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檀

梁檀,(1585年-?1650年代),字樂甫,號不廛,另號天外野人石崖居士蘆鶩齋主人蒹葭主人,回族。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 詩人,精通音律,伊斯蘭教學者,有《即事詩畫手卷子》傳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檀
  • 身份: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
  • :小廛
  • :天外野人
人物簡介,人物擅長,生平,作品,評價,注釋,

人物簡介

梁檀,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字小廛,一字樂甫,號天外野人、蘆鶩居、蒹葭主、石崖居士。山西太原人。回族。家貧、遭亂避居太原西山隱居。聰慧過人。與書畫家傅山最為友好。

人物擅長

琴棋書畫皆通。書法孤詰秀峻,自標一格。善畫,臨摹古人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元所不工。善詩,作品清新,多借古、借物詠情,詩多佚,有《吟案》、《研石》等作傳世。畫作也多佚,對伊斯蘭教經典亦有研究。曾向傅山講解“回教青紙金書經卷。”

生平

生於明朝萬曆十三年(約1585年)。明末諸生,舊居太原南關,小齋傍水,號蘆鶩齋。傅山先生稱他聰慧,人未曾有。善畫、山水、人物、花鳥、蟲魚, 無所不工,傅青主極推崇, 稱其畫作書法,“不屑細曲,大寫取意, 孤潔秀峻,自標一宗”。
梁檀,擅長繪畫, 臨摹古人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無所不精。明朝滅亡後,以書畫隱世, 精奉其教。清初思想家書畫家傅山曾多次前往求教繪畫之事,與傅山等明末遺民交往深厚。在交流繪畫藝術之外,還多次與傅山交流哲學宗教思想。
崇禎十七年二月 (1644年), 李自成攻破太原, 明朝風雨飄搖,梁檀先生暫居太原西山避難一年,作《即事詩畫手卷》 , 其中一幅《東山勝概圖》, 有題畫詩十首。
清朝順治十一年(約1654年前後)去世。

作品

梁檀先生的繪畫作品,按照傅山為梁檀所寫的傳記和其他研究,主要歸納為三類:大寫意的山水,人物, 花鳥, 蟲魚等傳統題材畫;《天堂圖》及比喻其教脈分布的《果樹圖》;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即事詩畫手卷子》。
梁檀先生詩畫傳世極少,即使在傅山先生生活的年代,也難得一見,《傅青主年譜·附錄》《仙儒外紀》說 ,他的詩畫“不令人見” 。
詩書畫《吟案研石圖》
1979年於清代醫學家張亦堪墓中出土梁檀詩畫《吟案研石圖》,畫面生動,富含韻致;書法穩靜,自由灑脫;詩句清新,直抒胸臆。王澤慶先生曾於1988年撰文介紹, 認為借《吟案》一詩反映梁檀先生的隱居生活,《研石》一詩, 借物詠懷,抒發詩人致遠意的理想。
《吟案》云: 石自何年設, 期我北山頭。坐處供几案, 當前逐水流。吟成黃石郢, 時伴赤松游。不是棲真隱, 安能許遠儔。
《研石》云: 怪哉一片石, 色若青嶙崐。研磨經歲久,上有筆穿痕。誰遺近吟案,煙雨墨地渾。攜之五嶽游,歸致它山尊。洗之移近岸,莫使蛟龍吞。終當致遠意,————— 。(最後五言殘缺)
《東山勝概圖》自畫題詩
從《東山勝概圖》所附自畫題詩, 約略可一窺當年甲申離亂的社會現實和梁檀先生的詩作風貌。
《山中》云: 才到山中一事無, 山中日日看山圖; 相逢野老忘名姓,始覺身居太古徒。
《亂後山莊值雪》云: 暝色臨深夜, 明看雪滿山; 兵戈初戰後,煙火幾家殘。細水經沙蹇, 留灣怪石寒。樵人迷去路, 空戴凍雲還。
《東山四詠》
《谷口留雲》雲 : 山闕雲補合, 樹少鳥銜栽; 深居忘歲月, 但看桃花開。谷口山橫處, 山深欲問津; 桃花浮水出, 應有避秦人。
《山中值雪》雲 : 山中無客到, 一逕入幽育; 雪落山上寒, 雲深不知曉。水凍石還瘠, 雲迷山亦寒; 柴門深晝掩, 正好雪中看。
《山寺清松》雲 : 寺借山幽僻, 山還寺點妝。水流山澗下, 松落水生香。松風落日靜, 山寺晚開涼; 門傍清溪水, 應有山僧來。
《深岩隱居》雲: 高鳥投林去, 淮南好隱棲。豈是倚山靜, 中原多鼓鼙。幾家聞戰伐, 數處斷村煙。何似深岩叟, 遁跡不知年。

