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疃絲綢是指繭綢,即柞綢,又稱山東綢或魯綢。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織造工藝。歷史上,人們把這裡生產的絲綢稱之為“柳綢”。柳疃絲綢在一個多世紀的艱難曲折光輝歷程中,留下了“織造府綢”、“絲綢之鄉”和“華僑之鄉”數座里程碑。2006年底,昌邑柳疃絲綢工藝已成功申報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昌邑市華裕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的魏耀琳入選山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成立了柳疃絲綢製作技藝傳習所。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產生,發展,衰落,織造工藝,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濰坊市昌邑市
遺產級別: 省
產生
傳統的柳疃絲綢,與中國的家蠶綢不同,是特指用野生的柞蠶繭蠶絲為原料織造的繭綢。山東東部山區自古以來盛產野蠶,但從漢代到明代,僅僅是被歷代統治者視為反映國家太平的祥瑞而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明代末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山繭的價值逐步被發現,繭綢的織造由之出現。明萬曆年間的《萊州府志》的貨物類就有了“山繭綢”的記載。但因為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的原因,山繭綢的發展和傳播異常的緩慢。近代棲霞人孫鐘澶《山繭輯略》載:“山繭之用,自漢至明,謂之祥瑞,終未能暢行,降至清初,文明日啟,齊東一帶,鄉間有以此制線代布者。”就是對這一史實的真實描述。
昌邑的柳疃居於膠濰平原,瀕臨渤海,並不出產山繭,那為什麼能夠成為中國繭綢的生產中心呢?這在《山蠶輯略》中同樣能找到答案!“……我棲自嘉慶初年以紡車紡線而盛行焉。至十七年大凶,鄉人或紡線,或織綢,以易有無,而賴以生活者益眾。其線名曰山線,織出之綢有二種,其次者曰小綢,亦曰黑綢。高者曰大綢亦曰白綢。山西昌邑俱到桃村安莊收買小綢,至張家口、西口兌換羊皮、口蘑等,否則或販賣於烏蘭查布盟。大綢銷行南地並北京。”可見昌邑柳疃絲綢的傳來與當時昌邑柳疃籍的商人在膠東販賣絲綢有關,因為豐厚的商業利益,昌邑柳疃一帶的商人由異地坐莊,逐步開始了本地織造。
發展
柳疃絲綢的原料最初來源於膠東半島的牟平、海陽、棲霞、萊陽和魯中南山區的日照、諸城、莒縣、沂水等地山區,後來遼東半島的柞繭也源源運來。清朝道光年間,柳疃的絲織業日益興盛,用繭綢品種逐漸增多,質量不斷改進。當時織出的名牌產品就有南山府綢、明絲綢、老寬綢二十碼、五十碼、大黃綢、小黃綢、一六綢等,這些品種用料精良,配絲合理,美觀大方,樸實耐用,深受商人和用戶歡迎。他們根據市場需要,又進一步完善工藝,漂煉壓光後,使柳疃絲綢外觀美麗,手感柔軟,穿著舒適。在此同時,織造業主還利用染布工藝,開始了絲綢的印染。
