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打擊效果偵察

核打擊效果偵察,為查明核打擊的準確程度和被打擊目標毀傷情況進行的偵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打擊效果偵察
  • 出處:《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
由戰略飛彈部隊指揮員、參謀機關組織專業偵察部隊、分隊實施,並與其他軍種、兵種的偵察密切協同。20世紀50年代,核打擊效果偵察主要是判定大氣層核爆炸的性質、時間、位置和當量,蒐集核打擊後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60年代以後,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家使用人造衛星、太空梭等太空飛行器蒐集核爆炸資料,並設定次聲波、地震波和電磁脈衝探測陣、網,探測、監視全球核爆炸情況。核打擊效果偵察的基本任務:跟蹤測量戰略飛彈的飛行,探測核爆炸的地點、時間和當量,查明核打擊後目標的毀傷程度等。偵察方法有彈道測量、核爆炸地面探測、核爆炸空中偵察和核爆炸現場探測。彈道測量是對飛彈的飛行情況進行跟蹤測量。主要設備有電影經緯儀、大倍率望遠鏡、雷射雷達、單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相控陣雷達和無線電遙測儀等。所獲數據經計算機綜合處理後,可得到飛彈飛行、發動機關閉、彈頭與彈體分離、反飛彈武器攔截和預報彈頭落點等情況。核爆炸地面探測是運用地面探測設備對核爆炸產生的物理效應進行測量、記錄。主要設備有次聲波探測設備、電磁脈衝探測設備、地震波探測設備等。所獲數據經計算機處理後,可確定核爆炸的方式、性質、時間、位置和當量。組織實施核爆炸地面探測的要求:設定足夠數量的探測站,合理配置各種探測設備,構成長短基線的探測陣和探測網,以提高對核爆炸信號的識別能力和爆點的定位精度。核爆炸空中偵察是運用安裝在飛機、人造衛星和太空梭上的探測設備對核爆炸進行觀察和測量。主要手段有照相偵察、電視偵察等,所獲資料經綜合處理後,可獲取核爆炸的性質、時間、位置、當量和目標毀傷程度等情況。核爆炸現場探測是根據核爆炸現場測定的衝擊波的速度、火球中心的方位和高低角、火球或煙雲尺寸及熄滅的時間,確定爆炸距離、爆炸高度和爆炸威力等重要參數。核打擊效果偵察對核打擊的組織與實施、核打擊效果評估有著重要影響。未來核打擊效果偵察將以航天偵察為主不斷改進定位衛星上的核爆炸探測設備,以提高在全球範圍內的核爆炸探測能力和定位精度。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