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顯帶技術

染色體經過某種特殊的處理或特異的染色後,染色體上可顯示出一系列連續的明暗條紋,稱為顯帶染色體。染色體顯帶技術是在顯示染色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其優點是能顯現染色體本身更細微的結構。染色體顯帶技術極大地促進了細胞遺傳學的發展,有助於更準確地識別每條染色體及染色體結構異常,適用於各種細胞染色體標本,同時也為基因定位的研究提供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染色體顯帶技術
  • 臨床意義:識別每條染色體及染色體結構異常
常用顯帶技術,臨床意義,

常用顯帶技術

1.G帶
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帶型,操作簡單,帶紋清晰,標本可長期保存,重複性好。其方法是將染色體標本經胰蛋白酶、NaOH、檸檬酸鹽或尿素等試劑處理後,再經吉姆薩染色,顯示的深淺交替的橫紋便是G帶。染色體的G帶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即可觀察。
2.Q帶
是指染色體標本經氮芥喹吖因等螢光染料處理後顯示的帶。在螢光顯微鏡下,可見標本的染色體臂上有明暗相間的橫紋,對每條染色體都是特徵性的。Q帶明顯,顯帶效果穩定。Q帶與G帶帶型基本相同,G帶的深染帶相當於Q帶的亮帶,而淺染帶相當於暗帶。但螢光持續時間短,標本不能長期保存,必須立即觀察並顯微攝影。
3.R帶
是指染色體標本經熱磷酸鹽(80℃~90℃)處理後,用吉姆薩染料染色顯示的帶紋。R帶的帶紋與G帶相反,即G帶是深染部分,R帶呈淺染。對於G、Q顯帶的染色體,兩臂末端均為淺帶或不顯示螢光,在R帶則被染色。
4.C帶
染色體標本經熱鹼[Ba(OH)2或NaOH]處理後,用吉姆薩染色每一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區特異性著色,第1、9、16號染色體的次縊痕區和Y染色體長臂遠端1/2~2/3的區段也呈深染狀態,這就是C帶。

臨床意義

1.G帶
人類的24種染色體可顯示出各自特異的帶紋。據此可以將這些染色體排列起來進行同源染色體比較,確定染色體結構異常。
2.Q帶
由於各條染色體都顯示出各自獨特的帶紋,由此即可準確的識別人類每一號染色體。
3.R帶
R帶有利於測定染色體長度,觀察末端區的結構。一般R顯帶主要用於研究染色體末端缺失和結構重排。
4.C帶
由於C帶顯示的主要是鄰近著絲粒的結構異染色質區,故C帶技術通常用以檢測著絲粒區、次縊痕區及Y染色體結構上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