1845年,瓦城的趙連運首先來柳疃開設了“福盛店”繭莊(復興店前身)。龍池的齊恩明也開設了“廣盛店”。時隔不久“雙盛合”、“公聚棧”、“合盛棧”等十幾處絲綢商號相繼開設營業。繼此柳疃絲綢商號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
這些絲綢商號將購進的原料,發放四鄉農戶,有繅有織,再根據加工工日費用和產品質量優劣等級,於月底或季末結算帳目。這樣農戶可做無本的家庭手工業,以補農業不足。而商號也不用上繅絲和織綢設備即成為絲綢產品的廠家。逐步確立了一個社會加工、工貿相聯的生產形式。建立起了一個絲店、機戶和機匠三位一體的生產體系。機匠受僱於機戶,出賣勞動力,機戶則根據絲店的來料和要求,加工出需要的絲綢產品,而擁有較大資本的絲店,則用放料取貨,以貨出售的方式,從事商業經營。這種產銷相聯的經營方式對柳疃絲綢生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到清末民初,柳疃柞絲綢業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此時以柳疃為中心的數百個村莊,幾乎家家織機聲,村村有半屋(半地下室機房)。這時膠濟鐵路修起,內陸與沿海諸港口的溝通,使膠魯接壤腹地的柳疃成了一個繁榮商埠,各地的商人云集而來。清代王元廷《野蠶錄》對當時柳疃的繁榮有著詳細的記述:“今之繭綢,以萊為盛,萊之昌邑柳疃集,為絲業薈萃之區,機戶如林,商賈駢陛,繭綢之名溢於四遠。除各直省外,至於新疆、回疆、前後藏、內外蒙古,裨販絡繹不絕於道,鑣車之來,十數里銜尾相接。”可見當時柳疃已經成為銜接我省各地經濟的樞紐之地。
1902年,清政府為便於絲綢交易、貨幣匯兌、信函交流,在柳疃領先設立了郵政局。郵政局的設立,使柳疃的白銀交易更趨活躍,成了昌邑縣金融活動中心。《野蠶錄》記載:“其銀價比鄰境恆低一二百文,鄰境之購銀者,無不唯柳疃之是趨,以區區一市鎮,而有爐房八家,其輸入者可知矣。”
民國時期,柳疃鎮已成為山東山繭綢的主要生產基地。1916年,柳疃商務會在街北小龍河上,樹有“萬善同歸”石碑,僅碑陰所刻捐款的商號、煉房、店鋪就有140餘家,足見當時柳疃絲業的發達和商貿的興旺。1933年版《現代中國實業志》載:“山東主要產綢產地,為昌邑、棲霞、牟平等縣,均共有織機六七千架,每年織繭綢一百餘萬匹,全省總產量約達一百五十餘萬匹,約占全國繭綢總產量百分之八十。“另,民國二十一年《膠濟鐵路經濟調查資料彙編》載:“(昌邑)織綢木機在前十數年繁盛時期,約有一萬餘架,工作人員數達十萬左右,出品約六十萬匹,總值約四百萬元。”可見昌邑所產又占此百分之八十的百分之六十還要多。此時期,柳疃絲綢暢銷本省,也銷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同時還遠銷亞歐諸國。一些當年在異國背綢包袱的華僑說:“在國外向家鄉寫信,地址只寫中國柳疃即能郵寄到家。”
1914年,《膠州灣》(日、田原天南著)載:“柞絲綢是山東著名的物產……柞絲綢的主要產地,是萊州府下的昌邑柳疃(濰縣東北40公里),柞絲綢的原料,粗品使用遼東半島的安東、寬甸、鳳凰城、岫巖、懷仁等縣的柞蠶絲,精品使用山東省內膠東和魯中南的柞蠶絲,其價低廉,富於持久力……。昌邑下的柞絲綢年交易額約一千萬兩。出口方面從前主要是印度,其後是澳大利亞、紐西蘭。銷歐洲大陸法國最早。近來英國、美國也需。日本就不待說了。其用途作為服裝面料,現在飛艇、汽車也開始套用。近來法國、義大利又進口山東的柞絲原料,用其織綢,名曰“里昂山東綢”和“義大利山東綢”,來販賣銷售,但其價格低廉方面無法和山東綢比。”通過日人的這段敘述,可見柳疃綢在世界上的位置和聲譽。
衰落
