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民

梁書民,男,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書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
  • 出生日期:1966年3月
個人簡介,人生經歷,教育經歷,工作,學術成就,公開發表的文章,主要學術研究及成就,

個人簡介

1966年3月生於河北

人生經歷

教育經歷

一、高等教育
1、1984-1988年北京大學地理系
中國北京,郵政編碼:100871
自然地理專業,草原植被遙感套用方向
1988年7月獲理學學士
學士論文題目:黃土丘陵區造林立地條件的遙感分析:以內蒙古翁牛特旗中南部為例
2、1991-199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北京,郵政編碼:100081
農業經濟及管理專業,農業技術經濟方向
1994年9月獲農學碩士
碩士論文題目:非線性糧食生產函式的研究:以河南省和北京市為例
3、1998-2000年,北伊利諾伊大學地理系
美國伊利諾州,郵政編碼:60115
城市地理專業,城市土地利用方向
2000年8月獲理學碩士
碩士論文題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定位和解釋當前芝加哥邊緣的城市擴張
4、2001-2002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院經濟學系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郵政編碼:95616
總量經濟學專業,發展經濟學方向
2002年9月獲經濟學碩士
5、2002-2004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院地理研究生組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郵政編碼:95616
資源經濟學專業,土地資源管理方向
2004年9月獲地理學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題目:加利福尼亞州中央谷地城市發展的新古典經濟學模型

工作

1、1988-1989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中國北京,郵政編碼:100081
2、1989-199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
中國北京,郵政編碼:100081
3、1999-2001年,Apex Data Services INC.,地理信息系統專家
美國維吉尼亞州,郵政編碼:20170
4、2004年8月-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2005)
中國北京,郵政編碼:100081

學術成就

公開發表的文章

1. 中國的城市群和城市影響域的空間格局研究, 梁書民、白石,地域研究與開發(已送3審,即將發表)
2. 青藏鐵路對西藏城市(鎮)發展的影響,梁書民、厲為民、白石,城市發展研究13卷,2006年4期,p5-18
3. 遼寧省燈塔市新生村規劃(2006-2010),李正東等,梁書民為第10作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規劃彙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一版, p79-93
4. 石家莊市土地覆蓋動態變化調研,梁書民、金陶陶、許建民、魏賽,環境保護,2006年第9a期
5. 加速數模型在固定資產投資分析中的套用,梁書民、朱立志、白石、丁貝貝,中國經貿導刊,2006年第16期
6. 城鎮化背景下的耕地資源,梁書民,經濟參考報,2006年1月21日,第6版
7. 中國農業種植結構及演化的空間分布和原因分析,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年,第2期
8. 城鎮化背景下的中國食物消費與供給中長期預測,中國食物與營養,2006年,第2期
9. 中國大城市建成區擴張與城郊耕地保護研究—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為例,環境保護,2005年,第11期
10. 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的中長期預測,農業經濟問題,2005年世行項目特刊
11. 中國農業種植結構的演化及其驅動力分析,農業經濟與科技發展研究2005,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
12. 我國生豬生產成本構成研究--四川農戶養豬成本案例分析,農業經濟問題,1999年第04期,第三作者
13. 生豬生產的飼料報酬和成本構成,中國牧業通訊,1999年第05期,第三作者
14. 跨世紀交通發展與土地,中國土地,1998年第01期
15. 我國特大城市的糧食消費預測,消費經濟,1997年第6期
16. 山東省棉花生產波動因素分析,調研世界,1997年第04期,第二作者
17. 美俄兩國開發落後地區的經驗與教訓,農業信息探索,1997年第02期
18. 關於統一我國高速公路的命名、標誌和信息服務的建議,綜合運輸,1997年9月刊
19. 開發中國家糧食的生產潛力,世界農業,1997年第08期
20. 套用生產水平函式研究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投入費用的影響,中國農業氣象,1994年第04期,第二作者
21. 我國對原蘇聯開展農業經濟合作和勞務輸出的原則, 國際農業參考,1994年第2期,總第51期
22. 非線性糧食生產函式的研究--以河南省和北京市為例,1994年,碩士論文,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23. Modeling Urban Growth in California’s Central Valley: A Neoclassic Economic Approach,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USA,2004
24. The Use of GIS for Locating and Interpreting Contemporary Urban Growth of Chicago’s Urban Fringe, Master’s Thesi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USA, 2000
25.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s Project in China:Necessity,Feasibility and Optimization Scheme ,Forum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rid Lands Studies,Texas Tech University, USA,V15,1999,p76-86
26. Spatial Integrati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Transport Linkages in the Chinese Cattle and Beef Industry,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1998.2