評價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 清初六大師之一的傅山先生對梁檀先生的書畫和品格有很高的評價。在傅山的著作《霜紅龕集》,傅山為梁檀等所作的傳記《太原三先生傳》中評論他的畫作“不屑細曲,大寫取意”,書法“孤潔秀峻,自標一宗”。傅山尊稱梁檀為伯鸞,“梁伯鸞在其中哉”,對其潔身自好、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稱道之至。 又賦千古名篇《燕巢琴賦》, 通過高士, 仁人,德輝,焦桐, 伊人, 高山,流水,伯牙, 子期,高漸, 鴻儀的比喻,紀念梁檀先生品德高潔,傲視權貴,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高風亮節;又通過三個排比,粱生之貧, 梁生之清, 梁生悠遠之韻,自勉並讚揚梁檀先生亂世自珍,安貧守節,清正悠遠的士大夫精神。
書法: 率性操觚, 清真勁瘦
傅山先生對於梁檀先生的書法給予高度的評價,稱其超越元四家之一的倪元鎮,“梁樂甫先生字, 全不用古法, 率性操觚, 清真勁瘦, 字如其詩, 文如其 人, 品格在倪瓚之上三四倍, 非人所知, 別一天地也”。
繪畫: 以我接彼,性情相浹
傅山先生曾經為梁檀的一幅山水畫作題詩 (題梁樂甫畫),
凍泉依細石,晴雪落長松。 仿佛素心老,微茫冷眼中。 伯鸞風雨臼,蘆鶩水晶宮。 若個琹書解,丹青亂長雄。
不但描述了梁檀高超的繪畫藝術, 讀者有如親見”凍泉依細石,晴雪落長松”,而且詮釋了兩位畫家"以我接彼,性情相浹", “物我交融”的繪畫哲學思想。不僅評價梁檀畫如其人,純樸高潔,伯鸞再世,亂世不染的品行;更讚美梁檀先生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繪畫更是獨樹一幟。
即事詩畫卷: 詩畫聊人情
另外一首五言六句詩中,
伎倆亂宜妙, 誰知其聰明。 敬天不敢用,詩畫聊人情。 西方之人兮,蘆鶩梁先生。
稱讚梁檀先生超凡出世,不與強權為伍,甘守清貧,用詩畫描寫當時的現實社會, 戰亂離合,教育世人, 可能也是對於梁檀先生傳世之作《即事詩畫手卷子》的評價。

注釋

傅山《燕巢琴賦》
夏日,過不廛先生書齋,見燕子結巢壁上之琴。歸而感梁子之所友者,如此而已,因為賦之。
伊余讀《南史》馬樞之傳曰:有雙燕兮庭棲,時來往於几案,倌高士之無機。感仁人之難遇,滋萬物兮懷疑。不謂德輝之靡遠兮,在蘆鶩之清溪,有孤琴之懸壁,來鳦子兮銜泥。信莊生之曠論,鳥莫智於鷾鴯。夫豈無兮芳塵之樓,與夫芸暉之牆;恐聖人之未信,將貽笑於處堂。乃迴翔而後集,見伊人兮水方。彼則高山兮流水,我其鳳覽而鷗忘。羽參差兮喻高漸之鴻儀;音上下兮調無弦之宮商。遂卜居於焦桐之尾,益長謝於文杏之梁。嗟乎燕兮!爾其樂梁生之貧兮?梁生貧無以為糧;抑愛梁生之清兮!彼復清冷而無裳;爾其取梁生悠遠之韻兮?惟在蘆渚水湄,月夜龍吟,一鼓之琳琅。爾乃移家其上,使先生金玉其音兮,徒效子桑趨舉而旁皇。然而人多不顧,爾獨來翔。其庶幾乎梁生鐘牙之輩,足慰知希者於寂寞之鄉。爾能不為世人之涼薄兮,每秋去而春來;我亦請與爾主人申盟兮,終不改弦而更張。
傅山《太原三先生傳》節選
太原老諸生梁檀者,先回回人。聰慧,人未曾有,工繢事。年三十許前後,殫精臨模古人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無所不造。微即不屑細曲,一味大寫取意。然亦應人責,得意畫極少。字不合格,而孤潔秀峻,逕自標一宗,要無俗氣。家亦貧。舊居南關,小齋傍水,號蘆鶩齋。古書桐琴,獨寤歌也。三十四年間,回向精奉其教主事,日夜懺悔,不敢散逸。山與同宿三五夜,以一床子臥山,自臥地上一席。山聽之,終夜不睡,時時呵斥喚嘆,如先生責讓幼學者。山聞之起,深敬省如聞晨鐘。乃知其教之嚴淨,非異端也。今七十矣,而奉其教不衰,可不謂用力於仁者哉?
傅山曰:梁君居蘆鶩齋時,山恆以繢事訪之。梁老輒嘆曰:有登天堂法不問,乃屑屑問此?然謂山可與言,為出其教青紙金書經,制度精淨,為山講之。然大概講之。嚴克微細,頗近西洋天學。而復詳辨之,非西洋學也,西洋似頗叛道矣。山敬之不敢議。齋壁掛青紙畫一幅,法用小李,宮殿層復,指謂山曰:“此天堂圖也。”又畫果樹一幅,寓其教分布枝葉之相。顧壁間琴上,有燕子結巢焦尾。山奇之,為賦燕巢琴一篇記之。出齋門,而東臨所謂蘆鶩溪者,青渺渺然,映帶乎消索門庭。山指顧曰:“梁伯鸞在其中哉?”遭亂後,避居西山一年,有即事詩畫手卷之,山未全見也。
戴廷栻 (半可集·卷二)關於編撰《太原三先生傳》始末的序言:
戴廷栻晉逸詩序:甲午秋,予以絹素索書於公他(傅山)先生,先生書三則付之曰:‘此吾所知太原三人,吾愛之敬之,其性情如此。子定解愛之敬之,幸為傳之,無使泯焉無聞。’予視之,則獻明王先生、虛舟錢先生、樂甫梁先生三人也。人為一略,略不數語,其性情俱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