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毛薯1號

桂毛薯1號

桂毛薯1號,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作物,塊莖繁殖。莖左旋,基部有刺,基部4~6條主莖,每條主莖10厘米左右開始分枝(多分枝,分枝有刺,分布於整條莖,刺距多0.5~1厘米左右,有些2~3根刺密集);單葉互生,闊心臟形,一般的長和寬不會超過10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心形,基出脈9~13,被丁形柔毛,尤以背面較多,全緣,葉柄,長6~8厘米,有刺;雄花序為穗狀花序,單生,長約15厘米,雄花無梗或具極短的梗,通常單生,稀有2~4朵花簇生,排列於花序軸上;苞片卵形,頂端漸尖;花被淺杯狀,被短柔毛,外輪花被片闊披針形,長1~8毫米,內輪稍短;發育雄蕊6,著生於花被管口,較裂片稍短。雌穗狀花序單生於上部葉腋,長達40厘米左右,下垂,花序軸稍有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毛薯1號
  • 植物界
  • :旋花科
  • 分布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物種信息,形態特徵,產量表現,栽培要點,審定意見,

物種信息

作物種類:毛薯
品種名稱:桂毛薯1號
品種來源:從欽州收集的毛薯種質資源中,經系統選育而成。

形態特徵

蒴果較少成熟,三棱形,頂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狀,長約3厘米。寬約1.5厘米;種子圓形,具翅。花期初夏。地下塊莖頂端通常有5~10個分枝,各分枝末端膨大成卵形(長橢圓形)的10~15厘米左右塊莖,匍匐根較長10~15厘米,結薯較分散,單個薯塊重0.3公斤左右,大的可達1.0公斤,外皮光滑,由淡黃逐漸變為褐色,斷面白色、細膩,比普通白肉淮山粘液多。鮮薯澱粉含量14.0%,蛋白質1.02%,多糖1.26%,總甙8.0 毫克/100克。

產量表現

2012年~2013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2940公斤。2013~2014年在隆安縣、賓陽縣以及玉林市、欽州市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22.5公斤。2015年在隆安進行田間查定平均單株薯重2.42公斤,平均畝產2917.5公斤。

栽培要點

1、採用粉壟(打溝)或挖溝進行整地,壟深40~50厘米,壟寬1.2~1.4米。2、將種薯切成50~80克的種塊,切口蘸上草木灰或石灰消毒處理並在太陽曬乾後播種。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為好3、當苗高20厘米左右及時搭架,牽引莖蔓向上生長。4、重施基肥,當幼苗進入爬藤期,及時追肥,膨大期重施鉀肥有利於塊莖生長膨大;膨大期注意保持土壤濕潤。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廣西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廣西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