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性硬化性白內障

核性硬化性白內障(nuclear sclerotic cataract)指在晶狀體的中心位置出現硬化和渾濁。此種典型的白內障多見於老年人,位於晶狀體赤道部的上皮細胞持續增生,纖維不斷擠向中心,中心纖維逐漸增加、硬化,透明度下降。多見於40歲以上,且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多。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核性硬化性白內障
  • 就診科室:眼科
  • 常見病因: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等多種原因均可致病
  • 常見症狀:視物模糊和視力下降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氧化損傷和抗生素的使用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部分光線被混濁的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到視網膜上,表現為視物模糊和視力下降。

臨床表現

單側或雙側性,兩眼發病可有先後,視力進行性減退,由於晶狀體皮質混濁導致晶狀體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單眼復視,近視度數增加,臨床上將老年性白內障分為皮質性、核性和後囊下三種類型。硬化性白內障屬於核性白內障。
核性硬化性白內障的晶狀體混濁從晶狀體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開始,出現密度增加,逐漸加重並緩慢向周圍擴展,早期呈淡黃色,隨著混濁加重,色澤漸加深至深黃色,深棕黃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數增加,病人常訴說老視減輕或近視增加,早期周邊部皮質仍為透明,因此,在黑暗處瞳孔散大時視力增進,而在強光下瞳孔縮小視力反而減退。
隨著白內障程度加重,晶狀體核顏色亦逐漸加深,由淡黃色轉而變為棕褐色或琥珀色。如長期得不到治療,晶狀體核最終可變為黑色,形成所謂的黑色白內障。晶狀體核顏色與核硬度有一定相關性,即顏色越深,核越硬。

檢查

1.眼壓測量
可排除高眼壓引起的視功能損害。
2.房角檢查
套用房角鏡、超聲生物顯微鏡進行房角的檢查,以了解房角的寬窄和開放程度。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是目前了解眼前段組織結構的一種重要方法,能夠檢查虹膜、房角、晶狀體及其懸韌帶情況,特別是在眼前段屈光間質混濁或小瞳孔時,是白內障手術前一種重要的輔助診斷手段。
3.B超檢查
是白內障的一種常規檢查方法,可排除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和眼內腫瘤等疾患。在晶狀體明顯混濁,眼底鏡檢查不能辨明眼底情況時尤為重要。
4.眼部特殊檢查
對手術效果存在疑慮或有特殊要求,懷疑合併其他眼病的患者,要進行相關的檢查。可酌情選擇角膜內皮細胞檢查、視網膜視力檢測、視野檢查、視網膜電流圖(ERG)、視覺誘發電位(VEP)、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眼底檢查及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等等。

診斷

根據病史、檢查和晶狀體發生變性和混濁,變為不透明,影響視力,而矯正視力在0.7或以下,可診斷為本病。

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否有效尚沒有肯定的結論。
2.手術治療
手術是核性硬化性白內障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採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一般無需等待皮質完全混濁即行手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