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羅青紫泥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江蘇吳江、江蘇崑山、江蘇吳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桐羅青紫泥
- 土種編號:10893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脫潛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脫潛水稻土
- 母質:青泥土脫潛發育而來
- 剖面構型:Aa—Ap—Gw—G
- 面積(公頃):15133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吳江縣桐羅鄉紅旗村,平原圩區,海拔3.5m,湖積母質。地下水位50cm,年均溫15.7℃,年降水量1015mm,無霜期226天,≥10℃的積溫4986℃,稻—稻—麥(油)和稻—麥輪作。 Aa層: 0—11cm,暗灰色(10Y 5/1),粉砂質粘土,小塊狀結構,稍緊,根系較多。 Ap層: 11—26cm,灰色(10Y 4/1),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緊,根系尚多。 Gw層: 26—42cm,橄欖黑色(10Y 3/2),壤質粘土,小稜柱狀結構,緊,根量少。 G層: 42—100cm,灰色(7.5Y 6/1),壤質粘土,塊狀結構,少量膠膜,大量銹斑,緊。
主要性狀
該土種由青泥土脫潛發育而來,土色“青紫”,剖面為Aa—Ap—Gw—G型。青紫泥在60cm左右出現潛育層次,上下質地較均一,為壤質粘土,耕層粘重,粘粒含量29.5—39.9%,耕層田間持水量51.5%,非毛管孔隙度6.1%,水氣矛盾突出,通透性差。有線狀根孔銹紋銹斑,亞鐵反應中等,脫潛層亞鐵反應中等,潛育層亞鐵反應強。鐵的晶膠率耕層為0.62,犁底層為耕層的3.34倍,脫潛層為耕層的7.31倍。青紫泥粘結力強,土壤收縮率高達30.3%,曬乾後堅硬不碎。濕時粘重乾時堅硬是青紫泥又一特徵。青紫泥有機質含量很高,耕層平均含量3.54%,全氮0.201%(n=39),速效磷6ppm,速效鉀93ppm,陽離子交換量為18.6me/100g土。
生產性能
該土種原是長期淹水的湖盪荒田,是青泥土經水利改善後,土體氧化層段加深的土壤,屬冷性晚發田。作物發老苗不發小苗,早稻易僵苗,三麥漬害較為嚴重。麥(油)—稻—稻輪作,油菜125千克/畝,稻425—450千克/畝。今後改良利用:首先要改善土壤水氣矛盾,促進土壤養分轉化,協調作物營養,提高土壤抗逆能力;其次提高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做到三溝齊全,能灌能排,堅持下降內河水位,降低潛育層出現深度,防止耕層滯水,解決地下水上升的漬、潛、澇等災害。第三是秸稈還田,據崑山縣試驗,採用菜箕還田的水稻能增產10.1%。第四對青紫泥的養分不平衡狀況,要缺素補素,重視磷、鉀肥的施用。第五是改革種植制度,改麥(菜)—稻—稻為麥—瓜—稻或麥—稻二熟,減少土壤浸水時間,儘可能進行乾耕曬垡,有利協調水、肥、氣、熱的相互關係,促進土壤有機質轉化。
歸屬分布
銅羅青紫泥,屬於脫潛水稻土亞類黃斑粘田土屬。主要分布於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太湖東部湖盪圩區和微地形起伏的低洼地段,海拔2—3.5m左右,地下水位50—80cm,以吳江、崑山和吳縣面積最大,共有22.7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