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

《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付鎖堂、喬德武、劉雲田、張大偉、張敏、任收麥、尹成明、甘貴元、張躍中、薑桂鳳、張冰清、潘洪峰、司道志、韓秦鵬、趙明君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10096
項目名稱
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主要完成人
付鎖堂、喬德武、劉雲田、張大偉、張敏、任收麥、尹成明、甘貴元、張躍中、薑桂鳳、張冰清、潘洪峰、司道志、韓秦鵬、趙明君
研究起始日期
2004-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7-12-01
主題詞
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
任務來源
國家計畫;

成果摘要

項目查明了柴北緣侏羅系、石炭系烴源岩分布規律及生烴潛力,解析了柴西深層地質構造,以盆地動力學理論為指導,在全盆地地質、鑽井、物探、化探、遙感資料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含油氣系統劃分,建立盆地油氣資源預測模型,提出盆地資源潛力評價方案及油氣勘探新突破的目標區。 項目取得了四項地質新認識,即柴達木盆地中生代以來經歷了五大演化階段,形成了四大含油氣系統;首次明確柴東石炭系具有較好的成藏條件,是重要的油氣勘探層系;柴北緣東段侏羅系具有較好的生烴條件,發育白堊系儲層,是重要的接替領域;柴西古近紀走滑控制了優質生烴凹陷,晚期擠壓形成圈閉,具有“早期控凹、晚期控藏”的特點。形成了二大勘探配套新技術,即寬線大組合等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和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優選了五大億噸級儲量規模有利目標區:柴西地區昆北斷階帶;柴西地區英雄嶺兩側深層;柴西地區尕斯斷陷斜坡區;柴北緣地區鄂博梁-葫蘆山深層天然氣;柴北緣地區德令哈斷陷侏羅系和石炭系。 根據研究成果,繼昆北地區切6井發現後,相繼鑽探了大量預探井和評價井,發現了昆北億噸級大油田。2008年和2009年共提交控制石油地質儲量7726萬噸,提交預測石油地質儲量2587萬噸。2010年在柴北緣鄂博梁-葫蘆山部署了風險井鄂深1井、柴北緣東段德令哈地區部署了區域勘探井埃北1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