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桑堌鄉
- 外文名稱:Sanggu
- 別名:桑固鄉、長壽之鄉、商湯文化發源地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夏邑縣
- 下轄地區:轄33行政村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436
- 地理位置:河南省東部
- 面積:69.9平方公里
- 人口:5萬(2010年)
- 方言:中原官話-商阜片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豫N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特產,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農村經濟,社會事業,地方文化,書法,教育,文化,衛生,歷史名勝,著名人物,地區代碼,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1950年5月,桑堌鄉為縣第四區;
1951年10月,桑堌區的營盤鄉劃歸谷熟縣;
1955年8月—1956年8月,桑堌鄉劃分為郭樓、小代樓、何營、桑堌等四個小鄉;
1956年8月—1958年2月,合併設桑堌、郭樓兩個鄉;
1958年2月—1958年8月,撤消郭樓鄉,郭樓鄉區域劃歸桑堌。
1958年9月—1961年改稱為人民公社;
1962年8月—1965年8月,桑堌鄉人民公社被縣劃為四區;
1965年8月—1966年5月,四區改為桑堌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改制為桑堌鄉至今。
1997年,面積69.9平方千米,人口4.2萬。
地理環境
連霍高速公路與國家五級河道響河平行由西至東橫穿全境。夏桑公路(x025公路)橫穿東西,劉白公路(x010公路)縱貫南北。
行政區劃
概述
總面積69.9平方公里,東西廣約9公里,南北袤約12公里。
轄33個行政村,126個自然村;308個村民組;4.8萬人,其中有回族等少數民族350人,城鎮人口2100人。
鄉政府駐桑堌集東側的李院村,距縣城15千米。
行政村
桑堌東村 | 桑堌西村 | 李院村 | 代閣村(戴閣) | 吳莊村 |
郭套樓村(郭樓村) | 許樓村 | 苗樓村 | 郭閣村 | 戚莊村 |
牛集村 | 前楊莊村 | 大張樓村 | 李口村 | 王樓村 |
呂崗樓村 | 大李莊村 | 司古同村 | 大劉莊村 | 大代樓村(大戴樓) |
小代樓村(小戴樓) | 大韓莊村 | 前王營村 | 王牌坊村 | 前王口村 |
大司莊村 | 盛莊村 | 徐集村 | 楊半樓村(楊半截樓) | 龔莊村 |
高樓村 | 前段莊村 | 閻閣村 |
自然資源
桑堌鄉
土地資源
全鄉69.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6.1萬畝。村前村後新農村建設有待開發耕地可達5000畝以上。
水利資源
全鄉水資源:
一是境內中一條國家五級河道—響河從上游引黃河水;
二是全鄉有300座坑塘積水,
三是全鄉現有機井950眼,地下取水。
生物資源
全鄉生物資源豐富,而且生物生長環境日漸完善優美。
人口民族
桑堌鄉有漢族、回族等民族
桑固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4083
男 23075
女 21008
家庭戶戶數 12678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059
家庭戶男 23053
家庭戶女 21006
0-14歲(總) 13088
0-14歲男 7399
0-14歲女 5689
15-64歲(總) 27386
15-64歲男 14059
15-64歲女 13327
65歲及以上(總) 3609
65歲及以上男 1617
65歲及以上女 199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4068
總人口 44083
男 23075
女 21008
家庭戶戶數 12678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059
家庭戶男 23053
家庭戶女 21006
0-14歲(總) 13088
0-14歲男 7399
0-14歲女 5689
15-64歲(總) 27386
15-64歲男 14059
15-64歲女 13327
65歲及以上(總) 3609
65歲及以上男 1617
65歲及以上女 199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4068
經濟概況
特產
在桑堌許樓村、張樓村等保留有糖稀作坊傳統生產工藝,年生產加工糖稀數十噸,並有相當部分農戶利用糖稀作原料,加工糖製品,走向致富道路。
