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關鎮,柘城故城層疊著從新石器時代明代的文化遺存,總面積達288萬平方米,是豫東地區文化內容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柘城故城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8月至10月的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柘城故城的城牆為戰國時期築成,還發現有漢代建築夯土台基、戰國和漢代及明代的古井。像柘城故城這樣完整、大規模的城池在中原地區並不多見。這座故城從戰國時期一直使用至明代達千年之久,城池比較具有延續性。柘城故城的探明發現對研究中國古城池發展、演變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文獻記載,文物遺存,區域劃分,古城牆區,漢文化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文化價值,遺址保護,

歷史沿革

柘城故城城址底層的龍山文化遺址說明,至少5000年前這裡已有人類棲息生存。
柘城縣炎帝朱襄氏陵柘城縣炎帝朱襄氏陵
遠古時代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在此建都。
夏代時,這裡稱“株野”,大概生長著茂密的株樹植物。
商代,又稱這裡為“秋地”,也是因為這裡禾苗生長旺盛。
周朝時期,屬陳國。春秋時期為陳國的株野,戰國時期為楚國的株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並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始在這裡設定“柘縣”。
公元前209年9月,秦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不久就向西北發展,並攻克柘縣。
柘城縣故城老照片柘城縣故城老照片
兩漢,柘城境內的柘縣、傿縣並存。從西漢開始,人們在柘縣城的四周夯築高大堅固的城牆。其城牆周長十一里,高二丈,牆寬一丈八尺,城外濠池也為一丈八尺。北城是以夯土堆積而成,十分堅固。每至梅雨季節,城外水勢高漲,城內雖地勢低洼,但因城池堅固,大水也不至淹沒縣城。根據史志記載,西漢時期故城城牆多次修繕。
西晉柘縣廢,併入寧陵縣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恢復原縣名,稱“柘城縣”。
北舊湖北舊湖
成化元年(1465年),柘城縣城牆坍塌。
成化十三年(1477年),柘城知縣甄儒將城牆修繕。
正德六年(1511年),農民軍劉六、劉七等作亂,署衙同知韓補對城牆進行了維修。
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間,柘城歷任知縣胡世忠、於濠、高舉王瓚、艾景賢、馮鉞等,都對城牆進行過維修。當時的城門有四處,東門叫瞻魯門,南門叫永安門,西門叫仰京門,北門叫長樂門。四門均建有城樓、女牆(城牆上的矮牆)。女牆是以藍磚砌成。
據清光緒柘城縣誌》記載,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因柘城居於黃泛區,隨著黃河的屢次泛濫淤積,城牆外的地面被一次次的黃水塵沙越提越高,雖然柘城人民與洪水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但終於沒能阻擋住洪水的侵襲。黃河自野雞崗決口,河水沿著舊黃河從西北方向湧來,直衝縣城,城牆坍塌,雨水夾雜著河水注入城內,官署民居被淹沒殆盡,城內居民移居南關數十年。從此,古縣城荒廢,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北舊湖。柘城故城被淹沒後,居民逃至城南的高崗地帶避難,形成居民區。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鑒於師尚詔作亂,知縣姜壽倡率眾人在城南重建新城。城周長四里,高二丈,城牆寬一丈余,並在城外開鑿了無水城壕,繞城一周,深一丈,寬三丈。建有四門,東為迎熙門,南為向明門,西為望汴門,北曰拱辰門。四門修築城樓,舊南門處建縣衙,用於署衙辦公。
柘城故城柘城故城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縣劉田重修四門城樓,將女牆改為磚牆。
萬曆十一年(1583年),知縣馮榛重修東、西二門,建8處敵台,15處警備通道,並在四門城樓外用疊磚修建了吊橋,以防流寇入侵。
崇禎九年(1636年),知縣馮鳴玉與縣內知名人士杜齊芳、劉心乾等創修磚城,改南門外為向巽寅陽門,且將城壕挖深。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縣城再次毀於流寇。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知縣朱用溱進行了修繕。
順治十四年(1657年),知縣張繹再次對城樓進行修復。在城牆上建敵樓12座,垛口997處,並加固了四門吊橋。
雖然舊城廢棄,無人居住,但堅固的城牆對於新城來說仍然起著防護的作用並仍然被修繕。《柘城縣誌》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北城圮於水。知縣史鑑損資修葺。北門橋亦圮,並新之。”“舊城雖廢,遺址尚存,土剛堅固,足御水患,況河水自西北來,新城實賴以保障。新城土弱易頹,卒不可守,若更磚甃舊城,亦一勞永逸之計也。”
柘城故城石碑柘城故城石碑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柘城知縣周夢龍同縣內知名人士一道捐款修繕,城內居民的安全得到保障。
清鹹豐四年(1854年),城池被捻軍摧毀。
清鹹豐五年(1855年)春,柘城知縣王元緒對坍塌的城牆、城樓等進行了維修。
民國之後,柘城城牆漸漸失去其保境安民的作用,再沒有維修過,直至漸漸推平。如今,只剩下北舊湖西側一段長500多米的故城西城牆。
2015年8月至10月的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柘城故城的城牆為戰國時期築成,還發現有漢代建築夯土台基、戰國和漢代及明代的古井。像柘城故城這樣從周代一直使用至明代達兩千六百年之久的城池在中原地區並不多見,城池比較具有延續性。

