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熱2號

桂熱2號

桂熱2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涼山彝族自治州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以粵糖91-976為母本,Roc20為父本,進行雜交選育而成的糖料型甘蔗品種。

桂熱2號屬於小到中莖種,萌芽快而整齊,生育期生長勢優,前期生長較快,之後生長放緩,後期仍有一定生長量。有效莖數4896條/畝,出苗率71.7%,分櫱率38.2%。有少量氣生根,不易抽穗,宿根性強。蔗糖當年11~12月含量12.37%,蔗糖次年1~3月含量14.62%,纖維12.31%。中抗甘蔗黑穗病,感甘蔗花葉病,感甘蔗梢腐病;有較強的耐寒、耐旱和抗倒伏能力,尤以種植在丘陵坡地表現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熱2號
  • 別名:GR2
  • 登記編號:GPD甘蔗(2020)450040
  • 作物名稱甘蔗
  • 品種類型:糖料型
  •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涼山彝族自治州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 親本來源:粵糖91-976×Roc20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深耕種植,種植方式,田間管理,適時砍收,

選育過程

用粵糖91-976為母本,新台糖20號為父本,組配雜交組合,委託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種場進行雜交制種,獲得雜交花穗1穗。粵糖91-976是具有中大莖、高糖、分櫱強、成莖率高、抗甘蔗黑穗病強、宿根性好的中晚熟種,是甘蔗育種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優良親本;新台糖20號具有中莖、宿根性一般、易受螟蟲為害的早熟種。
按照常規的“五圃制”法進行選育,選擇標準參照王倫旺等人。2002年組配雜交組合進行雜交。以川糖13號為對照,2003年將花穗播種,培育實生苗,2004年實生苗宿根開始選拔;2003~2008年,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甘蔗基地依次進行雜種圃、選種圃、鑑定圃(1年新植、1年宿根)、預備品比圃(1年新植、1年宿根)試驗;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引進該品系,2011~2012年進行種苗擴繁;2013~2015年在廣西農墾國有金光農場(南寧市)甘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1年新植、1年宿根);2015~2017年參加廣西甘蔗品種區域試驗(地點:南寧市、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1年新植、2年宿根)。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植株較高,中大莖,節間類似圓筒形,蔗莖剝葉前為淺淡綠色,剝葉熟期為淡綠色,陽光暴曬後呈黃色;蠟粉層稀薄;無生長裂縫及木栓斑塊,芽溝不明顯;生長帶輕微凸起。芽大,呈橢圓形;芽基部著生於葉痕之上,芽孔著生於芽頂。葉片翠綠,葉寬中等,葉身長;幼葉鞘呈青紫色,無57號毛群,生長後期易脫落。有效莖數4896條/畝,出苗率71.7%,分櫱率38.2%,萌芽快而整齊,生育期生長勢優,前期生長較快,之後生長放緩,後期仍有一定生長量,株高315厘米。,有少量氣生根,不易抽穗,宿根性強。
  • 品質:蔗糖當年11~12月含量12.37%,蔗糖次年1~3月含量14.62%,纖維12.31%。
  • 抗性:中抗甘蔗黑穗病,感甘蔗花葉病,感甘蔗梢腐病;有較強的耐寒、耐旱和抗倒伏能力,尤以種植在丘陵坡地表現明顯。

產量表現

2015~2017年廣西區域試驗中,桂熱2號新植蔗莖產量為112.52噸/公頃,比對照新台糖22號增產9.30%;宿根第1年、第2年蔗莖產量分別為113.63噸/公頃、122.28噸/公頃,比對照新台糖22號分別增產42.18%、55.45%;3年(1年新植、2年宿根)蔗莖總平均產量為116.14噸/公頃,比對照新台糖22號增產33.22%,增產顯著。
2015~2017年廣西區域試驗中,桂熱2號蔗糖分總體上比對照新台糖22號低,3年總平均比對照新台糖22號低0.75個百分點,對比桂熱2號、新台糖22號不同月份蔗糖分含量發現,桂熱2號在11~12月份與對照新台糖22號相差較大,而在1~3月份蔗糖分相差較少,其主要的原因是桂熱2號品種熟期偏晚,中晚熟種;桂熱2號新植蔗糖產量為14.16噸/公頃,比對照新台糖22號增糖6.07%;宿根蔗第1年、第2年蔗糖產量分別為16.20噸/公頃、16.11噸/公頃,比對照新台糖22號分別增糖32.68%、67.29%;3年蔗糖產量總平均為15.49噸/公頃,比對照新台糖22號增糖32.05%,增糖顯著。

適種區域

桂熱2號適宜在中國廣西柳州市、南寧市、崇左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不同氣候環境下春季、冬季種植。

