二十六代孫,齊貴族蕭順之次子,作品還寫他乃如來佛前蒲羅尊者轉世。十六歲時娶姿容絕世的郄徽為妻。齊明帝蕭鸞篡位,魏主乘機率兵攻齊,齊兵屢敗,明帝命蕭衍為帥,大敗魏軍。明帝崩,其第三子蕭寶卷即位。寶卷荒淫無道,寵任奸臣茹法珍、梅蟲兒等,蕭衍之兄蕭懿忠心保主,多立汗馬功勞,卻被寶卷鴆死,寶卷又欲謀殺蕭衍,而未得逞。蕭衍自雍州起兵,以柳大為軍師,以昌義之、王國珍、曹袁、陳剛、王茂為五虎將,傳檄讓討宣君。時明帝第八子寶融,趁機於江陵自立為和帝,封蕭衍為都督前鋒。蕭衍假意尊奉和帝,利用和帝之命進兵,兵困石頭城,蕭寶卷被衛尉殺死,蕭衍遂自封為大司馬,總掌全權,假意迎和帝入宮,于軍中逼和帝傳位。遂即皇帝位,改齊國號為大梁國,北魏孝文帝聞蕭衍自立,以討逆為名,圖報戰敗之仇,自領雄兵力入梁境。梁主諾衍統兵迎敬,俊伏的敵,殺得魏主隻身脫逃。項似華入雎陵,破荊山,襲下蔡,費十年苦心終於得到壽陽城。正欲一舉滅魏,不意郄皇后病亡,蕭衍趕回建康,此後一心向佛,曾捨身同泰寺。雖無意於國事,但卻收容北魏叛將侯景。結果,侯景與蕭正德擁兵入京城,篡奪政權,蕭衍修成正果,得道升天。史載蕭衍實被侯景困餓而死,這裡所寫,實出美化。
【柳慶遠】巴州人,自幼習術數之學,又得仙猿傳授天書,遂精於天文地理及戰陣之術。他見天下混亂,出外望氣,尋訪英主,得遇蕭衍,遂成布衣之交。及蕭衍為帥,抗擊魏軍,柳慶遠任軍師。設埋伏計,大敗百萬魏兵。蕭衍起兵聲討蕭寶卷,齊國內亂而引來外患,柳慶遠勸蕭行暫在齊和帝面前稱臣,率兵抗魏。勝利後,又授計逼死和帝,擁蕭衍建大梁國而稱帝。蕭衍自起兵到做了皇帝,全靠柳慶遠一手策劃,“功成名遂,建立了一世奇功,梁主使他永鎮雍州刺史。”神猿收回了天書,六十三歲無病而終。柳慶遠是個諸葛亮式的人物,有王佐之才,限於天時事勢,梁武帝惑於佛教而不能盡展其經論。
【郗皇后】名徽,作品寫她乃佛前水大明王轉世。父郗古愚,以布衣與蕭順之交厚誼深,兩姓割襟結親。郗徽姿容絕世,婚後夫婦和偕。及蕭衍稱帝,冊為皇后,對宮中妃嬪,她心懷妒情,卻故意讓蕭衍去和苗妃尋歡,趁蕭衍遠征在外,遂依皇后之權勢,殺死蕭衍寵幸的苗妃,殘害宮女多人,因之折了壽數,死後化為蟒蛇。幸得蕭衍不忘夫妻恩情,誦經拜佛,始得超脫。

作品鑑賞

《梁武帝演義》的作者著書的目的並不在於演說歷史,他的立意是宣揚梁武帝崇佛尊佛,從而弘揚佛法的功德。作者的這種意圖,是從三個方面來表現的:
首先,小說把梁武帝說成是由佛祖身邊的蒲羅尊者轉世的,生來便有佛性。因為他是成了正果的佛祖的弟子,他那種種屠殺和姦淫的罪行都是奉上天之命“下界應運”,所以就連陰曹地府主持公道的十殿閻王也替他辯護說:“蕭衍根行非凡,西方佛果,今來下界,是乘殺運而為帝王。”又因他“廣揚佛教,流傳中國”,“其功甚大”,所以“生死簿上亦不敢留名”。郗皇后作惡多端,殘忍而無人性,十殿閻王聞其罪狀也曾勃然大怒道:“有此大惡,快用極刑!”“將他先下油鍋,復上刀山,抽筋挫骨。”誰知,往油鍋里一丟,“忽然鍋中湧出兩朵蓮花,將郗後的身體托起半空,不落在油鍋之內”。這類描寫都是為了宣揚梁武帝是佛門羅漢轉世,應劫而稱帝,興佛教而救度眾生。
其次,小說大肆吹噓梁王寶卷的無量功德。
佛教的許多僧人並不真正懂得佛經的深奧的哲理,不解真正的經義,他們經常是以熱鬧道場去迷惑信徒,以替死者懺悔超生去愚弄百姓,所以通俗的《梁王寶懺》便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郗後在佛法的庇護下逃脫了地獄的酷刑,但她逃脫不了因果的報應,被變成蟒蛇,受著被他殘害的苗妃的折磨。變化蟒身的郗後向梁武帝求救,粱武帝詔令全國寺院,廣作道場,追薦郗皇后超生。高僧寶志公對梁武帝說,和尚們念誦的那些經文,“套語陳言,止不過使人戒律戒心,引人正路。事不相關,言不切當,安可滅人之罪,消人之災?”他勸梁武帝親自從《大藏經》中廣泛蒐集那些“言言切當”的經語,新編一部專門用來作懺悔的經,這才能贖郗後的深重罪孽。於是,梁武帝在高僧寶志公的協助下, “日日構思,斟酌精義,半年之內著成十卷真經,名為《寶懺》”。寶志和尚請來了四十九名高僧,做百日道場,到百日這天,地上一陣馨香,空中一派仙樂,雲端里出現了一位天女,郗後脫了蟒身,升天去了。從此,上自皇宮,下至山鄉,人人更加敬佛信佛,深信《主懺》的法力。
再次,小說把在中國推行佛教最著名的皇帝梁武帝和東土第一代佛祖達摩密切地聯結在一起。
《梁武帝演義》雖然是以佛教思想宣傳佛教的宗旨的一部小說,但它還是具有可讀性,它的文字通順流暢,也有許多情節描寫得比較細緻;尤其是那些基本上是按著歷史敘寫的宮廷內部的矛盾鬥爭,更有一定的認識價值。

版本信息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永慶堂余郁生刊本,藏美國國會圖書館;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抱青閣刊本,藏首都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清鹹豐裕國堂刊本。1985年台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永慶堂余郁生刊本,1987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抱青閣刊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