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台寺,地名,位於建湖縣沿河鄉。原為台地,植桑其聞,後建寺於此,故名桑台寺。其名首見於明萬曆《鹽城縣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台寺
- 地理位置:江蘇省建湖縣沿河鄉
- 建立時間:唐朝
- 占地面積:0.25 km
寺廟介紹,地理環境,
寺廟介紹
桑台寺是鹽城西鄉建湖縣沿河鎮王家舍一個古老寺廟。據老人說,解放前,凡蘇北的人到蘇南,碰頭互問住址時,要是你說我是鹽城西鄉桑台寺,人家就曉得了。
桑台寺建於哪個朝代,沒人說得清楚,據《中國通史》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推崇佛教,在全國許多地方建了佛寺。據說,桑台寺就建於那個時期,是全國著名的一百零八寺之一。
後世高僧倉慧在前庭大門兩側題了一幅對聯“桑麻攏古寺、台閣碧柱天。”“桑麻”,古指代“百姓”,此聯涵意不僅深刻,而且令人油然而生“高哉!巍哉!”之讚嘆。外觀寺院,小瓦飛檐,青磚作壁,玉石為基,內殿紅漆大柱頂梁立地,黃綢帷幅披掛井然,各類菩薩整齊排列,一律金裝,豪光四射,神態炯然各異,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前庭東房有黃銅香爐一鼎,整日香火繚繞;還掛有鐵鑄大鐘一座,晨鐘響起,連方園三里之內的百姓都聞聲而起。寺院殿後有古白果樹一棵,樹幹夠六人合抱,樹上枝葉密茂,烏鴉、鴿子成群。曾親眼目睹過桑台寺的老人至今仍津津樂道當年盛況。平日方園百里之內的燒香拜佛者紛至沓來,絡繹不絕。農曆三月十八廟會,趕會者的小船擠滿寺院前後的南塘北溝和王家舍的東西小河,河岸上商賈雲集,來往人群熙熙攘攘。
民國初年興新學,桑台寺曾有辦校助學之舉,在寺院東部建了五間平房作教舍,外請教師,讓周圍百姓子女上學,在校學生有五六十人。
桑台寺一直存在到1941年,這年,黃克誠將軍率領新四軍第三師在蘇北建立抗日根據地,八旅一營教導員發現桑台寺寺院和校舍計有六十一間,南、東、北三面環河西面有小土山為屏障,山丘西是一片開闊地,從軍事上講,桑台寺易守難攻,便於駐軍。後為防止日寇以桑台寺為據點,地方民眾服從抗日大局,按照新四軍部署,拆除了桑台寺,磚石木料連同石碑封存於原地,其它主要物件被分散藏匿。桑台寺被拆之時,周圍百姓夜聞悲泣聲,正是桑台寺地方民眾共赴國難的悲情寫照。
1942年初,日寇推進“清鄉偽化”,將桑台寺的磚石、木料運到東夏莊建了炮樓和軍需倉庫,最後連僅存的一棵老白果樹也被日寇平根鋸掉悶燒成炭。桑台寺門前兩塊石碑,因王家舍族人藏匿,才免於日寇之手。其中一塊後來被用作滕天美烈士墓碑,原碑文被磨光,刻上了烈士紀念碑文。另一塊用於王家舍西河碼頭。桑台寺座鐘藏於庵塘河底,1958年大煉鋼鐵時用絞關絞上岸,送到蘆溝大崔莊熔入煉鐵爐中,原高高的庵墩因逐年平整至今已夷為平地。
歷史上舊鹽城縣治之西皆稱為鹽城西鄉,桑台寺則為鹽城西鄉的標誌性地名。建立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時,曾建立桑台鄉,後改為桑台村。土改後,因桑台寺已毀,王家舍、中舍、前舍、後舍均改稱王村。小孫莊、匡家舍劃入新河村,隸屬建陽縣沿河區東夏鄉。1956年農業合作化後,北王村與孫莊村合稱為塘南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後改稱塘南大隊。原隸屬桑台寺的匡家舍劃入日新大隊。1983年大隊改為村,2001年塘南村與新南村合併,改稱“沿港村”。自古以來,桑台寺出了許多的名人志士。就現代而言,王家舍的王氏家族就有美籍華人航天員王贛駿、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學浩等。
地理環境
桑台寺坐落在一個土墩子上,建寺之前,這地方種桑樹用於養蠶。朝廷重臣尉遲恭率領民眾開拓塘河時,就在此安營紮寨,為迎合太宗旨意,令每個民工每天中、晚收工時帶一擔泥土到此。塘河竣工後,土堆成了一座小土山。尉遲恭即選在小土山東半坡籌建佛寺。佛寺占地約0.25平方公里,有前庭、後大殿,東西廂房,東廂房為兩層。佛寺因建於桑田之上,故取名“桑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