主要學術研究及成就

1. 2004-2006年,主持世界銀行第四期技術合作貸款項目國家農業政策分析平台與決策支持系統(A29)中國土地資源子系統(WBIAE200315)的研究。該子系統利用人口-耕地模型預測了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國土地資源的中長期變化;利用食物的糧油當量折算法研究了中國城鄉食物消費的變化,並通過對中國糧食和油料的生產潛力預測對中國食物消費與供給平衡進行了中長期預測。該研究為我國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提供了決策依據,有利於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發展和保障食物安全。
2. 2005年,主持農業部資源遙感與數字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2005年開放課題項目:土地覆蓋動態變化模型--以石家莊郊區為例。利用美國陸地衛星影像進行土地覆被變化研究;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模型對石家莊城鎮體系進行空間分析。該研究對石家莊市的城鎮體系建設、建成區的有序擴張和城郊的耕地保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3. 2005年,參加西藏自治區發展諮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青藏鐵路與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專題二:鐵路進藏與西藏城鎮化研究。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研究城鎮結構及其演化趨勢;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網路分析模型對連線沿線火車站及其高原腹地的公路網體系提出規劃建議。該研究對西藏的城鎮體系建設和城鎮化的發展意義重大,促進了西藏的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
4. 2002-2004年經濟地理專業博士論文,研究了加利福尼亞中央谷地的城市擴張和土地利用轉化。利用多時段的土地利用空間數據對加州中央谷地的城市建成區擴張進行了預測,並提出了旨在保護耕地的城市擴張替代方案。該研究豐富了一般均衡理論,拓寬了傳統的城市擴張模型的內容和套用範圍,為當地的城市擴張、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耕地保護提供了決策參考。
5. 1998-2000年經濟地理專業碩士論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了芝加哥城市邊緣的城市擴張。論文以自然條件對城市擴張的影響為主線,研究了芝加哥市擴張的空間規律。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傳統的經濟因子占主導的情況下,自然因子對城市擴張的影響越來越大。該研究豐富了城市擴張理論和實證研究,有利於當地的城市擴張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6. 1997-1998年從事了同澳大利亞的國際合作研究,中國肉牛產業中的空間整合,地區專業化和交通聯繫研究。對各地牛肉生產體系的整合程度進行了評價;探討了交通基礎設施對發展牛肉生產和提高市場整合程度的作用。該研究對促進我國肉牛業的發展和市場整合意義重大。
7. 1998年從事了農業部畜牧局課題我國生豬生產成本構成研究。通過農戶調查研究了農戶養豬的飼料結構、飼料報酬、成本和效益。該研究為政府制定養豬業的巨觀管理政策提供了決策依據,促進了我國養豬業的發展。
8. 1997年從事了開發中國家糧食的生產潛力研究。分別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穀物單產和播種面積進行了預測,展望了21世紀初三大洲糧食生產的前景。該研究弄清了我國糧食安全的全球農業背景,對從全球視野研究我國的糧食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9. 1997年從事了我國特大城市的糧食消費預測研究。通過研究北京和上海的食品消費的現狀和同台灣食品消費的對比,預測了中國特大城市糧食的消費及糧食缺口。提出了有關的食品生產、消費和流通戰略,為保障我國特大城市的糧食安全和物價穩定提供了決策參考。
10. 1997年從事了山東省棉花生產波動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指出山東省棉花市場波動因素有自然災害、生產收益低、勞動生產率低、農村勞動力的大量非農化和棉田質量下降。該研究為山東省的棉花生產發展和種植結構調整提供了理論依據。
11. 1994-1995年從事全球氣候變化區域評價中農業系統模擬及其在環境外交中的套用研究,以第13完成人獲農業部科技進步2等獎。利用集自然因素和管理因素於一體的生產水平函式計算並討論了氣候變暖情景下山東、河南及全國的農業種植業投入費用的問題。該研究為我國在全球氣候變化情況下的環境外交提供了有力證據和決策參考。
12. 1994-1995年從事2000年2010年北京市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研究,以第4完成人獲北京市科技進步3等獎。利用分行業人才需求的演化趨勢和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演替理論預測了北京市2000年和2010年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該研究促進了北京市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和各行業經濟的平衡發展。
13. 1992-1994年農業經濟碩士論文,以河南省和北京市為例研究了糧食生產函式。以河南省和北京市為例,全面考慮自然、經濟和人文因素,研究了兩省的非線性糧食生產函式。
14. 1990-1992年從事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對策研究,以第10完成人獲農業部科技進步3等獎。考察了河北、湖北、湖南、廣東、貴州和農技推廣情況,提出應加強基層推廣隊伍建設,發展項目推廣。
15. 1989-1991年,從事我國牧區畜牧業技術推廣機制的研究,以內蒙古赤峰市為例研究了畜牧業技術推廣的邏輯斯蒂曲線和牧戶推廣行為。
16. 1992-1994年,參加俄羅斯的農業危機給中國帶來的機遇研究,提出了鄰近我國邊界進行合作和以資源開發為主等對獨立國協的農業經濟合作的原則。獲 農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本人為第2完成人。
17. 1990-1991年參加了促進三農協作研究,在河南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了以項目協作為主要載體的加強農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推广部門協作對策。
18. 1989-1990年從事我國農業投資份額和結構的研究中農業高等教育投資份額的研究,以第9完成人獲農業部科技進步3等獎,研究了農業高等教育投資的歷史變化和提出了消除通貨膨脹的影響保持合理投資份額,以促進農業高等教育發展。
19. 1988-1989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土壤肥料所從事北京山地水土保持與山區農業經濟發展研究,以北京門頭溝山區為基地研究了促進北京山區的小流域治理和農民的脫貧致富的方法和途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