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編(廣宗柳編)

柳編(廣宗柳編)

柳編(廣宗柳編),河北省廣宗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廣宗柳編是流行於河北省廣宗縣一帶的傳統編結手工藝,它起源於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廣宗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地沙鹼參半,為防沙抗鹽鹼,當地村莊周圍多栽種柳棵子,這為柳編業的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廣宗柳編製品以籃子、簸籮、八斗、盒子、礦工帽等實用器具居多,也有一些觀賞性的工藝品,其形制並無定式,多依藝人的製作經驗和實用需要而定。廣宗柳編技藝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在家族內部和師徒之間世代傳承,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融自然美和工藝美於一體的廣宗柳編製品很實用,是廣宗縣當地民眾十分喜愛的日常生活用品。

2008年6月7日,柳編(廣宗柳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5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編(廣宗柳編)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河北省廣宗縣
  • 遺產編號:Ⅶ-55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廣宗柳編是流行於河北省廣宗縣一帶的傳統編結手工藝,它起源於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300多年來,柳編行業在大辛莊一帶世代相傳,老少皆能,成為一種生計之道。
據姜姓家譜記載,姜姓是公元1406年由原山東省登州府遷民落戶大辛莊的,該村的孫姓、李姓等也都由山東遷來,距今已有600多年。當時這裡是一片沙荒、鹽鹼、沼澤地帶,為防沙、抗鹽鹼,這些先民在村莊周圍栽種了許多柳棵子(柳條),成為後來這裡形成和發展柳編技藝的重要基礎。在大辛莊村,流傳著清朝康熙年間張士傑、張士英兄弟帶著自己精心編制的簸箕,去京城向皇上進貢的故事。皇上一見到精製的簸箕,滿臉歡笑地問道:“此物何用?”張士傑隨口答曰:"柳條本是一把柴,能工巧匠編起來,拿到京城來進貢,能把糠皮簸出來。”,康熙一聽,龍顏大怒,可又一想,既然人家是好心來京進貢,何必使其難堪,只好強壓怒火說了句:“窮柳尖子, 難發大財。”張氏兄弟回來之後,不但沒有灰心喪氣,為了生計,反而傳承、發展了大辛莊村的柳編手藝。
20世紀70年代,廣宗縣辛莊村的柳編事業蓬勃發展,成為村裡的主導副業,並波及周圍七八個村莊。

文化特徵

柳條剝皮後表面光滑,色澤新潤,既柔軟又堅韌,以此編成的製品質量穩定,經久耐用。柳編技法十分豐富,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形制編法各不相同,與編織技法配套的還有劈條、上鏈、布套等輔助工藝和漂白、染色、著色、上油等裝飾處理手段。柳編製品十分講究造型、款式和紋理的美觀,成品以籮筐、提籃、簸箕、斗盆、箱包、椅凳、幾架等實用品居多,也有一些製作更加精細的陳設品。

製作工序

柳編主要的材料是柳條,柳條有三伏天打的白柳條和秋後砍的紅柳條之分,柳條砍下後捋去皮才能編制,風乾後的柳條需要在水中浸泡幾天,具有柔韌性以後方能使用。柳編對濕度要求很嚴,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地窖中完成。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柳編(廣宗柳編)製品十分講究造型、款式和紋理的美觀,也有一些製作更加精細的陳設品。這些製品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時代的變遷,柳編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逐漸減少,柳編技藝也在走向衰落。
傳承人物
姜朝春,男,漢族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柳編(廣宗柳編),申報地區為河北省廣宗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公布,廣宗縣文化館獲得“柳編(廣宗柳編)”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柳編(廣宗柳編)項目保護單位廣宗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1年1月18日,“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迎春展示活動”在北京舉行,柳編(廣宗柳編)代表性傳承人姜朝春被邀請參加,並展現柳編(廣宗柳編)製作工藝。
2019年5月19日,第十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在河北博物院舉辦,在河北博物院北區展廳展出了柳編(廣宗柳編)作品。
2019年6月11日,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學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廣宗柳編等非遺技藝的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