栽培技術

深耕種植

  • 選地整地:選用肥力條件中等以上、排水通暢土地,精細整地。整地要求深耕細耙,精細整地,為甘蔗創造一個“深、松、細、平、肥”的良好土壤環境,犁把深度要達40厘米上,用大馬力拖拉機一犁一耙或二耙,耙致土層細碎,有條件地塊在整地時施有機肥、濾泥為主要基肥,適量的磷、鉀化肥為輔,均勻撒施於蔗田;也可在下種前將土、肥拌勻施於植蔗溝內。
  • 種植:種植時間,適當早植有利於甘蔗提高產量,冬植蔗為11月到翌年1月,春植蔗為2~3月。
  • 選種、消毒: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蔗種,建議砍收蔗種7天以內下種,選擇中上部蔗莖(半莖種),冬植砍成2~3芽段,春植蔗砍成雙芽段,切口要沿蔗莖橫切面進行,上短下長,避免破裂。下種後人工或機械噴甲基托布津溶液進行消毒。
  • 栽培密度:下種密度根據行距而定,行距100~120厘米,播幅為10-20厘米。行距110~120厘米的蔗地以6000芽/畝為宜,行距100厘米以6500芽/畝為宜。

種植方式

  • 人工深溝淺種法:深溝栽培可以確保前期種苗萌發和後期土壤積蓄水分,利於生長,增強抗旱能力。溝深40~50厘米,施足基肥,早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有機無機配合施。可採取雙行接頂或品字形行下種,蔗種平植於蔗溝,芽朝兩側,兩行種苗保持10厘米的距離,覆土厚度3~5厘米。植後蓋膜,選用厚0.005毫米、寬40或50厘米的地膜,蓋膜前要求土壤持水量85%以上,地膜充分展開並且緊貼種植溝兩側,邊緣用碎土壓好,透光面在20厘米以上,無通風漏氣現象,達到增溫保濕的效果。
  • 機械種植法:採用甘蔗種植機,種莖採用植株上部蔗莖(半莖種)或夏植甘蔗,結合施肥、種植、蓋膜為一體的機器雙行種植模式,適當加大下種量,節省勞動力。

田間管理

  • 芽前除草:新植蔗種植及大培土後應全部噴施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公頃用阿特拉津750毫升加乙草胺1500毫升對水900千克均勻噴施。芽前除草劑應選擇陰天且土壤濕潤時噴施,藥效效果更佳。
  • 施足基肥:畝施磷肥50千克,有機生物肥或復混肥100千克。蔗田田間管理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前期(下種後至分櫱末期)主要是防旱保水和排除積水,人工輔助破膜、補苗、追肥。補苗在2~3葉時進行,蔗行缺株斷壟50厘米以上應補苗。在蔗葉4~6葉時進行施攻苗肥,畝施尿素8~10千克。適當早培土。控制後期無效分櫱,小培土5~7厘米。中期主要是中耕除草、重追肥、大培土、防治蟲害。要求在5月份中旬至6月底以前完成。
  • 畝施追肥:尿素30~40千克,複合肥75~100千克,氯化鉀10~15千克並進行大培土,培土高度20厘米以上。
  • 蟲害防治:種植時畝施蔗樂樂8千克防治地下害蟲及螟蟲、薊馬、蚜蟲,4月初和6月初畝施康寬10~15毫升防治螟蟲一次。甘蔗中後期,注意的秋旱或遇大風大雨襲擊,要注意抗旱,低洼地塊應注意排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成熟期耗水量逐漸減少,應保持相對乾燥,利於蔗糖分的積累。注意防治鼠害,一般用滅鼠劑拌谷,分點施放于田間誘殺。

適時砍收

  • 保護蔗蔸:砍收時宜用鋒利蔗斧砍入泥3~5厘米,並儘量減少蔗蔸破裂,做到增收保蔸。先砍淘汰蔗,後砍留宿根蔗。
  • 抓好宿根蔗護理:宿根蔗要選上一年高產、蔗株分布均勻、無病蟲害的蔗地。宿根蔗提倡是“五早”栽培技術,即早松蔸、早灌水、早施肥、早上廂,早防治病蟲。砍後7~10天將蔗葉隔行還田,並破壟松蔸。出現斷壟30厘米以上的蔗行進行補種或移蔸補缺,確保無斷壟現象。松蔸應徹底掘淨蔗頭周圍的泥土,但不挖離原位,保證蔗芽能夠萌發。施基肥後及時覆蓋地膜和進行化學除草。針對該品種萌芽出苗率高、宿根性強、分櫱成莖率高的特點,有條件的蔗區可以採用全程機械化播種、中耕、施肥、管理和收穫,同時可適當延長宿根年限,在中等以上管理水平的蔗區可以適當將宿根年限延長至5~6年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