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葉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柞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蘇沈良方》卷九。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主治發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柞葉湯
  • 出處:《蘇沈良方》卷九
  • 功用: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 主治:發疽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柞木葉(乾)四兩(120g),乾荷葉四兩(120g), 萱草根(乾)二兩(60g),甘草節一兩(30g),地榆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細銼。每服半兩,水二碗,煎去半,分二服,早、晚各服二服,滓並煎作一服。有膿血者自安,膿血在內者自大腸下,未成者自消。有瘡者貼下藥:通明牛皮膠一兩(水半升,熬令化)黃丹一兩,入膠中煮三五沸。上放溫冷,以雞羽敷瘡口,有瘡即斂,未成瘡者塗腫處即內消。

功用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

發疽。

方義

《本事方釋義》:枳殼氣味苦寒,入足太陰;白朮氣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香附子氣味苦平,入足厥陰;檳榔氣味辛溫,入足太陰。此心下積聚痞悶,脘中不爽,多噫敗卵氣,脹疼者,皆由中氣餒弱不振,以甘溫守中,而用破氣消積之藥攻病,則正氣不傷而宿病頓去矣。

重要文獻摘要

《蘇沈良方》:“柞葉湯治發疽。柞木葉(乾)四兩,荷葉(乾)四兩,萱草根(乾)二兩,甘草節(生)一兩,地榆一兩上,細v,每服半兩,水二碗,煎去半,分二服,早晚各一服,二服滓並煎作一服。有膿血者自安,膿血在內者,自大腸下,未成者自消,忌一切毒物,有瘡者貼後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