經濟發展
2009年全鄉生產總值6.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3萬元,鄉財政收入7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74元,全鄉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農民工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業生產穩步提高,以養殖為主庭院經濟快速發展,市場繁榮激活農民增收的渠道,是聞名全縣,乃至全市糧食生產大鄉。
經濟結構
桑堌鄉土地肥沃,歷史上被稱為“糧食囤”,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業大鄉。近幾年由於科學發展觀措施的深入落實,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調整,廣大農民從業渠道不斷拓寬,產業結構在調整中最佳化,在最佳化中增收。全鄉從事二、三產業人員3.1萬人,全鄉工農業生產值6.4億,逐年同比增長達30%以上。
桑固鄉是個農業大鄉,全鄉種小麥50000 畝、玉米25000畝、棉花20000 畝、花生6000畝、留蘭香1200 畝。素有“夏邑糧倉”之稱。全鄉工農業生產總值3.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5億元,農業產值2.3億元,人均年純收入2300元。2004年新上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6個,招商引資737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23.8萬元。
農村經濟
全鄉糧食生產達到58678萬噸,單產960公斤,單產提高天地之別。
全鄉以農業生產為載體,以多種加工經營模式相結合,努力拓寬企業發展道路。2009年全鄉以服裝加工、打火機生產、編織、麵粉生產、板材加工和養殖生產為主,已發展固定資產百萬元以上的企業11個,其中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個,企業產值3億元,利潤4800萬元。建成萬隻規模養鴨小區一個,規模養豬場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33個。
全鄉現擁有大、中型農機具85台,農用三輪車6471輛,農用汽車28部,農作物機械作業率達98%。
全鄉勞動轉移就業2萬人,勞務輸入1.5萬人,勞務收入9000萬元。
2009年,全鄉確立李口、龔莊、大李莊、牛集等四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吳莊、王口新爭取的政府扶貧開發村統一按新農村建設要實施規劃建設。在桑堌集東側、史張樓西、前楊莊等地建有社區等居民區。
社會事業
地方文化
嗩吶藝術傳承班6支,從藝人員50餘人。
書法
全鄉書法人才輩出,現有書法、書畫人員30多人。退休幹部劉獻深書法作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和美術作品《鷹》在豫、魯、皖3省6縣書畫展中被評為二等獎。
教育
2009年全鄉有國中2所,國小22所,在校學生6640人,教師385人。
桑堌鄉現有國中兩所,校舍面積12466平方米,在校生2410人,入學率97.5%。現有國小20所,校舍面積17234平方米,110個教學班,在校生4230人,入學率100%,幼稚園9個班,學生400人,其中中心幼稚園一所,幼稚園教師24人。
2003年至2007年7月,國小作了適當調整,先後撤消合併了高樓、李莊等7所國小。
2000年,投資8000萬元建了桑堌二中,占地面積70畝,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2000年以來,陸續擴建修繕了王營、張樓等5所學校。成人學校占地面積10畝,其中460平方米的辦公室、儀器室、圖書室、檔案室俱全。
自2000年以來,先後有代樓國小獲商丘市文明單位;一中團支部獲商丘市優秀團支部、縣文明單位、“十佳”管理先進校。二中獲商丘市城鎮示範國中、商丘市視窗學校、商丘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商丘市優秀團支部。另有多位教師被評為省、市、縣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骨幹教師、“三八”紅旗手等。
文化
嗩吶文藝團體5個,村文化室2個,文化遺址省、市、縣保護景點3處。
衛生
鄉衛生院一座,12個科室,30多個床位,醫務人員29名,村醫生診所38個,醫護人員67名。
歷史名勝
桑堌與桑堌集的來歷
