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里·葉夫謝耶維奇·季諾維也夫

格里戈里·葉夫謝耶維奇·季諾維也夫,蘇聯共產黨和共產國際早期領導人之一。生於赫爾松省一猶太人家庭。1902—1905年在瑞士伯爾尼大學學法律。1901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3年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站在布爾什維克派一邊,1907年當選為中央委員。1908年遭監禁和流放,逃離俄國僑居國外。1915和1916年先後隨列寧出席國際社會黨人齊美爾瓦爾得會議和昆塔爾會議。1917年4月回國,參加編輯《真理報》、《無產者報》和《工人報》。十月革命前夕,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反對列寧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方針,同加米涅夫一起在孟什維克《新生活報》上撰文泄露起義計畫。革命勝利後主編《訊息報》。1917年11月主張成立“清一色社會主義者政府”,退出黨中央。1918年在布列斯特和約問題上,支持列寧,反對布哈林。1919年起任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1921年起先後擔任彼得格勒黨組織領導人、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1921年3月當選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924年列寧逝世後,同加米涅夫、史達林聯合反對托洛茨基。1925年起不相信蘇聯一國能建成社會主義,進行一系列反對史達林和黨中央的派別活動,先與加米涅夫組織“新反對派”,後同托洛茨基結成聯盟。1926年被開除出政治局,免除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職務。1927年被開除出黨。後兩次恢復黨籍(1928年、1933年),兩次開除(1932年、1934年)。1934年12月基洛夫被刺殺後遭逮捕,1935年1月判刑十年,1936年8月經最高軍事法庭重審後判決處死。1988年6月由蘇聯最高法院宣布無罪和恢復名譽。著有《戰爭與社會主義的危機》、《逆流》和《為了第三國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