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動力學》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黃天衣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動力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黃天衣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申請代碼:A1801
- 研究期限:2002-01-01 至 2003-12-31
- 批准號:10173007
- 支持經費:14.5(萬元)
《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動力學》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黃天衣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動力學》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黃天衣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研究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分類,軌道長期演化和軌道的起源。著重研究這類天體軌道中的混沌現象和各種共振態與軌道穩定性的關係。探索大質量未知天...
柯伊伯帶(英語:Kuiper belt),又稱作倫納德-柯伊伯帶,另譯柯伊伯帶、古柏帶,是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側,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帶的假說最先由美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倫納德提出,...
50年前,一位名叫吉納德·柯伊伯的科學家首先提出在海王星軌道外存在一個小行星帶,其中的星體被稱為KBO(Kuiper Belt Objects)的星體。以後,天文學界就以納德·柯伊伯名字命名此小行星帶。天體簡介 柯伊伯帶天體,是太陽系形成...
在天文學中,類QB1天體(Cubewano)是指運行軌道在海王星之外,且不與大行星產生軌道共振的柯伊伯帶天體。基本介紹 在天文學中,類QB1天體(Cubewano )是指運行軌道在海王星之外,且不與大行星產生軌道共振的柯伊伯帶天體。這類天體的...
太陽系小天體是太陽系形成和動力學演化過程的見證者,它們的空間分布和軌道特徵蘊含著太陽系演化歷史的重要信息,行星的脫洛央區是太陽系內僅次於柯伊伯帶的重要的小天體聚集區。本項目擬以包括脫洛央天體在內的行星共軌小天體為對象,...
美國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這個區域是短周期彗星的來源。1992年,兩個不相信外太陽系完全為空的天文學家Dave Jewitt和Jane Luu發現了第一個此類天體。從1987年開始,他們就在天空中搜尋海王星軌道外的天體,經過整整...
如採用產生連續小推力的離子電推進技術、巧妙利用行星引力輔助、探索太陽帆和磁帆等新概念飛行器; 傾向於多種類型的導航技術,如大功率地面測控技術和自主導航技術; 探測目標的選擇更加廣泛,如近地小行星、柯伊伯帶小天體等,及一次...
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組成,質量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1/6、月球體積的1/3。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皆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44億千米),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74億千米)。冥王星會周期性進入...
由於傾斜度小於90°,因此,鬩衛一的軌道相對於鬩神星的軌道是前進的。到2239年,鬩神星和鬩衛一將進入相互影響的時期,屆時鬩衛一的軌道平面與太陽對齊,從而使鬩神星和鬩衛一彼此交替出現。形成 天文學家發現六個最亮的柯伊伯帶天體...
木星的月亮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詹姆斯·E.韋伯(1906-1992)柯伊伯帶天體 傑拉德·彼得·柯伊伯(1905-1973)6 彗星、流星、小行星和月球 彗星 埃德蒙-哈雷(1656-1742)流星、流星體和隕星 小行星 月球 結語 譯者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