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事很簡單,以書信體記錄了美國女作家海蓮·漢芙和倫敦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經理弗蘭克·德爾跨越了20多年的傳奇書緣。
書本由作者海蓮和弗蘭克,以及其家人、書店員工的通信集組成。海蓮是個窮困潦倒的美國女作家,但嗜書如命。因為不堪忍受紐約昂貴、庸俗的新版本書,按照報紙廣告推薦,寫信到大洋彼岸的馬克恩與科恩書店,希望購買絕版舊書,很快獲得回音:對方找到了她想要的書,還很細心地隨信附上了英版和美版發票,並把找零附上。這一切開始於1949年10月。
海蓮愛書,弗蘭克是個嚴肅古板但很專業的書商,她要的各類離奇古怪的絕版舊書他都能找到,而且細心地為她留意不同版本。信任和欣賞很快建立。於是,海蓮開始給書店的人郵寄整箱的雞蛋和大塊大塊的火腿。那時候,英國處於重建時期,物資匱乏。海蓮的善舉獲得了書店人和書店經理一家人的尊重。他們給她送了漂亮的手工桌布,那是弗蘭克的鄰居的作品。而書信往來也開始從海蓮和弗蘭克之間擴大到海蓮和書店員工以及弗蘭克一家人之間。通信頻率不一致,有時候一個月好幾封,有時候一年幾封。對話內容從最初的找書擴展到相互發牢騷扯家常。書店後來甚至為海蓮預先郵寄她想要但是暫時無力支付的書本。
創作背景
住在紐約的窮困自由劇作家海蓮·漢芙喜愛讀書,尤其熱愛英國文學,因受不了紐約市場上枯燥無味的暢銷書,在閱讀了《星期六文學評論》上的廣告後向英國“馬克斯與科恩”舊書店訂購圖書的書信合集。在寄出信的時候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也許是廣告中的“絕版書”和“古書商”這一類詞語在她看來與“昂貴”相掛鈎,信中的措辭正式又拘謹,20天后她收到了回信,對她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並且附上信中要求的書籍,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熟捻,信的內容也不再拘泥於詢問書籍和報價,海蓮儼然已經把弗蘭克當成自己的老朋友,對對方的生活也略加關心。就在通信持續了二十年的時候,故事突然結束,這些年來,陰差陽錯,她仍舊沒有踏上英國這片土地,沒有親自見一見與她通信長達二十年的書店老闆。她對於這個書店的唯一印象只有瑪克辛在信中的描述:書店裡混著木香和霉味,門口的老紳士對他問好,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遺憾徜徉在心中,海蓮在弗蘭克去世之後不忍心讓些珍貴的書信永遠藏在書桌抽屜里,經弗蘭克家人的同意,出版出來流傳世間。
人物介紹
海蓮
海蓮是一位有著真性情的女子,嬉笑之間卻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信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深奧的比喻,甚至都沒有太多複雜的句型,海蓮的信中時刻透露出她的機敏熱情,時而調侃,時而風趣。雖然她的生活並不如意,住在“白蟻叢生、搖搖欲墜、白天不供應暖氣的老公寓”,卻還是能在破舊的沙發上體會經過百年《五人傳》。
弗蘭克
弗蘭克作為男主人公,對他的描述並不太多,讀者的印象只能從海蓮收到第一封回信時開始,信中的稱謂和內容讓海蓮認定對方一定是一名合格的英國紳士,做事嚴謹又認真,獨自經營著一座小小的書店,等待著有著相同愛好和品位的讀者登門,仿佛是等待著一場美妙而精心的相遇,沒有約定的時間,有的只是不期而遇的驚喜。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查令十字街84號》以十分精煉的文字,描述了一個可以無限拓展的故事,一個個小小的幽默里,透露弗蘭克的人格魅力與紳士風度,一個個抱怨的嗔怪中,體現了海蓮的率真和陽光性情。從這不經意的流露中,可以一窺文字背後的那份深沉真摯的情感。其實,每一封書信都是愛的表述,而都沒有愛的隻言片語,這就是功夫在詩外的主題。不乏抱怨但並不討厭,彼此的書信里,除了感謝之意就沒有其它明顯的表達。但可以體味弗蘭克與海蓮之間那說不出、道不明的羈絆、牽掛和思念。書信在遠隔重洋的兩地穿越,以無窮的力量,穿越了千山萬水,卻消弭心與心的距離。沒有相同的心路,不可能有一樣的靈魂。這相同的心路,演繹了這個溫暖全世界的故事。海蓮的每一封書信,都在傳遞著自己向上快樂向上的情懷,讓弗蘭克一家都能夠領略到她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關愛,也讓讀者感受一種澄澈無私的情懷。弗蘭克及其妻子的每一封書信,都是在含蓄地表達一種超越私利的問候與關懷。他們傳遞的都是溫情、關懷、快樂,而他們在現實生活里所付出的艱辛,所面對的心酸和苦難,誰都不去探究,誰都不去展示,傳遞的都是正能量。
藝術特色
《查令十字街84號》是通過書信的形式,展開情節的作品,所有的書信都是原版的再現,使讀者讀來更感親切真實。
從小說的形式看,是完全的書信體小說,但在眾多的書信體小說中它卻是最獨特的,因為它所有的書信都是真實的。書中所有的文字都是日常書信的真實再現,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清新淡雅,沒有任何的矯飾和雜質。小說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情景,表達了人與書、人與人之間的感人情愫,使讀者讀來倍覺親切真實,仿佛置身其中。海蓮和弗蘭克之間的書緣和情緣,在20年間穿越重洋,自由的飛翔,20年間不曾中斷,卻未曾謀面,深情厚誼藏於文字的背後,讓讀者自己去探查。每一封書信都是他們的真情流露,都是真實生活的告白,是率性之作,沒有雜質,沒有矯飾。那些幽默的話語,既展示了海蓮的率真,體現了弗蘭克的紳士。
作品影響
1975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查令十字街84號》第一次拍成了電影。1981年,它被英國戲劇界改編成了舞台劇。1987年,它又再一次被美國人改編成了電影,由
安東尼·霍普金斯、
安妮·班克羅夫特、
朱迪·丹奇等演員主演。該書也一直在西方國家長銷不衰。
作品評價
一位妙語連珠的美國女作家和一位正直、穩重的英國紳士之間的碰撞極有趣味,而那種因書而起的相知、相惜和若有若無的柏拉圖式的情愫,不事雕琢就能感人至深。然而,因為經濟原因,直到弗蘭克去世,漢芙都沒能去英國和他見上一面。等她終於到達心中的那塊聖地時,書店卻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著拍賣。這本書給出的結局是遺憾的,淡淡的愁緒連綿不絕。(《城市快報》評)
出版信息
書名 | 譯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ISBN |
---|
查令十字街84號 | 陳建銘 | 譯林出版社 | 2005-05-01 | 978 780 6579060 |
作者簡介
海蓮·漢芙,1916年4月15日出生在費城。絕大部分的歲月都在曼哈頓度過,一生潦倒。海蓮·漢芙生前從事最多的工作乃是為劇團修審劇本;並曾為若干電視劇集撰寫劇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記體的紐約市導遊冊《我眼中的蘋果》、自傳《Q的遺產》、《紐約來鴻》、《布魯姆斯伯里的女伯爵》以及一系列以少年為對象的美國歷史讀物。1997年4月9日因肺炎病逝於紐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