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信息
項目摘要
成果根據野外調查及形態計量結果,將桂林地貌劃分為溶蝕、溶蝕侵蝕、侵蝕三種成因類型,提出了本區主要岩溶地貌的成因有以下幾種:(1)均勻分布的峰叢窪地,主要是經降水溶蝕作用形成的,以豎向洞穴及伏流為主,隨著多邊形窪地演化達到一定規模後趨向穩定;(2)峰林平原,石峰高度與直徑成相關關係,其形成與邊坡面平行後退有關,為地表水流側向溶蝕作用的結果;(3)淺泡水帶洞穴發育,腳洞尤其發育;(4)負地形發育趨勢為大面積整體下降;(5)本區不存在多級峰頂面,峰林平原屬於流水岩溶,峰叢窪地與峰林平原不存在必然的演化關係和新老關係。 成果在系統蒐集、調查、實測資料和深入研究數百個洞穴的基礎上,編制了92個洞穴的圖集。對洞穴水蝕形態(分大形態和小形態)作了詳細分類;提出了小形態的分類方案,如指向流痕、窩穴、溝槽、井管、洞壁突出物等五大類和37個形態;探討了它們的規模、形成的水文特徵、水力學條件以及所代表的地下水動力帶。 對洞穴碎屑沉積物進行了一般的研究,對次生化學沉積物則作了詳細的成因分類,劃分為非重力水沉積、重力水沉積、協同沉積和疊置沉積四大類。初步查明了8種洞穴礦物,並探討了它們的形成機理。 根據洞穴古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結果認為,峰林平原40米以下的洞穴主要形成於更新世中晚期。套用礦物學方法、掃描電鏡、C14、鈾系列法、以及O18、C13穩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鐘乳石的結構、年代和古溫度。研究結果表明最早的石筍形成年齡大於69萬年,石筍內曾發生過三次沉積間斷,這與距今時間分別為21萬年、22-23萬年的古氣候變冷有關。根據C14資料,4萬年以來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作用可劃分為六期。 對本區不同水體的化學性質及飽和度分析對比結果表明:不同水體的侵蝕性二氧化碳主要是因上覆土壤層中的有機物分解所致。根據岩溶水地球化學研究結果,探討了洞穴空間的溶蝕及沉積機理。岩片的溶蝕試驗結果表明桂林地區的溶蝕速率為87.88毫米/千年。 成果內容豐富,在岩溶地貌、洞穴形態和成因、洞穴微形態和洞穴次生化學沉積形態及成因分類研究上,均達到了國內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