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瀉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仁術便覽》卷一。為清熱劑。具有清肝瀉火之功效。主治郁怒傷肝,久而化火,胸脅脹痛,經前乳房脹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胡瀉肝湯
- 功用:清肝瀉火
- 出處:《仁術便覽》卷一
- 分類:清熱劑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註,附方1 柴胡瀉肝湯,附方2 柴胡瀉肝湯,
組成
柴胡一錢二分(3.6g),甘草五分(1.5g),青皮(炒)一錢(3g),黃連(炒)八分(2.4g),山梔(炒)八分(2.4g),當歸(酒制)一錢二分(3.6g),芍藥一錢(3g),龍膽草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瀉火。
主治
郁怒傷肝,久而化火,胸脅脹痛,經前乳房脹痛。
方義
柴胡疏肝木以解郁,青皮平肝逆以導滯,山梔清鬱火以涼血,黃連、膽草瀉肝火以滌盪積熱,白芍斂肝陰以舒攣緩急,當歸補肝血,以防疏泄太過耗傷肝體,甘草緩中和胃,調和諸藥。全方配合,共奏清肝火,解肝鬱之功。肝火得以平息,則肝鬱自解,肝絡清和。
加減化裁
乳房脹痛有塊者,加夏枯草、露蜂房、生白芷;情緒憂鬱,加鬱金、丹皮;少腹脹痛,加川楝子,延胡索;乳房刺痛、舌質偏紅者,為肝鬱化火兼血滯,加丹皮、山梔。
附註
附方1 柴胡瀉肝湯
組成 柴胡、甘草、當歸、川芎、青皮、山梔、連翹、龍膽草。
主治 火症目赤,喉痛,胸滿氣喘。
出處 《醫學傳燈》卷上
附方2 柴胡瀉肝湯
組成 柴胡、川芎、赤芍、膽草、決明、歸尾、密蒙、荊芥、尖生、蟬退、甘草。
主治 麻症,毒壅上焦,邪毒入肝,目赤。
出處 《麻症集成》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