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卷葉枯病是由桑單孢枝霉引起的、發生在桑的病害。為害桑葉,以嫩葉發生較多。春季發病時,桑葉邊緣呈深褐色連片病斑,隨著葉片生長,葉身向葉面捲縮。夏秋發病時,枝條頂端葉片的葉尖和附近葉緣變褐,逐漸擴大使葉片的前半部呈黃褐色大病斑,下部葉片的葉緣及葉脈間發生梭形大病斑,病、健組織界限明顯。
桑卷葉枯病是中國桑樹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在中國大部分蠶區如廣東、廣西等地均有發生。發病嚴重時枝條上部4~8片桑葉枯死脫落,中下部葉質老化,甚至無葉可用,造成秋季桑葉大量減產,葉質變差,嚴重影響秋蠶正常飼養。
桑卷葉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栽植和推廣對桑葉枯病抗性較強的桑樹品種;及時清潔田園,減少病原;合理密植,適度用葉,加強栽培管理等。
(概述圖註:1-2.春季病枝;3.夏秋季病枝;4.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卷葉枯病
- 別名:桑葉枯病
- 病原:桑單孢枝霉
- 危害作物:桑
- 危害部位:嫩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桑卷葉枯病病原為桑卷葉枯病(學名:Hormodendrum mori Yendo),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鼠褐色,初單條,後形成叢梗,大小(235~290)微米×(5~7)微米,具隔膜6~10個,叢梗的頂端或隔膜處分枝長出數個細長細胞,多為單胞,具隔膜1~3個,分生孢子梗頂端與這種細胞之間明顯收縮。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至檸檬形,暗褐色,從各個細長細胞的頂端長出,大小(6~10)微米×(4~6)微米。
為害症狀
桑卷葉枯病在自然條件下只侵染危害嫩葉片,大多發生在枝條先端4~5片嫩葉上。春夏季發病時,被害葉片初期葉尖及附近葉緣呈現水漬狀,然後逐漸變成褐色,並產生深褐色連片病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病斑擴大至前半張葉片,隨著病葉組織的壞死,病葉向背面捲縮,嚴重時全葉變黑脫落,致使整株桑樹只剩下新梢頂端的嫩芽。秋季發病時,被害葉片葉尖開始變褐,後慢慢擴大成為黃褐色大病斑,或從葉緣向葉脈間發生多個黃褐色梭形大病斑。在病葉上發病組織和健康組織之間分界十分明顯。病斑雨天擴展迅速且易吸水腐敗,晴天干燥病斑即停止擴展,易成枯斑而開裂。當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往往產生暗藍褐色的霉狀物病原菌。
分布範圍
桑卷葉枯病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內蒙古、山東、四川、江蘇、浙江、廣東、廣西等地。
侵染循環
病菌在病葉組織中越冬,翌年春暖後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桑葉上,引起初次侵染,其後在病斑上不斷產生分生孢子,繼續傳播,引起再次侵染。
流行規律
7~8月高溫多雨天氣易發生桑卷葉枯病,特別是在連續陰雨天氣後暴晴2~3天,再突降大雨,最易發生該病。因此,該病往往具有突發性和暴發性的特點,而且病害一經發生,如遇適溫多濕天氣,就會迅速擴展蔓延造成病害流行。
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桑園小氣候濕度大的地塊,桑卷葉枯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相反,地勢較高、通風條件好的桑園,發病率較低或基本不發病。在同一條件下栽植同一種桑樹品種,一般是幼苗葉片發病率比低乾密植桑園葉片發病率高,低乾密植桑園葉片發病率比中、高幹桑葉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
- 栽植和推廣對桑葉枯病抗性較強的桑樹品種,提高桑樹本身的抗病、耐病能力。
- 在發病初期將病葉及時摘除,作堆肥或集中處理;晚秋落葉後及時收集病葉,燒毀或結合冬耕將病葉翻入土中,以減少病原。
- 合理密植,適度用葉,改進桑園通風透光條件,低洼多濕桑園及時開溝降漬,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相對濕度,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