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理

柏格理

塞繆爾·柏格理(1864年~1915年,另譯潘樂德或蒲拉德),英國人。父親是一位牧師。柏格理12歲時進希普爾普通中學,17歲參加英國國家文官考試名列前16名。1886年與好友邰慕廉申請前往中國傳教獲得批准,1887年抵達上海。經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建議,他們便前往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昭通傳教。1905年來到貴州威寧石門坎後,一直在苗族地區工作。1915年,石門坎出現"傷寒"。學校許多學生染病,民眾紛紛到外躲避,柏格理留下救護,不幸感染,不治而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繆爾·柏格理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864
  • 逝世日期:1915
  • 職業:傳教士,醫師
  • 主要成就:到中國,為苗族創造了文字
簡介,醫衛奇蹟,生命豐碑,

簡介

柏格理
柏格理另一重要貢獻是成功地為苗族創造了文字。苗族原無文字,先人的歷史文化全憑口傳。1906年,柏格理提出創製苗文的方案,會同苗族和漢族信徒一起研究。他們以苗族服飾上的某些花紋、圖案和羅馬拼音字母共同組成苗族文字。這套苗文簡單易學,便於掌握,非常適合當時苗族社會的文化環境。教會編印了《苗文基礎》和《苗文原始讀本》等教材,開始在學校和教會推廣。接著,柏格理在楊雅各等人的幫助下,使用這套文字翻譯了苗文聖經。經過近十年的努力,1915年,苗文聖經譯出,但遺憾的是,柏格理未及看到他的成果印成鉛字,即於1915年9月與世長辭。1918年,英國傳教士王樹德和楊雅各把這本苗文聖經譯本送到日本橫濱付印。半年後,首批印刷的885本苗文《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由楊雅各運送回國。1919年,王樹德與楊雅各合作將柏格理未完成的《新約全書》其它部分譯出。30年代初,王樹德又與苗族傳道楊榮新一起,根據漢譯本重譯了《新約全書》。楊榮新還翻譯了《聖主讚歌》,一同送往上海聖書公會出版。直到今天,雲貴兩省許多地區的苗族教會還仍然在使用這兩本書。苗族信徒運用這套文字,記錄整理了《古史傳說》,創作了大量的讚美詩,並在石門坎發行了名叫《半月刊》的苗文報紙。時至今日,這套文字仍然流行於雲南、貴州的大片地區。

醫衛奇蹟

柏格理原未學過醫學,但他憑著自學所掌握的普通醫療衛生知識,成了苗家人的牧師兼醫生。他邊傳道邊治病,還針對當時所流行的常見病編寫了宣傳手冊。“柏格理親自為我們苗家人治大膿瘡,不嫌髒,連大瘋都不怕。”這是1957年貴州省工作組下到石門坎調查時所記錄的苗族信徒的話。柏格理還是烏蒙山區第一個運用“種牛痘”防疫的人。他設法找來疫苗,為苗民施種牛痘,並培訓苗族傳教士和他一起在烏蒙山廣大範圍內完成這項工作。由於他的努力,天花發病率日趨減少,最後被徹底消滅。柏格理的妻子海孝貞是個護士,起初他們家就是診所和藥房。後來柏格理在石門坎教堂建立起一個簡易藥房,作為他妻子的行醫場所。信徒們來做禮拜的同時,順便看病拿藥。1926年,苗族信徒吳性純從成都華西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回到石門坎,將藥房擴建為“石門坎平民醫院”,其英文院名就是以柏格理的名字命名的,叫“PollardMemorialHospital”。此後,醫院的護理人員全部由苗族信徒擔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苗族人自己擔任醫護人員,完全為苗族民眾服務的苗族醫院。烏蒙山區當時流傳著可怕的瘋病,此病既是不治之症,也是一個棘手的社會問題。柏格理將基督教的一個瘋組織(“MissiontoLepers”)寄來的一筆錢,換購成糧食布匹,按月發給流落荒野的瘋病人。作為對他們的生活接濟,並要求他們不要再四處乞討,以免病菌傳播。因他突然逝世,建立瘋病院的願望未能實現。四年後,繼任的英國傳教士張道惠牧師和一些苗、漢傳教士實現了柏格理的遺願,建立起石門坎瘋病院,這是滇、黔、川一帶最早的瘋病院。柏格理是一個遠見卓識的人,認識到要想徹底改變苗族衛生健康狀況,就必須要培養一支苗族自己的醫護人員隊伍。於是他選送苗族學生到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學習,其中有兩人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吳性純是苗族歷史上第一個醫學博士,第一個西醫醫生,後來成為苗族人民自辦醫療事業的創始人。另一位醫學博士張超倫,解放後成為首任貴州省人民政府衛生廳廳長。從1906到1949年,循道公會在烏蒙山區興辦教育僅43年,就在一個“結繩刻木”的民族中取得如此成就,這在世界教育與醫學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生命豐碑

1915年秋,傷寒病,即苗族人所恐懼的“黑病”在石門坎肆虐,苗民、學生紛紛病倒,不少人外出躲避瘟疫,但柏格理卻一直堅守在石門坎救護病人,不幸受到感染,救治不及,於9月15日逝世於石門坎,時年僅51歲。訊息傳出,苗族人的心都碎了。苗人首領們說∶“他是我們的,讓我們來安葬他。我們來安排棺材、抬棺人、砌墓與墓碑,因為我們愛他勝過愛我們的父輩,他始終都對我們那麽友愛。”出殯那天,苗、藜、漢族送殯者達1,500人之多,無一不失聲痛哭。下葬後,許多苗民久久不願離開,自願為其守靈數日。由於柏格理為苗族人民做了那麽多好事,以至把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他們,因此苗族人民用許多美好的語言,如“苗族救星”、“苗族之父”、“拉蒙”(苗王)等來稱頌他。再後來,許多苗族信徒死後都葬在柏格理牧師的墓地周圍,陪伴著他。 文革十年浩劫中,柏格理墓曾被掘毀,屍骨被拋擲野外。改革開放後不久,他的墓地又被按原樣恢復。無論是毀壞也好,重修也罷,柏格理就是柏格理,他在廣大人民中間有口皆碑,心目中有不朽的豐碑。就連當年在貴州擔任省委書記的胡錦濤也不能不對柏格理髮出讚嘆,並以他為榜樣來教育貴州省的幹部∶“西元1904年,一個名叫柏格理的英國人來到貴州畢節地區威寧縣的一個名叫石門坎的小村,那是一個非常貧窮、荒涼的地方。他帶來投資,就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學校,修起了足球場,還建起了男女分泳的游泳池。他用英文字母仿拼當地的老苗文,自編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樣的教材,免費招收貧困的學生。後來一場瘟疫,當地的百姓都逃走了,他卻留下來呵護他可愛的中國學生。最後,瘟疫奪走了他的生命。柏格理去了,在中國一個荒涼的小村里,留下了他的一個墳墓,留下了他培育出來的一代中華精英。有人統計,這裡出過3個博士,培養出中共廳級幹部20名。他傳播了知識和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獻和敬業精神┅┅”(貴州新華網,2006年11月7日)。時至今天,每年都有許多中外人士去到柏格理墓地憑弔。每年清明節,總有十里八鄉的村民來到他的墓前,或獻上野花,或一柱香,或一個鞠躬,以寄上他們的思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