大約從1916年起,柳疃的綢業開始出現衰退,《膠濟鐵路經濟調查報告彙編》稱其原因有五:“一是外國人造絲湧入,日本人造絲避關偷運我省霑化、利津、羊口、下營,再銷往內地。二是俄國閉關拒絕外貨輸入,我即失去洋國外市場。三是受南洋各島日英屬地復行重稅,暗示抵制。我銷貨市場頓形疲滯。四是遼寧柞繭原料被日攫取,失去柞繭原料基地。五是織綢技術不改良,再加施漿過多,質量下降。”
柳疃柞絲綢向為出口大宗,當地鄉民賴以織綢手藝生活者不下數萬人。為使絲綢銷路“東山再起”,昌邑柳疃以及周邊雙台、龍池、南逄一帶的行商,背起綢包,遠赴南洋等地推銷絲綢。往返跋涉,帶回國外市場信息,同絲綢商號和織戶共同研討改進絲綢工藝來提高產品質量。官方也引起了重視,首先準予免稅。故雖在殘喘危機著急際,仍可支持生產。1920年“東海關稅務司以昌邑繭綢銷路日滯,曾呈準農財兩部,通令各海關,昌邑繭綢凡出口者一律免稅”(1929年6月《山東工商極》第一期)。至1924年,又經東海關呈請批准,“前項繭綢運往本國在內地銷售者亦一律免稅”(同上)。延至1926年 “張宗昌督魯,創設貨物稅局,復經工商等據情呈請奉令核准援案免稅,故當次時代民眾雖呻吟于軍閥鐵蹄”蹂躪之下,而柳疃絲綢業“猶能延茲生命”。“且此項繭綢在昌境並非有工廠製造,其從事工作者多系一般貧民老婦幼女之家庭工藝,念保護民生,獎勵特種工業,國府已有專條,為此懇請轉呈政府準予援照成案,豁免昌邑繭綢統稅”(上為原載1929年10月《山東工商報》公牘7-8頁,陳鸞《呈山東省府》)。1933年,美國舉行“芝加哥百年進步紀念世界博覽會”,美國總統胡佛宣言邀請世界各國出品參加。柳疃綢參加展出,並獲殊榮。但衰敗之勢,難以挽回。
這一時期的品種主要有 : 34寬單絲綢、25寬單絲綢、215寬雙絲綢、32寬單絲綢、12寬雙絲綢、15寬雙絲綢、16寬單絲綢、16寬雙絲綢、195寬單絲綢、195寬豆紋花綢、土大綢和捻線綢等。
織造工藝
繭綢的織綢機具與工藝與傳統家蠶綢的機具基本相同,紡織機具分主機和附機。主機:歷史上用腳蹬手扔小木機,也叫扔梭木織機。主要部件:機樓子、黃瓜、壓軸、盛筐、螞蚱腿、倒樁、將軍軸、元寶軸、座板、機身、盛匙子、小壓刀、幅張、腳踏板、機耳子、比廷、梭等。用這種機織綢,一般5-6天可織50碼老寬綢一匹,快者4天一匹。扔梭木織機一直沿用至1957年。
附機:人力織綢,附機簡陋。可分 子、撐撐、牽床、擰穗車、打轂轆車等部分。絡子,過去一直是人工手搖撐撐車進行綰絲,幾百年來無改進。
工序:人力織綢,主要經過配絲、藥絲、漂絲、絡絲、牽機、刷機、作穗、織造等工序。配絲,把絲線進行調配順色,使絲粗細和色澤大體一致。藥絲和漂絲,把調配好的絲放在藥缸中浸泡,再擰淨曬乾,縷好。絡絲,把絲軲轆在撐撐上,再均勻地搖在 子上。牽機,按經的總頭數把絲牽在一起,到一定長度再拾絞。刷機,給牽好的經線上漿。作穗,把緯絲擰成穗子或打成櫨梏。上述完畢,即可上機,經緯交織成綢。織綢要把好三關:一絞口(開絞),二水口(穗子的乾濕度),三飯口(鬆緊)。幾百年來,柳疃織綢的經驗:“不織稀,不織欠,不織底漏和反線”“大成色,好邊道,底漏差梭也不要”。
從發展、興盛到衰落,柳疃絲綢經歷了約200餘年的風雨。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傳統的柳疃絲綢重新獲得了新生,延續至今,仍舊煥發著熠熠的光彩。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文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