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村自然村

梁家村自然村

梁家村自然村隸屬於三岔河鎮劉良村,屬於壩區。位於三岔河鎮東邊,距離村委會0.2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面積1.37平方公里。人口97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梁家村自然村
  • 別名:梁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三岔河鎮劉良村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基層組織,

村情概況

該村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92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和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520畝,其中人均耕地0.31畝;有林地1525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35戶,其中農業人口965人,勞動力31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97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2元。該村屬於中等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
梁家村自然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20公里,距離鎮2.50公里, 國土面積1.37平方公里,海拔1830.00米,年平均氣溫14.70℃,年降水量92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52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31畝;有林地1525.0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9戶,有鄉村人口1120人,其中農業人口1113人,勞動力84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42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2.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20畝(其中:旱田223畝,水田297畝),人均耕地0.31畝,主要種植水稻和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1525畝;水面面積10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
梁家村自然村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五通、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35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35戶通電,有21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0%和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7戶(分別占總數的85%和79%)。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和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拖拉機1輛,機車14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鋼混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梁家村自然村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萬元,占總收入的29%;畜牧業收入124萬元,占總收入的24%(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7214頭,肉羊100頭);漁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4%;第二、三產業收入75萬元,占總收入的31%;工資性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9.1%。農民人均純收入2722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3人(占勞動力的34%),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4人。
梁家村自然村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省外。2009年種植和廢舊輪胎加工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廢舊輪胎加工特色產業。擁有企業1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
梁家村自然村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5戶,共鄉村人口972人,其中男性524人,女性448人。其中農業人口965人,勞動力31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7人,占人口總數的2.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6人,參合率78%;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0.4%。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劉良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陸良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3人,其中小學生126人,中學生107人。
梁家村自然村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和財務。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2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莊道路未硬化,擁擠,村子中間無法通車;2、師生教宿困難,學生老師不能正常上課;3、自來水壓力不足,自來水時有時無;4、人多地少,貧富差距較大,農民習慣性種植思想嚴重,產業結構難調整;5、醫療衛生條件極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廢舊輪胎加工特色產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587元增加到3600元。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6人,黨員中男黨員15人,女黨員1人。 團員18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