桑堌,是夏邑十八堌之一。夏邑縣桑堌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縣城西南12公里處,小白河南岸。
據傳,桑堌由來已久。早在上古的時候,這裡是一大片森林,內有一株巨大的桑樹,參天而立,枝繁葉茂,狀若華蓋,獨秀林中,眾謂此樹乃天地之精華所聚,便稱此地為桑林。亦曰桑林社。
遠在古代時,湯滅桀,建立了商朝。定都於南亳(故址在今商丘東南四十里的谷熟鎮)。是年大旱,七年不雨。《淮南子主術訓》曰:“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雨於桑林之祭”即此。就是說商湯時連續七年大旱,禾苗枯焦,萬民哀嚎遍野,成湯心急如焚。於是,湯命人在桑林之大桑樹旁築一個大土台,即禱雨台。台上堆滿柴薪,祭盆中烈火熊熊,湯自扮祭天的犧牲,剪其髮,磨其手,負白茅,昂然登上祭壇,步上柴堆,向天禱雨。禱曰:“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天鬼神傷民之命”。霎時柴薪盡燃,湯置身於火焰萬丈的烈火之中,大汗淋漓,身如鑄鐵。突然狂風驟起,濃雲密布,大雨傾盆而至,旱象迅即解除,萬民歡欣鼓舞。於今雖歷時數千年,人民對於成湯這一體恤民情的賢明君主,仍然一直傳誦不衰,後人為紀念商湯王,又因這裡有其禱雨台,而故名桑堌。
說起桑堌興集,還有一段來歷:
名勝古蹟
吳家寺遺址概況 吳家寺遺址在桑堌鄉政府南800米處,即位於東經116度27分,北緯33度59分,海拔高度35.8米。
據史料記載,桑堌地古稱“桑林社”,相傳這裡是商王成湯“禱雨處”。
桑堌鄉內吳莊村東側有吳家寺遺址,南北寬135米,東西已探知長約240餘米,現最高處約高出地面2-3米。1988年4月,商丘市文化局對吳家寺遺址的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的清理髮掘,共清理墓葬38座,出土了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內容、題材獨特的畫像石。1989年,被夏邑縣人民政府頌布為夏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1月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商丘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商湯禱雨台也是位於此處。
桑林社遺址 桑林社即稱商王成湯“禱雨處”。相傳商王成湯在壇上堆滿柴薪,自扮為祭天犧牲,登上祭位,走上熱火熊熊的柴堆,向天祈雨。這時突然狂風驟起,濃雲密布,大雨傾盆而至,旱象迅速解除。《淮南子主術訓》說:“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祭”即此。此後,殷商及後裔春秋宋國奉為聖地,之神祭之,“相奉商林”,舊時有禱雨台,今僅有遺址。
楊氏壽坊 楊氏壽坊位於夏邑縣桑堌鄉吳寨村南100米,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康熙10年(1713年),現存石牌坊一座,石牌一座,青石質,牌坊是朝廷旌表康熙武進士福建詔安營守備劉超鳳之妻,庚戌科武進士西安副都使劉官統之母。一品夫人楊氏壽坊,高約5米,闊7.54米,現闊5.66米三闕門,左門闊塌落正門闕橫額正面書“北堂眉壽”、“誥贈榮祿大夫人劉超鳳妻誥封一品夫人楊氏坊“康熙癸已年四月”背面橫額亦為“北堂眉壽”“誥贈榮祿大夫陝西西安府副都統劉官統之母誥封一品夫人楊氏百歲壽坊雍正六年(1728年)東吉旦”正門樓正面兩中柱刻有對聯一副:“鶴算松齡四海共仰壽母,龍章鳳篆九重特賜子綸”橫額雙面高浮雕圖案畫面生動,內容有:車馬出騎,八仙拱壽,雙龍戲珠、鳳、麒麟、鹿、鶴等瑞禽瑞獸及祥雲、蓮花、蘭、菊牡丹等圖案,坊額雕刻圖案細膩,內容豐富,技法嫻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豫東地區包村為數不多的清代石牌坊之一。
清朝的楊氏牌坊也是位於桑固鄉的吳莊村,可惜的是楊氏牌坊被2010年夏天的一場龍捲風颳到。
著名人物
地區代碼
411426207:
~201許樓村 ~202吳莊村 ~203代各村 ~204苗樓村 ~205郭套樓村 ~206郭各村
~207戚莊村 ~208楊莊村 ~209張樓村 ~210李口村 ~211呂崗樓村 ~212王樓村
~213牛集村 ~214大李莊村 ~215司古同村 ~216大劉莊村 ~217李院村 ~218小代樓村
~219大代樓村 ~220韓莊村 ~221桑固東村 ~222桑固西村 ~223王營村 ~224王口村
~225徐集村 ~226盛莊村 ~227大司莊村 ~228郭樓村 ~229楊半樓村 ~230工莊村
~231高樓村 ~232閆各村 ~233段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