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0年10月30日,黃石市建委機關黨員30餘人前往陽新縣大王鎮柯畈村開展植樹活動。活動中,市建委投入資金4萬餘元,為柯畈村購買回桂花樹、白玉蘭樹480餘棵。
陽新縣大王鎮柯畈村是市建委今年的“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村”,為了開展好這一工作,市建委投入大量資金並為該村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活動廣場,建了1100米的通村公路、2個廁所、4個垃圾池,改建了950平方米的水塘、28個廁所,硬化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娛樂場所,拆除了17棟危房。
發展
陽新縣大王鎮柯畈村的一個建設工地呈現繁忙景象。施工人員拿著鐵揪、烊頭等工具。
曾富甲一方的古村落
在柯畈村,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柯畈村人去陽新城裡辦事,不走別人的路,不喝別人的水。什麼意思呢?原來,從柯畈村至陽新縣城幾十公里都是柯姓的田地,當然不走別人的路,喝別人家的水了。可想,當時的柯畈村是多么富裕和殷實。
在柯畈村,至今依然保存了許多古村的特色,那些舊宅大都是清朝年間建的,特別是祖堂門前有一塊清道光二十六年的石碑,石碑上就記載了柯姓的變遷。在一些老宅的牆體上,也保存了不少當年房屋的青磚上刻有“道光年建造”等字樣,以及埋在牆體內的石雕。
在一條悠長的古石板巷裡,柯常崎等老人給我講了兩個小故事。清朝末年,村里出了一位叫柯受波的有錢人,他做了一棟一進七重的豪宅,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宅里幾十個天井,100多間廂房。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沿江攻入陽新,進入柯畈村,將其財產全部沒收,當時徵用了100多名村民,將其錢窯的錢幣挑至大冶湖碼頭運往軍營,結果,100多名村民竟挑了一個月零三天,錢財不計其數。有的村民故意將籮筐粘上泥巴,每天用泥巴粘了不少的錢幣帶回家。如今,這棟老宅只剩下少量的斷垣殘壁,村民在其上蓋了不少的新房。民國時期,村裡有一位叫柯長青的大富人,據說,他是當時大冶、陽新與鄂州三地的商會會長,他在日本一家銀行存放了大量的錢幣。抗戰爆發後,日本鬼子占領柯畈村,並將村後一個大教堂炸毀,用於修築戰壕。此時,柯長青想取出自己的存款,結果,由於數目巨大,銀行無法兌現,柯長青眼見國破家亡,一氣之下,將巨額存單撕毀了。2002年,日本通過中國政府找到了柯畈村柯氏後人,擬歸還這筆巨款,結果,沒有憑證而痛失。
老人們說得有根有據,我不能妄加評論其中的真偽,但近觀柯畈村現存的實物,當年的富有是可想而知的。我想,幾百年來,古村一定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姍姍走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