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植土司
- 外文名:SangZhi toast
- 延續:800年之久
- 土司王:向克武
桑植的土司延續了800年之久。最早的土司王向克武,於宋建隆四年(963年)奉皇上聖旨調征建立了功業,被朝廷任命為柿溪州軍民宣撫司(從四品),成為柿溪世襲土司王...
卯峒土司,元明清時期湖廣施州衛土司。位於今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元朝及明朝末期之前稱為“盤順安撫司”,明末之後改名“卯峒安撫司”。清雍正十三年,末代...
土司制度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分封地方首領世襲管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特殊政治制度。湘西土司制度始於五代,發展於宋,完備於元、明(由 褐糜...
施南土司是元明清時期湖北西南邊陲的實力雄厚的土司之一。始於元代初年,至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歷十七世,四百餘年。下轄忠路土司、忠孝土司、金...
《桑植土家文化大觀》正式編輯成書並公開發行。該書共分24章,其中桑植縣土家歷史源流、土司歷史演變、土家語方等方面的資料至為寶貴,是一本研究桑植縣歷史文化的...
《土家族土司簡史》,是1991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承堯,羅午。本書介紹土家族歷史其中所涉及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保靖土司,即保靖宣慰司,系湖廣土家族土司。系五代溪州刺史彭仕愁之後裔,世守其地。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安撫使彭世雄歸附,改為保靖州軍民安撫司。洪武元年(...
桑植民歌,湖南省桑植縣地方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桑植民歌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先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歌謠,是湖南省桑植縣百姓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
明清湖廣土家族土司名。永樂四年(1406),以散毛長官司改置(治今湖北來鳳土家族自治縣),隸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據載元至元三十年(1293),於此置散毛洞蠻夷官...
《馬桑樹兒搭燈台》是一首傳唱久遠的桑植民歌。詞曲作者已不可考。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數千土家兒郎應朝廷之召遠赴江浙、朝鮮三度抗倭,它的歌聲便始終相伴著...
永保土司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區的永順宣慰司、保靖宣慰司以及從保靖宣慰司分離出去的兩江口長官司這三處土司系統。永保土司及其前身溪州羈縻州刺史等職位世代由彭姓...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隸屬國際旅遊新城——湖南省張家界市。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擁有28個民族,總人口38萬人。桑植是一片綠色的海洋。...
在湘西有三大土司王分別是桑植土司向氏、永順土司王彭氏、慈利土司王張氏,其中又以永順溪州土司彭氏實力最強。其它土司王都為自己修建一座土司城,唯有彭氏分別在永定...
向國棟,最後一任桑植土司。1687年出生。他的祖先向思勝原是巴蜀盤龍洞主向秀髮的長子。宋景炎三年(1278年)奉命來桑植征伐苗蠻起義,因功被授湖廣桑植等處地方軍民...
元至清初,中央政府在土家族地區設立了數十個土司,以永順土司、保靖土司、桑植土司、容美土司、散毛土司、施南土司、忠建土司、酉陽土司、石柱土司和思州、思南...
五道水鎮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是桑植縣“西北大門”,距縣城77公里,與湖北鶴峰、宣恩縣比鄰,是湘鄂西邊界上的千年古鎮和邊陲重鎮。全鎮總面積289.5平方千米...
岔角溪村系湖南省桑植縣五道水鎮下轄行政村,位於桑植縣西北邊陲,東與元寶溪村接界,西鄰苦竹壩村,南抵汪家坪居委會,北與湖北省鶴峯縣太平鎮三台村接壤。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