文獻記載

柘城故城,相傳為人文始祖三皇之一炎帝朱襄氏的建都地。
柘城縣地圖
《路史·禪通紀》記載:朱襄氏“都於朱,故號曰朱襄氏”。“朱”在何處?《路史·禪通紀》載:“陳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按:即陳之株野。”
寰宇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朱襄氏故都遺址即在柘城。

文物遺存

根據商丘市柘城縣文物工作者勘探發掘,柘城故城城牆層疊著從新石器時代明代的文化遺存,是豫東文化內容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
柘城故城柘城故城
柘城縣文物部門通過對柘城故城耐心細緻的考古發掘,發現以故城牆基為邊界,文化內涵豐富,發現了較為典型的文化遺蹟,出土了大量的文化精品。主要遺蹟有街道、房基、庭院、水井、排水設施等;典型文物有漢代的大陶瓮、漢代五銖錢唐三彩、唐代白瓷、宋代黃釉瓷器以及元、明時期的各種瓷器和各朝代的建築構件等。
柘城故城的城池呈長方形,東西長1800米;南北長1600米。西城牆的寬度為42米;護城河寬度為100米左右;西城門以內距城牆60米還探明有南北長134米、寬7米的道路,此路與西門出口相連線。
故城西城牆位於縣中醫院西側,總長度1600米,西關村以北殘存的城牆南北長915米,牆基寬32米,現保留在地面以上的城牆南北長230米,寬10至15米,高5至10米不等,城牆為夯土築就。夯土層厚約12至20厘米。夯土城牆早於戰國,至明代廢棄。該城牆是多個朝代築修形成。此城牆是豫東地區保存較好的一段土城牆。”
保留下來的西城牆為夯土層,長約500米,高15米,包含了不同時期的勞動人民為防禦水患而付出的智慧。此段城牆夯窩顯現清楚,夯層中夾雜有少許不同時期的遺物,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建築城牆的方法和使用的築造工具。

區域劃分

古城牆區

從故城北門口往西的一段城牆,土質堅硬,夯土層平均在十四厘米左右。裡面的兩漢、晉、隋、唐、宋器物標本較多,偶有戰國銅鏃、鐵錛和漢代小薄磚墓出現。這些早期遺物的出現,可能是後人築城提土帶上去的。這說明,這段城牆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這為“秦置柘縣”提供了“城”的支撐。

漢文化區

從北門口往南至原來的朱襄王廟舊址,也就是北湖的北半部。這一帶出土的早期文物大都是漢代、漢代以前和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遺存,尤其是舊湖東北區挖魚塘時曾出土了漢代的下水管道。這標誌著柘城在漢代已經具有了較大城市的規模,並且在城市建設中已經很重視環境設施了。

手工業作坊區

在故城的最南部(柘城縣春水路北小街北端至文廟街北端一帶。這裡出土了大量的商代和秦漢時期的器物和更早一些時期的陶器,另有鹿角質磨製工具、燒骨、紡輪、網墜、三國時期的瓦當、曲尺型建築構件,並有大面積的紅燒土面,在燒土面近旁還發現了一塊重50公斤的含有銅質的鐵塊。由此推斷,這一帶應該是早期的手工業作坊區。同時這一片還發現有多個時期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現象,這可能是洪水從故城西北方向衝來,沖淤而形成的。

居民區

沿柘城縣春水路向北至原水利局以西這一帶。西關村委挖魚塘時曾出土過水井、房基、錢範和陶器,說明這一帶是居民區,也是重要的手工業作坊區。
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城是不能隨便建的,它也要遵循嚴格的等級制度。官大城牆高,天子的城天下第一。漢代城牆大都是土城。唐代以後,大都是磚城。明代盛行築城之風。柘城故城的城牆寬大、高深。這也能從一個側面佐證,歷史上的柘城,人口眾多,交通方便,商業繁榮。

文化價值

柘城故城雖然變成北舊湖,但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積澱豐富。清代邑人有“平湖風靜浪花低,貼水雙飛乳燕齊,矣乃一聲煙日上,輕舟間放柳塘西”“溟接一天碧,霞連兩岸紅”的詩句。湖內及周邊有夏姬墓、瓷神台、錦雞園、朱襄王廟舊址、柘城故城遺址等。
如今,殘存的西城牆像一位受了傷的老者,躺在大地上,默默注視著柘城的滄桑變化,為這方古老的土地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遺址保護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柘城故城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