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過熱

核過熱

核過熱是指核電發展過熱的一種現象。與資本市場“核概念”的火爆相比,在現實中,缺乏核心技術,低端設備產能過剩,核原料不足,核廢料處理較難等諸多問題都會困擾核電的未來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過熱
  • 外文名:Nuclear overheating
  • 定義:核電發展過熱
  • 所屬學科:熱力工程
  • 相關名詞:核力發電、核電站
  • 拼音:hé guò rè
簡介,核過熱的具體表現,內資亂戰低端,外資搶食高利潤,警惕核過熱的必要性,防止核過熱的措施,

簡介

“要警惕核電發展過熱 ,防止產能過剩”, 2010年9月20日,在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機組投產慶祝大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發出呼籲。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的4000萬千瓦規劃目標有望提前 4—5 年 實現,但在我國核電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隱憂正在顯現。

核過熱的具體表現

內資亂戰低端

產業振興規劃出台後,企業無論有沒有實力,只要可以跟核電掛鈎生產附屬檔案,都去生產,造成結構性的產量過剩。全國許多地區和企 業,發展核電的積極性很高,跑馬圈場、搶占核電設備,過早過快地開展前期工作等問題都比較突出。專家指出,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改變,將極大地干擾國家關於核電規劃的總體部署,並且給核電事業健康發展留下隱患。“ 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以及其產能,目前還處於平衡狀態,甚至部分設備還不足以支撐裝機投入的需求。但是不具備技術優勢的部分設備,從目前的生產能力來看,已經超出了需求。” 盧小兵說。“ 核電設備大多不是標準件, 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等諸多方面量身定做。而當前的現狀是,真正具有需求的核電的關鍵環節還沒有達到核電發展的速度。

外資搶食高利潤

從當前核電設備的國產化比例來看,雖然國產化率已達70%,但剩餘的30%才是核心的關鍵技術並占到整個利潤份額的70%。核電建設和發展,主要的困難在於技術和資源的瓶頸。目前,我國選擇的“二代加 ”和“ 三代” 並行發展的技術路線。然而, 即使是已經在建且還將核准大批建設的‘二代加’核電站中,核心技術我們仍然沒有掌握。由於核電商業研發和運營資質的稀缺性,核電資源相對集中,處於一種自然壟斷的局面。而且涉及到核能利用,均屬於國家層面的談判,因此,雖然企業在搶食核電設備的蛋糕,但集中在低端產品,對政府引進高端核電設備價格影響不大。但是,核電設備已經實現商業化的環節,在談判中的競爭則是不可避免的。從企業個體角度而言,不排除由於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讓渡了一部分利潤給國外企業。

警惕核過熱的必要性

核安全,核廢料,鈾礦等問題都需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慢慢解決,核電是一個慢熱的過程。除技術因素外,制約核電發展的一個比較大的因素就在於安全問題。
核電安全性雖然比 較好,事故率低,但是一旦真的出了問題,整個核電產業的發展都會往後移。從安全形度考慮,核電站建設選址非常複雜,既要選擇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又需要地處偏遠,網點的布局非常重要。安全 問題可能是未來的一大制約因素。此 外,核廢料的處理也是安全問題的一大隱患。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宗鑫認為,核廢料處理的問題還未顯現出來。“一個百萬千瓦核電站大概產生20噸核廢料。以目前的裝機容量,產生核廢料的量是很小的。” 吳宗鑫說,“ 目前的處理方式是地下封存,相對安全,但是這種處理方式需要謹防地下水污染 。”
另外,核燃料的充裕與否也是困擾核電發展的一大問題。從目前的探明儲量來看不是非常充足,但是未探明的儲量還有很多。 以前由於核電裝機容量小,鈾礦資源需求量不是很大,在鈾的資源勘探開採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還有很多未探明儲量有待開發。

防止核過熱的措施

中國一定要謹記過去前蘇聯車諾比核事故的教訓。發生在1986年的那場核泄露災難,曾經對全世界核電行業帶來致命打擊。有人估計,這一事故最起碼使得全球核電發展節奏中斷了20年,一直到最近才慢慢復甦。
此後,各國也逐漸將核安全監管問題置於最重要的環節,分別從巨觀和微觀上加強管理。
核安全監管與其他環境保護問題不同,必須始終由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全過程管理;而且,監管的針對性也應該更強,要求更高。這就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專業人才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才可以降低核電廠的安全風險。
但實際上,與國外平均一台核電機組配備40名左右的專業人員不同,目前整箇中國核安全局的人數僅為300多人。此外,目前雖然中國的核安全監督技術規劃已全部與國際接軌,但監督人員的素質、專業知識以及監督手段的水平,卻遠遠未達到國際要求。這在監管人員本身數量較低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了核電潛在的安全風險。以這樣的人才儲備,即使對現有的14個核電機組進行監管已經捉襟見肘,更何況核電機組數量還在急劇增長中。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核電發展萬不可操之過急。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可能葬送中國核電的發展前途。畢竟,中國核電安全監管的挑戰,已不再是未雨綢繆的問題,而是迫在眉睫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